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5
见到杨丽丽罗汉非常高兴,多年没见,她没怎么变。
两人出了冰场,走到13路汽车站,在那儿说话。各自打量了对方一秒钟就相视而笑,杨丽丽笑,还捂嘴,一秒钟里,脑子里同时冒出来一堆往事,杨丽丽说:
“嘿,电影院里,你的手,知道像什么吗?”
罗汉说:“不知道。”
“狼爪子,可怕极了。”
罗汉问:“钟楼上你的嘴像什么,知道吗?”
她也不知道。
“是黑的,像巫婆,也不怎麽样。”
杨丽丽说:“咱们那时候怎么那么傻呀,寻找罗曼斯。”
她的态度刚想转为严肃,好好说话,用手一拍罗汉的胳臂,棉花渣儿掉一地,跟着风慢慢走,有的掉进了阴沟。
她实在忍不住,弯腰大笑,罗汉就等着她,等她笑完了,问她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她打量着罗汉,认真地说:“大概比你好点儿。”
说完了又笑,她根本忍不住。
当年,罗汉他们走后,杨丽丽参了军,在部队工作。她让罗汉给她好好讲讲这几年在北方的情况,罗汉只是淡淡地说:“那边不太一样。”
杨丽丽见他脸色有变,不再追问,后来就说起以前在学校里的一些记忆。
两人说着话,罗汉一回头,看见几个人正站在旁边认真听,都穿黄大衣,拎着冰刀,有的背着冰球杆,就不再说下去,拉着杨丽丽往一条胡同里走,那些人横过来挡住他们的路,一个人跟罗汉说:“给根儿烟抽吧。”要烟。罗汉跟他说身上没有烟,对方听了口音,知道是北京人,就问了:“那儿的?”罗汉说,在附近住。
“怎么没见过,穿得够花式的,流氓吧?”
看明白了,是不是流氓并不重要,他们实在是没事干,要取乐。那些人跟罗汉说话,眼睛看着杨丽丽,看来北京街上的老规矩还在,男的揍一顿,女的带走。
罗汉一想,明天要找工作,不知道能不能很快找到,一时没有钱,在城里不好生活,需要解决,就问面前那个问话的人身上有钱没有。
那人正点烟,就把烟给扔了,很惊讶,脸伸过来,睁大眼睛对他仔细瞧,目不转睛看罗汉的脸,很不解,又很生气,嘴里往外冒烟。
罗汉估计他不会给,就把那人揪过去,一只手在他兜儿里掏,那人脚离开地,挣不过他。他从那人的大衣兜儿里摸到几毛钱,再从领口伸进手,在里面掏,从里面衣服兜儿里找到一块多,把那人一扔,又走过去找他的朋友们要。
那些人正从包儿里往外掏冰刀,他们里面有个女的就往后闪了。后来,就是简单的街头暴力,男的倒下以后,剩下的那个女的已经往胡同里跑,没见过这么坏的流氓,一个人抢那么多人的钱,很害怕。
罗汉在后面追。
他在黑胡同里追人,返祖的力量也在追赶他,往他身上扑,他越跑越兴奋,越跑内心越凶狠,就越过了史前时期,进入了史前时期以前的蛮荒,在那片从土地中升起来的黑暗里,人什么都干。
他抓到她,把手伸进她的怀里掏,也拿到了几毛钱。那时候,他的心思在跟着环境演化,回归到很早以前人和物都缺的那个时期,追上了,就是吃和用。
他手撑着墙,眼睛看着面前靠在墙上的女人,觉得下面应该还有什么该干的事,就开始想,一时没想起来,杨丽丽已经追上来了,赶紧把他拉走。她害怕了,刚才眼中看见的这个人,根本不是和她一起跟罗曼斯玩捉迷藏的那个罗汉。
杨丽丽问他:“你怎么了?这么野蛮,疯啦?”
