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搜查船舱,托马斯图!(4k!)

+A -A

  。

   从远处看。

   整艘船满目疮痍。

   遍体鳞伤。

   被许多藤植所覆盖。

   歪倒的主帆和桅杆。

   辉煌不再。

   爬满了岁月的痕迹。

   也不知道在这里搁浅了多少年。

   埃弗里所劫掠的莫卧儿王朝的黄金珠宝和海盗们的巨额财富。

   是否藏在其中。

   还并不了然。

   臣民们的暴动,是否给予了统治阶级重创。

   也还是未知。

   不过,今时今日,此间一切谜团的真相,八成就藏在这艘搁浅了数百年的战船之中。

   一想到埋藏了几百年的秘密。

   就要被解开。

   陆羽的心里也难掩激动,对着镜头眉开眼笑道:

   “老实说,有点兴奋。”

   “希望这次时隔几百年的会晤,别让我们空手而归……”

   “ok,咱们得先想个办法爬到甲板上去。”

   “然后,好好看看,我们的海贼王,到底把他的财富藏在了哪里……”

   说完。

   陆羽绕到帆船侧板与岩壁的中间。

   在崖角处的岩壁上。

   找了几个岩点。

   只用了不到两三分钟,就来到了甲板上。

   因为时间过了太久。

   船的甲板,早已七零八落。

   千疮百孔。

   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穿过这些断裂的甲板。

   依稀可以看到下方的船舱。

   下面一层的船舱。

   应该是个储物舱和弹药库。

   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

   废弃的火枪。

   没开封的木制酒桶。

   陈旧的船帆。

   盾牌与骑士剑。

   等等等等。

   只要是那个时代有的航行装备。

   几乎都能看得到。

   船舱内,所有的物品表面,都落满了灰尘。

   纹丝不动。

   爬满了蛛网。

   依旧保持着几个世纪前的样子。

   看样子,过了这么久。

   除了陆羽,就再也没人到过这里了。

   顺着甲板的缝隙向下瞧了一会儿。

   陆羽蹲下身,放下双腿,来到了船舱的第二层。

   二层船舱内的空间。

   并不局促。

   虽然建造工艺有些简陋,但实用性却毫不逊色。

   极具大航海时代的风格。

   布局与架构,也十分的粗犷豪放。

   就像是一个工艺品一般。

   “看来,这不是一条原始战船,而是一条大航海时代的大型商船。”

   陆羽边看边说:

   “被海盗们劫掠后,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必要的战术改造,才变成今天这幅模样。”

   “那个时代,能自己出资造船的海盗,少之又少,几乎凤毛麟角。”

   “大部分的海盗船,都是把抢劫来的商船占为己有后,进行必要的改装而得来的。倒不是没那个财力,而是条件实在不允许。平日里,既要躲避仇家,又要与官方周旋,能找到了落脚点本就不容易了,大刀阔斧地造船,哪有不劳而获来得痛快?”

   “当然,除了劫掠商船,还有一种更方便快捷的方法,那就是造反。”

   “只要你有实力能让现在的船长下岗,那这条船就归你所有了,别以为这种事不可能发生,事实上,这种事在当时,时有发生。”

   “说起来,海盗们的生存方式,与西部牛仔们的流亡生涯,多少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在这种极端的劫掠组织内,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大都会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古时候的山贼土匪,差不多也是这么个路数,弱肉强食,成王败寇……”

   因此。

   能在如此的自然法则下统领一支队伍,并名声大噪,也绝不是一件容易事。

   海贼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在船舱里溜达了一圈,陆羽漫无目的地四处看了看。

   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也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更不知道这艘战船到底归属于谁。

   于是,只逗留了五分钟。

   便沿着木梯,来到了船舱的第三层。

   这一层,应该是船员们休息的地方。

   舱内两侧。

   散落着好多房间。

   霉味很重。

   非常刺鼻。

   休息室房间的木门。

   保存得还算完好。

   门牌上依稀可见,许多水手的名字:

