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逍遥客

+A -A

  “先生这是何意思?”

   书童愣了,他不解的看向王维,问道:

   “您觉得这少陵子的诗,写得不好吗?”

   “当然不……”

   王维摇摇头道:

   “我甚至觉得,这少陵子写得诗,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甚至我与他相比,都要逊色三分。”

   “那您还?”

   书童更加疑惑了。

   “只是我觉得,这不过是第一首诗,一切皆有可能发生,永远别太早下结论。”

   王维又摇头晃脑,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说道。

   “哦……”

   书童这才点点头,又摆出一副受教了的样子,道:

   “先生,我悟了。”

   虽然表面上一副好学生的样子,书童内心还是止不住的翻白眼。

   自己家先生不过三十多岁,正值壮年,每日却摆出一副七老八十的派头和作风。

   我悟你个头啊,找茬就直说啊!

   就在他忍住不骂街的同时。

   王维正捋着胡子,欣慰的点着头看着书童,心道:

   孺子可教。

   李祎则和张十锦路津围在榜前,齐刷刷瞪着那张写着诗的纸。

   “好诗!好诗!好诗!”

   在李祎连续三声“好诗”的夸赞声中,张十锦和路津也默认似点点头,表达了肯定。

   此等好诗竟会出现在这一小小的花魁选客的诗会。

   让他们着实也没想到。

   可谓是大开眼界。

   而李祎的心情却无比的畅快。

   可惜了那个不知姓名的小兄弟,砸了十万贯进诗会,竟遇上如此高手。

   实在是大快人心。

   此时的李祎他们还尚不知李清的姓名和背景。

   唯一知道实情的钟未。

   还瘫倒在地上思考人生,没有从害怕中缓过神来。

   但李清那边确实不容乐观,他务必要见到月见。

   眼前再度闪过,那道背影……

   他思索着,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可别说杜甫写得这首诗了,就算是一个普通文人写得诗。

   也比语文都考不及格的他要写得好。

   但说到边塞诗……

   李清脑海中瞬间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就在他用理智来斟酌着这么做到底好不好的时候。

   手却很快的在桌上的宣纸上奋笔疾书了起来。

   不一会儿,便用潦草的字迹,写出了一首七言律诗,一气呵成。

   而诗文的标题:《雁门太守行》

   也在说明着什么。

   他抄袭了中唐诗人李贺名扬天下的那一首边塞诗。

   毕竟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是盛唐。

   而写这首诗的李贺,还没有出生。

   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的好处。

   但一想到自己是在厚颜无耻的剽窃别人的智力成果。

   李清的理智就会感到过意不去。

   所以他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果断把理智杀了。

   而就在其他雅间的文人纷纷因为这首诗太过精妙,而无法写出更好的诗搁笔的时候。

   李清雅间的铃铛突然响了。

   这是望春楼专门设来给这些文人使用,他们拉动铃铛便意味着他们已经写完了自己的诗。

   原本此时已经确定胜者的幕布之下的月见,听着李清的房间传来的铃声。

   也微微愣了一下。

   那个声音的方向……

   莫非……

   她的好奇瞬间被勾了起来。

   老妪也有些惊讶的走到了李清的雅间门口。

   掀开帘子,取过李清递给她的那页纸。

   那个毛头小子吗?

   她可是在大厅见到了李清砸五万贯入场的全过程。

   连初试都要砸钱入场的纨绔,能写出什么好诗?

   所以老妪初接过来的时候,还是满心的不屑。

   以为李清只是自不量力的捶死挣扎。

   她先是漫不经心的扫了几眼。

   紧接着目光突然呆滞住了。

   就这样静置几瞬的时间,她又抬起头,瞪大双眼,不可思议的看向了李清的雅间方向。

   “杨娘?怎么了?”

   此时正在雅间内的月见见迟迟没有动静,便问老妪道:

   “他写得有问题?”

   “不不不……”老妪慌忙道:

   “没问题……”

   随即便跟着小吏的抄录,开始了念诵: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

   等诗文写出,飞快的送到楼下榜上,经由小吏一念,全场都陷入了安静。

   这安静很绵长。

   直到脱口而出:

   “落款:逍遥客……”

   随即在楼下守榜的人群便炸开锅一样。

   他们围绕着两幅诗卷。

   集体沸腾了。

   李清感受着楼上这层的鸦雀无声和楼下的沸腾。

   满意的笑了。

   他知道,这些人无一不陷入在震惊的氛围之中。

   毕竟写这首诗的李贺,在千年以后的语文课本上。

   是和诗仙李白齐名的“诗鬼”。

   相传这首诗当时作的时候,轰动了整个长安。

   但他还是有些心虚,所以不敢题自己的名字。

   就临时随便编了一个诗号:

   “逍遥客……”

   他紧紧的合着双掌,小声念到:

   “李贺大人,我这纯属借用,您才华横溢,名传千古,肯定不差这一首……”

   但他心里还是忍不住感叹。

   “诗鬼诗鬼……”

   自己和这“鬼”还真是有不解之缘。

   “好家伙,一场花魁选客,竟出两首足以流传千古的诗……”

   书童呆呆的看着涌动的人群,说道。

   他又不忘回头看看正点着头洋洋得意的王维。

   嘴角不由抽搐了两下。

   好家伙,真让这货猜对了?

   “所以现在没有别人再交诗了吗?”

   月见看着燃香烧到了头,问道。

   场内安静至极,没有任何回应。

   这也是默认的标志。

   毕竟,两首如此的诗文出现,任谁也不敢再班门弄斧,去丢人了。

   “好吧!”

   月见道:

   “请大家依次退场。”

   老妪也继续操着沙哑的声音补充道:

   “这次的优胜者还需要月见姑娘斟酌一下,请大家先一同下去,在外面或者哪里等候。

   优胜者自会得到我们的通知的……”

   随着她说完。

   李清率先走了出去。

   按照顺序,他是第一个进来的,自然也应该是第一个出去的。

   随着他挺胸抬头的走了出去。

   一出门便看见了李祎和张十锦他们几个。

   “啧啧啧……

   这次诗会,怕是要名流千古了。”

   李祎不禁感叹道。

   “就是这逍遥客,还真从未听说过……”

   “确定……”张十锦道:

   “这少陵子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小有名气。

   但这逍遥客,实在是第一次听说……”

   “不用找了!”

   随着李清的声音传来。

   他们集体愣住了,疑惑的望向他。

   “你们要找的人……

   就在眼前……”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灵异复苏之大唐小王爷 第二十一章 逍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