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传来了消息,曹操行刺失败,便假意献刀躲过一劫,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出京师洛阳。
“坏事了!”王允在一旁捶胸顿足。
我徐徐道:“司徒大人且想想,曹大人怎甘心沦为刺客一流?他行刺失败,原是早已安排好的,兵行险招。如若不这样,日后何以名震天下……”
“他那夜告诉你的?”
“不……是小的想,曹大人必会如此。”我肯定道。
王允辩驳:“孟德行刺是忠义之举,否则他怎会以身犯险?”
“大人。”我道:“昔者,那刺秦的荆轲原本是卫国人,燕太子丹‘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便收买了荆轲。他的行刺,成则为燕国功臣,钟鸣鼎食。败则名垂青史,为后人景仰。荆轲刺秦,有徐夫人的匕首。曹大人刺董,也有大人您府上的七宝刀。曹大人的行刺,成则为天下除残去秽,为我大汉功臣。败则名扬天下,也是为后人敬仰。而眼下天下大乱,曹大人若是有此美名,则慕名而投者,已不胜数!如此一来,何愁大业不成……”
正在我为我的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十分鄙夷时,王允突然发问:“那你当初怎会让孟德去行刺?”
“小的……也是现在才想起来。大人难道忘了?相师许邵早就说过,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啊!”
王允的身子明显一僵,嘴唇不住哆嗦,好久才道:“如此说来……那我大汉的宗庙社稷……”
“大人。”我安慰他道:“大人不必太过紧张。也许只是有几十年的战乱。当今天子虽是董贼所立,却聪颖睿智,瑕不自掩。中兴大汉的宏业,一定能在皇上手中完成!”
他艰难地点点头:“但愿如你所言。”
我也不敢再妄加揣测,只得道:“刺董失败,只是第一步。往后,还有两步。”
“你且说来。”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郡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共十八路义军在酸枣会盟,组成讨董联盟,并拥立袁绍为盟主。
孙坚来势汹汹,锐不可当。董卓不敌,仓皇将京师从洛阳迁往长安。两百年繁华的洛阳,被付之一炬。
之后,联军中上演了一场场诸如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好戏。
初平二年,盟军内讧不断,面和心离,曹操扔下一句“匹夫竖子,不足与谋”便愤然离去。盟军迅速解散,董卓再次高枕无忧。
“眼下第二计也不行,那第三计呢?”
“第三计……便是,连环计。”
“连环计?”王允微眯起了双眼。
我轻笑出声,似是漫不经心地看着窗外盈然如雪的梨花:“此计需大人府上一女,不知司徒大人……舍得否?”
“但说无妨。”
“司徒大人的义女,貂蝉。”我定定地看着他。
“小女貂蝉?”他明显有些犹豫。
貂蝉是王允的爱女,如今十九岁了,还是没有出嫁。她的条件也不是说嫁不出去,只是王允一心要给她寻一个好人家。
“司徒大人,请恕我直言。两年前,小的曾在府上看到前来替董贼送礼的吕布吕温侯和貂蝉小姐……”我迟疑着没说下去,王允怒火中烧:“貂蝉!她竟敢……”
“大人且听小的说完。”我正色道:“两年前,温侯曾说过几日来向小姐提亲,可时至今日,仍然没消息。其实个中缘由司徒大人比小的更清楚明白不过了,全是那董贼怕吕布像当年杀丁投董一样与大人您结为朋党。现今吕温侯积怨已久,如果大人主动提出要将小姐献给温侯而不是嫁给温侯,那一来可以消除董贼的戒心,掩人耳目,二来……也可成全了温侯和小姐。”
“将貂蝉献给吕布,然后呢?”王允从容不迫地问道,那种语气,仿佛貂蝉从被他收为义女的那一刻起,注定将成为一个筹码。也许迟迟不嫁,也正是这个缘故。
“董贼与吕布,皆是好色之徒。大人先许诺将小姐给温侯做妾,再将小姐献给董卓。如此一来……”
“此计甚妙!”王允喜道。但瞬间,他扶了抚胡须:“如果此计还不成……”
我脸上写满了笃定的笑意:“此计必成!古来帝君昏聩暴虐者如董,必好女色!而没有什么比枕边风更能吹动两人之间的火焰了。”
之后的事情,我并没有太过关心貂蝉是何种反应,只是依然气定神闲地在书房里与先生们读书写字,王定今年十四岁,是王允与继妻所生的幼子。作为他的书童,我也不可以完全的胸无点墨,还是得知晓一二才行。两年来我的书法有了很大的长进,不再是以前那个半个文盲的水平了。
而现在,我也在偷偷收拾家当,三国的历史我也是演义正史各自知道一点,前几次碰巧知道的我还可以蒙混过关,之后的……可就不好说了,不过依稀记得,王允好像死的有点惨。至于怎么死的,我却不太清楚,也无心去改变那段历史。像东汉末年这样重视门第的年代,我一个乞丐出身的人,以后要么就是留在王允府上当一辈子的书童,要么就是他日王允念着我的好求皇上赏我一个小官儿做做。可无论怎样,我女儿身的身份瞒不了多久的。
未雨绸缪,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