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席,看见“二豁”端着一碗肉正吃得香,忙问他“二豁叔,吃得么菜?”
他高兴地说“肉,肉,3天了,天天吃肉!给你吃。”他笑着用筷子夹给我一块肉片。
我突然很感动,摇摇头说,“谢谢!二豁叔,我吃过了。”
“谢谢是个么?”他有些不理解。
花千城给他准确地解释说:“谢谢就是我有肉也给你吃!”
“二豁”笑了:“明天我给你夹肉吃。”
看着他端着碗吃肉的幸福感,我突然觉得他很容易获得满足。
对他而言,一碗肉菜就行,就会变得幸福爆棚,可是对于我和花千城呢?
我无法回答自己。
来到迎门墙那里,也有的叫盈门墙。那里搭起来黑篷布,为的是观看表演时出效果。
有几个小孩正在这里等待看热闹,一个叫小民的孩子说,“小乐叔,小城叔。一会表演火烧葡萄架!”
我点了点头,拍拍他笑脸说:“小子,以后就叫我大乐叔,大乐叔!记住没?”
我估摸着他有些不好分辨大小,歪着脑袋不说话地看着我和花千城。
花千城说,“叫我城叔就行,去了那个小字。”
说着,他假装要揍小民,小民哈哈叫着跑开了。如今小民在皇城市靠着卖青菜20多年,在兴大区买了楼房,看来卖菜挺赚钱。
于是,我和花千城坐在条凳上等待看演出。
吃完饭的吹鼓手和看热闹的人们陆续到来,一会功夫就把响声班子的人都给围住了。
随着围观的人们越来越多,我两在条凳上被挤得来回摇晃,我对花千城一努嘴,我两笑着站了起来。
那个白净的女吹鼓手不仅长得好看,关键会吹唢呐、会捧笙,听说这班乐手都是济宁来的。
看到“二豁”来了,一个嫂子跟他开玩笑说:“二豁叔,你看人家女吹手长得俊啵?”
“长得俊!长得俊!”
“你想找个这样的俊媳妇啵?”
“俊媳妇!俊媳妇!”
围观的人们顿时哈哈大笑。
关键时刻,还是“二豁”是大家的开心果。
“二豁”也龇牙咧嘴跟着笑。
女吹手看出他有些智障,就拿他打趣说“我给你当媳妇,你给我什么好吃的!”
“给你吃肉!吃肉!”
有人听到“吃肉”,顿时不怀好意地大笑起来,人群里再次传出“吃肉”的爆笑声。
我看那个女吹手被人们笑红了脸,不好意思了。
谁知“二豁”从衣服破口袋里真得掏出几个香肠片,递给女女吹手,“吃肉!吃肉!”
人家“二豁”本意纯正,是一脸坏笑的个别人想歪了!
然后那个女吹手变得高兴起来,声音好听地说,“我吃过了,你吃吧。”
就见“二豁”听话地丢嘴里一片香肠说,“吃肉香,吃肉香!”
不知谁喊了句“二豁牙齿快掉光!”
人们再度哈哈爆笑起来,我看到有人笑出了眼泪。
还有的继续重复念叨:“吃肉香,吃肉香,二豁牙齿快掉光!”
女吹手笑着,轻轻摇了摇头说:“这个人心地单纯,就是脑袋不太灵光!可惜了。”
人们都附和她说:“是哩,是哩!‘二豁’这人心眼好,不说坏话不骂人,好人,好人!”
你们遇到过类似“二豁”这样逗乐的智障人(守村人)吗?
正说笑着,掌柜大爷过来发令说,“可以表演了,完事继续走流程!”
“好来!”领头的打锣人笑嘻嘻应着。大概今天挣了不少赏钱,他满面红光,精神焕发。
他轻声说了句,开始吧,只见5个人配合密切地坐在八仙桌周围,桌上摆满了长短唢呐、笙、铜锣、铜釵、木板等乐器。
只见那个白净的唢呐手,个头不高,30来岁。
他起身站立,来了一段“贯口”,“这个天也不早啦,狗也不咬啦!各位朋友听我言,刚才东家赏了钱,我们5位忙起来,各位朋友多包涵,精彩表演在眼前!感觉好来多鼓掌,觉得不好提-意-见-!第一个节目《百鸟朝凤》”
只见他托起个一米多的长号(大唢呐),其他4人也各自备好了家把什。
他向斜上方举起那个长号,两腮高鼓,两侧太阳穴的青筋顿时鼓胀起来。
“嘟-嘟-嘟-”3声鸣,唢呐高奏,笙音同响,锣釵木板和着节奏,“呜哇呜哇当当当”地响起来,好听的曲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河南豫剧《抬花轿》的经典选段。
这曲完事,接着先后演奏了精彩的《孟姜女》、《大哭灵》、《秦雪梅吊孝》等传统曲目。
这时,大掌柜领着主家一个年轻的大叔过来了,那个叔手里托着个托盘。
我努嘴让花千城看看上面都有啥,他会意地地转头一看,小声告诉我,托盘上放着50元赏钱、2盒大鸡烟、1包茶叶、1条毛巾。
这时,响声班子暂停下来,庆沙大爷双手抱拳作揖施礼说,“辛苦大家,东家开赏-50-两-!”
