第25章 出殡“摔老盆”禁忌

+A -A

  在农村,红白喜事的忌讳和很多,别说城里人不懂这些规矩,就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懂这些繁杂套路的也没几个。

   所以在花刘村,庆沙大爷作为红白事的大掌柜都由他来主事,负责刘氏家族和整个花刘村的红白喜事。

   他说的话就是律令,他讲的规矩就要执行。

   下午3点,“口病村长”庆浩大爷在喇叭上喊话了:“兄弟爷们、姊妹娘们,都注意啦!这个、这个,做好准备,马上出殡,马上出殡!有请大掌柜庆沙哥这个、这个,来宣布规矩!”

   大喇叭一响,吹鼓手都带好家把式站了起来,人群也安静了一些,孝子都停止了哭声,等待大掌柜下令。

   只见庆沙大爷看看四周,开始大声宣布上林禁忌,很有仪式感。他直接开门见山重申:“1、孝子宾朋上林不能叫名,你我称呼即可(怕亡灵跟着回家)。

   2、殡葬过程不能讲话,不得胡言乱语,听我指挥。

   3、5岁以下的小孩不得上林(比如孩子天性好动,爱说爱问爱笑爱闹,林地属阴易着惊等)。

   4、下葬时禁吹口哨嬉闹(魂灵会跟着吹哨人回家)。

   5、全程不得上茅房,个人问题提前解决。

   6、孕妇、病人、体弱者不上林,属相犯克者原则不去……

   林林总总,10条律令,最后问道“都准备好了么?”

   “好了。”

   “好!起-灵-!”

   吹鼓手“喂哇叮当”吹打起来,孝子们“娘啊,奶啊,祖奶啊”痛哭着哭起来。

   花千城告诉我:“看那孝子大爷爷真悲痛,鼻涕耷拉了半尺长,比小凡尼的大鼻涕统都长。”

   我白他一眼说,“我们去村口等。”说着,我们拔腿就往头前跑去。

   到了村口回头看,孝子孝女队伍白花花一片。

   最前边2人架着主家大爷爷,他右手打着“引魂幡”,后面2爷爷抱着祖奶遗像。

   他两后面是8个人轮流抬着一副水泥棺材,里面放着祖奶的骨灰盒。再后面是抬拿纸扎的人,包括纸房子纸人、摇钱树、元宝箱等,最后面是孝子孝女,跟着看热闹的人群。

   花千城问我:“坏乐,那个爷爷为啥不左手打幡呢?”

   “男左女右,狗城。这里面有故事,你懂不?”

   “男左女右啥说法?讲讲呗,坏乐哥!”

   我说,这个男左女右的习俗与一个上古大神盘古有关。

   “盘古知道不?”

   花千城说:“盘古追日,听过。”

   我接着说,据说华夏民族的创世神有个叫盘古的,他为了造福人类,“开天辟地”时光荣地牺牲了。

   “大神是功臣啊!”花千城说,我回答是。

   传说他死后,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化为了月亮,日月一阳一阴,白天黑夜交替出现,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幸福。由此就有了男左女右的说法,并一直流传至今。懂了没?

   他说:“懂了,你真牛逼!这个也知。”

   我自豪地说:“哼,这都是爷爷告诉我的!”

   他赞叹不已,羡慕我爷爷比他爷爷有文化。

   正讲到这儿,大傻“二豁叔”跑过来,指着盆说,“摔老盆,摔老盆!”

   我两看到地上摆了一块砖,旁边摆着一个带眼的盆。

   在农村,人一旦去世后需要烧纸钱,在灵前装纸灰的那个瓦盆叫“丧盆”、“吉祥盆”或“阴阳盆”,我们花刘村统称为“老盆”。

   老盆的材质是瓦罐盆,直径大约7寸,高约3寸,瓦盆底部中间位置钻上个孔,男的钻3个女钻2个。主要目的有2个:一是为了让盆内的纸钱燃烧更充分;二是这盆是去世人的“饭碗”,到了“那边”得装“孟婆汤”用。

   摔盆是农村出殡风俗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我后来得知,“摔老盆”的文化寓意非常丰富,主要包含了2个方面:第一,通过摔盆确定“孝子”的身份地位,谁有资格摔盆就等于向全村宣告,自己有权继承老人遗产,约定俗成地成为了老人遗产的第一继承人。

   而农村一直有“长兄为父”的观点,意思是父母去世了,长子就要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撑起家的责任,他的付出更多,往往是遗产第一继承人。

   而无儿无女的农村“绝户头”,谁能为其摔盆,谁就能与去世人家扯上亲密关系,有权处理过世人家的房屋、土地、家产等,外人不得干涉。

   第二,是对“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象征“岁岁平安”,可把福气留给子孙后辈。

   在过去,儒家文化主要推崇“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体现了“养老送终”的文化精髓。

   活着时好好赡养,去世时为其送终“入土为安”,这样才算真正的尽孝。

   孝子为老人摔盆,就意味着他履行完了晚辈的所有义务和责任,他的品行会得到全村认可。

   花千城指着老盆眼说,你说说这个孔有啥用?

   我想了想说, 爷爷说过,老盆是逝者喝“孟婆汤”时所用。

   倘若喝下一大碗汤,就会忘记今生的一切。

   盆上钻孔,用意很明显,汤顺着孔多少会流出来一些,就是不让亲人喝下那“一大碗”。这样,亲人再度投胎转世时,就会多少记得前世的一些点滴之情。

   其实这一文化中深刻表达了生者对去世亲人的无比眷恋和依依不舍。

   我这一说,花千城流了眼泪,说,“坏乐哥,听了你说的故事,以后我不想喝‘孟婆汤’!”

   我知道他对父母亲人的情感,我也有些悲伤地说,心情都一样。

   他抹了把眼泪问我,你知道摔盆的说道不?

   我说,那你讲讲。

   他讲道,“在出殡时,一般由长子把盆摔碎,父亲去世的左手摔,母亡故了用右手摔,对应男左女右。那个‘老盆’摔得越碎越好,说是去那边时方便携带,对后辈儿孙好。假如孝子一下没彻底摔碎,切忌不得摔2回!怎么办?用脚踩个稀巴烂。

   倘若长子因身体等原因不能参加出殡行动,可由长孙代劳。长孙无法替代的,就有二孝子来摔盆,长子这时候是不能有任何意见的。”

   我点了点头说,嗯,你讲得还真是这么回事。

   我两正说着话,孝子队伍走近了,大爷爷缓缓跪在盆前,一众孝子纷纷跪下。

   掌柜大爷做个手势,大爷爷右手拿起“老盆”往那砖上一摔,“当啷”一下,盆子摔了个稀巴烂。

   就见大爷爷一边磕头,一边带头“娘啊、亲娘啊”哭起来,队伍里“奶奶啊”、“我滴祖奶”哭声一片。

   这时,就看到一个人,拿起地上那块砖,慌张跑了。拿那块砖干啥?回去养花时垫在花盆下,那盆花就会长得格外茂盛,并且花期也长。朋友们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没?欢迎留言评论。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阴阳圈:走进走出 第25章 出殡“摔老盆”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