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连环套

+A -A

  然而嬷嬷始终都没有机会去歙县,尚妃毒害皇嗣一事迂回辗转,始终都难下定论。重华殿被层层封锁,每天都有太监宫女被带到监察院秘审,一个个都被折磨得血肉模糊,筋疲力尽。

  我知道,这哪里是受审,这是串供。将这些人集在一起,再让他们伪造供词,甚至付出性命,只是为了替我撒一个弥天大谎。用嬷嬷的话说,蝼蚁不足惜,只要能将我护得严密。

  每次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心里发紧,喘不过气来。我一遍遍的徘徊在监察院紧锁的宫墙下,一夜夜的从怨魂索命的噩梦中惊醒,一次次的数着残油枯尽的灯花,想着赵福及说的,宿命。

  我知道我是怕了,这个深宫之中,到底还藏着多少诡计,还有多少屈死的魂灵?

  多少个午夜梦回,我都梦见太岚山,我哭着说我不要在这里,我要找小胖墩,要回去,要只有我们三人的日子。颜嬷嬷将我死死搂在怀里,愁眉紧锁。

  就这样不知道煎熬了多少个日夜,我终于安静下来。那一日颜嬷嬷进来说,群臣上了谏书,尚相,殁了,在还没有查明贪墨真相前,死于雪片般飞来的弹劾信。

  尚侧妃听到慈父冤死的消息,一头撞死在宗人府的狱中。

  尚氏一门,就此凋零。

  我沉默了。嬷嬷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攥紧绢子的手中,似乎能溢出血来。然而,这宫里哪一个人不是满手血腥?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你皇祖父数十年来呕心沥血,才终于缔造了这个盛世。他自负了些,甚至是有些刚愎自用。他只信任有治世之才却毫无野心的尚卿之,欧庞军功盖主他忌、几位老摄政王德高望重他也疑。尚相他也实在是,实在是高处不胜寒啊!”

  “嬷嬷,冒赈贪墨是怎么一回事?”相比颜嬷嬷的愤怒,我反而平静。

  “起因是京城的流民聚众闹事。他们说,蝗灾只导致歙县一小部分地区欠收,其他地方并没有受到影响,县令王伦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他们捐粮救灾,捐粮不够就须用银子补上。”

  我讶然:“我听到王伦不是这样说的!”

  嬷嬷道:“是。事实就是王伦说谎。他畏罪自杀,留下血书,说是受尚相的指使,以便从中敛财。”

  我无语。监察院的档案里记录着朝中各一、二品大员家中的财务状况,尚卿之的确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官啊!

  “费尽心思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削减皇帝的势力。”我说,“是谁?嬷嬷,会是谁?您不是说有眉目了吗?”

  “宁王,寂王,太尉欧庞,这三条线索……他们中谁都有可能。”

  听到这里,我忽然凄惶地笑了,元显、元宝甚至筐子师傅,我们在一起四年的情谊,却终究不是一路人。

  只是,我心中也不明白,这三人中,与我渐行渐远的,我宁愿是谁?

  是谁姑且不论,我现下能做的,就只有先把自己拉出这个泥潭而已。

  血燕盏,血燕盏,究竟是谁在我宫中放了那瓶下了砒霜的血燕盏。

  嬷嬷已将我宫中的人全部控制起来,严加刑讯,其中也不乏她亲自调教的人。

  亲自调教……我脑中灵光一闪。

  ——“公主,您上次交代我向内务府打听的事……”

  ——“她在惠夫人宫里,您要不要去看看?”

  ——“公主,惠夫人刚刚有孕,您就这样去她宫里,不能说……只是为了去看一个仆妇吧?”

  会不会是她?那天清晨,告诉我会娘在清溪别院的是她;问我要不要去那里的,也是她;提议我拿上贺礼的,更是她。

  最重要的是,我去清溪别院时,明明很是低调了,但在我到重华殿之前,惠夫人和徐敏宜却已经赶在我之前,这不是正好说明,这个内奸是知道我的行踪的?

  是了,一定是她,跟在我身边服侍了四年多的贴身宫女,喜歌。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乱世之复国公主 31、连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