领头的接过钱和东西放好,急忙回礼谢过,接着,乐曲再次响起。
我听出来了,是《对花枪》选段,说起这对花枪,还属人家豫剧大师马金凤表演得好看又好听。
因为父亲是戏迷,我跟着他听戏,能跟着唢呐节奏大段哼唱:“老身我居住南阳地,离城十里姜家集,老爹爹自幼爱武艺,老母亲贤惠称乡里,膝下无儿来不叹气……起名讳我叫那姜桂芝”等等。
尽管现场没几个人会唱这些曲调和戏词,但大家跟着节奏哼哼着,也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吧!
那个唢呐手此时兴致更高,只见他弯腰从桌上拿出2个10多厘米的钢钉,起身站好。
有熟悉这些的人喊道“是不是表演钢钉穿鼻?”,那人兴奋地大喝到“对头!下面表演‘双鼻贯钉’!”
“好!太好了!”人们高喊着大声喝彩。
只见他拿着一个钢钉,一仰脖子,一手慢慢插进一个鼻孔里,来回捅咕,有人“啊”地惊叫一声,但是多数人继续鼓掌叫好。
一会儿,他把2个钉都插进鼻孔里,还不忘“喂哇喂哇”地吹唢呐,我看到他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脸憋得通红。
听说单纯吹唢呐的不吃香了,于是响声班子也对传统曲目进行了创新,加入了“鼻贯钢钉”、“吃火烟”、“火烧葡萄架”等民间杂耍小戏法,为此吸引了眼球,深受村民喜爱。
后面围观的人们为了看得更仔细,开始呼啦向前挤去,突然人群一个婶子笑着骂道:“哪个不要脸的熊玩意,敢摸老娘的定!”人们一阵哈哈大笑。
有人就小声教给“二豁”什么话,“二豁”不知好坏地大叫“我摸的,我摸的!”
人们笑得更是放肆,吹鼓手们也停下跟着笑了起来。
那个婶子很认真地说“二豁,你离我3米远,不是你。”
有人接口说“谁近谁摸的!”
人们继续笑起来。
这时,那个唢呐手放下钉子,“吧唧”一下点上一支香烟,叼在嘴角,边抽边吹,燃着的香烟散着烟雾往上飘去。
“吃火烟”是那个吹鼓手的又一“绝活”。
他突然嘴唇一动,香烟被他翻进了嘴里,有小孩大喊“烟没了!”但是唢呐声依旧“吱哇”响着。
几秒钟后,见他嘴唇一张,香烟吐出来,唢呐依旧,红火星子和烟灰直往下掉,烟雾上飘。
接着,那个唢呐手加了2个,一共3支香烟在嘴里来回翻动,唢呐曲依然,过了一会,他2个鼻孔也插了2支香烟。
就见唢呐声响着,一缕缕烟雾从喇叭口里缓缓上飘,我们立马鼓掌喊好,不知谁说了句“奶比,他真牛逼!”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表演了一会,他意犹未尽。只见他放下唢呐,把香烟吞到嘴里,拿出一把唢呐的哨子片压在舌头上,顿时丰富的“吱哇鸣叫”忽高忽低,忽大忽小,节奏强劲。
一会儿香烟翻出来又吞进去,哨子片交替响起,一会儿口鼻喷烟,真是声情并茂,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一会儿,他又把香烟夹在2个眼皮上,嘴里同时吹着2唢呐,我们纷纷热烈鼓掌,就有人吹起“口哨”来助兴。
接下来,表演高潮马上出现。只见那个女笙手,放下笙来,不知往嘴里倒了一口什么液体,我猜是油。
“火烧葡萄架!”懂行的人立马大喊一声。
人们顿时后撤几步,聚精会神盯着女的认真观看,只见她“噗”吐了一口,往空地上喷出一条米多长的“火蛇”,引燃了她手上的一段***。
女的一抬手,顿时“噼里啪啦”一阵炸响,导线引爆了手里悬空提着的一串小纸球,球内塞着的小硫磺球瞬间紫光四射,形似一串绚丽多彩紫红饱满的葡萄“哧哧”响着闪紫光。
一会儿,只见火焰慢慢衰弱下来。
这时,那个唢呐手举起唢呐往上一抖,声音戛然而止,此时,就见铜喇叭口里,先是火苗爆燃,接着又是一串熟透了的紫葡萄……
“好精彩啊!”
“真是绝活!”
“今天大开眼界啦!”
“男女双演‘火烧葡萄架’,俺是头回看!”
人们的赞美声、鼓掌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回头看,2个表演者累得头上直冒汗,一阵阵“呱唧”声、叫好声顿时响震整个农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