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宁王府轶事其一

+A -A

  赵福及现下十八岁,在龙禁卫中任京畿治安官参领,是正三品职,皇帝让我叫上他原是以防不测,我却偏不想和他出城。&#;&#;&#;&#;&#;&#;&#;&#;&#;&#;&#;&#;&#;&#;&#;&#;&#;&#;&#;&#;&#;别的不说,只因他到了军中越发养出个迂腐脾气来,每每说起教来,总绕得人耳根子不清净。

  好在到了禁卫府,有人通报说是出城操练去了,大雪阻了路,最快也得半天时间才回来。我才松了口气。

  “雪才下小点,你就要往外跑!福及让我在这候着你,果然没错!”

  刚要出府,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暗自吐了吐舌头。转过来时已是满脸堆笑:

  “你别瞎说,今天可与平日不同。”

  “与平日不同?你这今天日头好明天梅花俏的,又有哪一日与别日相同了?”

  短短三年,赵元显已长高我大半个个头,身子骨也硬朗起来,不像原先那般单薄了。这与他常在龙禁卫中混迹有关。

  他今日又是一身素色常服,与下阶侍长们一起烤火吃酒闲谈。

  “是真不同!”我拉过他,“今日是真不同往日的。我来找福及,若是找着了,也定是会去少城找你的。还有赵元宝呢。今天大兴城可热闹了呢,你们一定要陪我好好玩!”

  大雪初霁,冬日里的阳光带着些懒洋洋的明媚。大兴城里的老少爷们儿谁也不愿意在家里待着,都出来溜达了。小商贩子们断是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的,一路顺着朱雀大街走,叫卖吃食的,兜售脂粉的,戏耍把式的,走马行货的,星罗棋布,络绎不绝。一直到了南街口,人才渐渐少了,因转过街角就是少城府,老百姓一般是近而远之的。

  几个孩童在街口踢着鸡毛毽子,嘴里哼着时兴的童谣:

  “浩汤汤,硗水长,涉过硗水看柠芒,柠芒金黄黄……”

  我饶有兴致的看了会儿,忽然玩心大起,抢过元显的兽皮披风,扮做老虎嗷嗷扑了过去。几个孩子吓得尖叫着四散逃开了,我站在原地哈哈大笑。

  “你没事欺负几个孩子干什么?”

  “我乐意呗!”

  “有这个闲心你还不如去劝劝赵元宝。这都多久没见着他了。成天窝在屋里。”

  “怎么劝?众口悠悠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就譬如这支儿歌,还有下半阙的,元显你没听过吧?”

  见他摇摇头,我恨他迂腐:“我说你这富贵公子哥,偶尔也出来体察一下民情吧,别跟着禁卫府那群家伙混成一介武夫了。这支儿歌的下半阙呢,是‘田方方,果花香,将军爷们儿打铁忙,尼姑做嫁妆。'”

  元显听罢幽幽一叹,我心里也不好受起来。

  这“金黄黄的柠芒”显然说的就是明明庸才一个,却又爱附庸风雅的宁王。他的事可就说来话长。

  话说宁王的封地圻,在硗山东南的支脉上,丘壑险峻,土地贫瘠,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往来之地。圻地人常和硗山关的军队打交道,做贩夫走卒的营生。这样的贸易既不会使圻特别的穷,也不会特别富裕,好不好过,全看朝廷的意思。

  年初,几位王爷照例是述完职,各自回了封地。这人才刚走,户部就上了折子,说是去年硗山关申领的兵器数目与预算的很不相符,多了近两层。

  按说去年西蛮内乱,硗山关战事锐减,不该多申领才是。皇帝觉得事有蹊跷,招来守将询问,这才知道硗山关历年来积压的陈旧兵器之多,好些都生了锈。本来要换新的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事关大将军欧庞,颜嬷嬷不免又多了个心,暗地里遣了监察院的刺史继续探查。

  这一查不打紧,还真查出来点不寻常的东西。原来这些陈旧兵器竟被宁王以低价收了去,私下冶炼。

  皇帝听闻此事勃然大怒,这私下冶炼兵器,是要造反么?!可继续顺藤摸瓜的找证据,结果更让人哭笑不得。原来人家宁王还真没那个意思,收来的废铁混合曾青,都炼化成了铜,做了佛杖法器,全部被运往田坊。

  田坊原本是圻的一片果园,风景秀美,后来渐渐变成了兵士们找乐子的地方,听说美女如云,不输京城。

  这处温柔乡倒是投了宁王的脾性。

  堂堂王爷眠花宿柳也不稀奇,奇就奇在这烟花柳地中竟有一处尼姑庵香火兴旺,其中的尼姑还个个漂亮。这下自诩风流的宁王按捺不住了,耗费了好大的物力财力,甚至不惜背上谋反的嫌疑,拿旧铁揽交情。

  这件事很快惊动了朝野上下,再后来连民间也开始疯传。皇帝脸上挂不住了,连忙召回宁王,撤了他的封地,御赐京城宅邸一所,索性让他做个逍遥王爷。

  宁王起先还百般不愿意,直到那尼姑庵的美艳庵主水月答应他还俗,做了他第十一房妾,这事才算了结。

  宁王的风流荒唐事一时成为笑谈,倒可怜了他儿子赵元宝,窘成了大家小姐,成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乱世之复国公主 19、宁王府轶事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