罗汉黑暗的意识还没有来的及从远古赶回来,认为这没什么野蛮的。抢,是进步和文明的表现,在这以前,人和人见了面,不认识的就宰了,后来才知道见面不要杀,但也不能白见面,所以才抢,让人活,这已经是很进步的见面方式了。那是又过了很长时间以后,才省略了打的那段儿,见面直接抱拳,假装已经打过了。
罗汉没有说什么,他不知道自己犯的是什么病。后来,两人没再多说话,杨丽丽有直感,瞧得出来,他以前肯定遇见了什么事儿,现在不太高兴。
刚头一眼见到罗汉的时候,以为是文龙回来了,因为两人有些相像,她身上立刻冒出来很强烈的桂花香味,自己都觉得有点头晕。
罗汉在永定门火车站找到一份工作。每天一早去,跟力工们等活儿。有人来问,卸火车皮去不去,去;来人问,扛大包,去不去,也去;卸煤,去,有什么干什么。
一般到了十一点多钟,活儿就能干完,拿了钱就走,在南横街陈家摆的小摊儿上吃卤煮,然后回家。
后来,索性在家入伙,交伙食费,回来的路上带点熟肉,蒜肠什么的,捧着荷叶包回家,就过起平常的日子。给做了一身新棉袄新裤子,晚上没事跟她爷爷聊一会儿,爷俩有时也喝两盅。
有一回老爷子喝得有点多了,话就说得多,他喝了一瓶二锅头,忽然很生气,放下酒杯说:
“和尚,你这么过,不行。我看着别扭。”
罗汉没来由挨了说,不明白。
“你是读书人家出身,整天这么晃悠,不是个长久之计。”
罗汉像平常一样,笑着问:
“老爷子,那您说我应该怎么晃悠哇?”
老头没跟他开玩笑。
“你是整天不读书呀。知道吗,不念书,人倒是还在,可神形就全散了,看看你,现在都会抢钱了。”
罗汉一看他是真生气了,不敢再说什么话。
后来罗汉回家开始看书了。
最先看的一本,是跟门口小孩儿借的《榆木生的故事》,主人公是个抵制看书成了名的时代英雄,让她爷爷一把从手里薅出来给扔了,给他一本《古文观止》上册叫他看。
的爷爷教罗汉看书,跟他说:先看平易的好文章,往下慢慢来,以后就能看先秦的书,该知道的,都在那些书里头,别的,看不看不打紧。你爹不一样,什么都不看他也全知道,不知道他是打哪儿来的,那叫生而知之,咱不跟他比,啊。你,得学。
常去家吃饭,听她爷爷讲书,罗汉心中就有些明白事理,知道,书里,不光是知识和道理,还有味道,看多了,就能品尝出平常日子里的味道。
比如喝茶吧,自己只记得,很早以前自己的族人把茶叶当菜吃,却不知道茶能喝,更不知道喝茶里面很有讲究,很有学问,很有意思。糊里糊涂的喝也是喝,看过杜育,陆羽,宋徽宗他们写的茶,那就不一样,嘴里的味道能变化得极为热闹,什么都是这样,当然也包括工作和活着,工作会越干越精,越干越有起色,吃的喝的用的玩儿的,都是一样,就精致,就有趣,做事能做得更好,能做出心思,做出意境,做到极致,活得品级不同,在高处,人,也贵重。
家里收藏的那些东西,都不是一般人制造的,里面都有‘神韵’,大约就是‘味道’,人活的,不就是味道吗?不然干巴巴的,多没意思,再好的东西,不知味,吃了也白吃。
这都是的爷爷教的。
罗汉懂了这个,就把家中书房里的书拿出来几本给老爷子看,问该看哪本儿了。
的爷爷见了,眼就直了,有两本是海内孤本,问怎么回事。罗汉告诉他,以前听父亲说,这些不算什么,老家寺庙里的,才是好的,也说了藏书的名称。
的爷爷听了,差点背过气去,咳嗽了半天,喘了半晌,才说:他一生没别的,就是想看上一眼太阳沉渊楼藏书,让他跟那些书打个照面,当场可以抹脖子。
罗汉在北京一边工作,一边看书,觉得挺好。
屋里吃饭的三口人里边,有两个人心里装着放不下的过去,都丢了想有的人,想有的家,所以觉得能像一家人那样吃饭很好,他们吃饭时,聊天没有边际。
的爷爷说,以前出土的东西里面,有古代最早的文字,一般人看不懂,据懂的人猜,讲的是一段事,大意是:有个女子在东海边看上了一个过路的少年,第二天这个男人走了,她才知道,世上最重要的是三个根本:天、地、和走进天地间的那个行旅仓促的人,后来,从古至今,大家也都这么看,同在天地中,人就没有散。
他跟罗汉说这个,是说给听的,要让她想的宽一些。当时当刻,罗汉不敢说话,不敢提二舅,知道和二舅以前有一段事情。
后来,罗汉不能在北京住了,没有合法的身份证明,连出生证都没有,逢年过节就往外赶。
但罗汉无处可去。
的爷爷在山西有个旧交,就跟人家联系,看能不能让罗汉去那边,当个合法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