   “比尔·李嘉图(bill ricardo),萨米·哈罗德(sammy harrod),乔纳森·莎士比亚(jonathan shakespeare),塞西·阿诺德(old),亚伦·邓巴(aaron dunbar)……”

   一路浏览过来。

   顶到头的时候。

   陆羽突然在左手边的一个房间前停下了脚步。

   盯着门牌上的名字。

   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托马斯·图船长……”

   看到这儿,陆羽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连连点头:

   “兄弟们,看来这不是埃弗里的幻想号。”

   “而是托马斯·图的友谊号。”

   “托马斯·图也是海贼之国统治阶级的一员,这个人与埃弗里有些私交,常有生意往来……”

   话尽于此。

   陆羽眉头一皱,总觉得哪出了问题。

   想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向观众们解释道:

   “看来我们之前的推理,并不完全对。”

   “安妮·波尼,貌似并不是埃弗里的分赃合伙人。”

   “托马斯图才是!”

   “当时除了埃弗里,托马斯·图八成也知道石室内爆炸地板的密码,所以,在场的应该是三个人。”

   “最后,为了分赃,埃弗里和图,一起联手,干掉了安妮·波尼……”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最终,难道是这两个人,带走了宝藏?”

   陆羽摇了摇头。

   没再往下说了。

   这样的推理虽说从头到尾都说得通。

   可还是缺少最为直接的证据。

   道理很简单。

   既然如此,这两个好基友,为什么没有开着自己的海盗船,远走高飞呢?

   而是把船搁浅在了这里?

   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不可预料的意外吗?

   难道宝藏根本就不在船上?

   想了半天。

   陆羽还是一头雾水。

   摸不着一点头绪。

   于是。

   先把问题暂时放到了一边。

   然后,一把推开了托马斯图的房间大门。

   下一秒。

   门刚一开。

   一股难闻的恶臭。

   便从里面飘了出来。

   虽然几个世纪过去了,但房间内的模样,却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

   与古堡内的贵族居室。

   十分相像。

   奢华大气上档次。

   所有的陈设都落满了灰尘。

   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实木书桌背后的墙壁上,所挂着的一副巨大的、褪色的油画人像!

   画中人。

   身着黑色的开襟风衣。

   内穿衬衫马甲。

   腰间别着一把左轮。

   面容消瘦。

   尖嘴猴腮。

   丑的让人有口难开。

   嘴巴上的八字胡。

   特别浓密。

   不用说也知道。

   画中人的身份,多半就是托马斯本尊了。

   “把自己的画像,挂在自己的卧房里。”

   “这家伙还真是自恋……”

   托马斯·图。

   17世纪最为著名的希腊私掠船长和海盗。

   1692年,他入股经营70吨的友谊号快帆船,成武装民运船的船长,并通过贿赂官员取得袭击珐国港口的私掠许可证。

   可这家伙。

   却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一出海,就打定了主意,违背委任状的约定,拉拢船员沿达伽马的航线往印渡洋前进。

   因此他也被称作海盗中的达伽马。

   后来,托马斯·图也曾在红海劫持一艘莫卧儿帝国的宝船,制服了船上300名印度士兵,获得了船上的许多财宝。

   不过,与埃弗里的惊天大劫案相比,他所犯下的罪行,还是不值一提的。

   劫获了财宝。

   托马斯·图,带领船员,沿着阿拉博和印渡的海岸线,展开长达22000海里的疯狂劫掠,坏事做尽。

   杀人放火。

   强抢民女。

   绑架土邦邦主。

   勒索大批象牙与出产的香料。

   1694年4月,托马斯·图满载而归,回到希腊,单是船上的见习水手,都能分到1200英镑的厚利,这一举动,使得托马斯·图一跃成为了希腊本土的知名人物。

   托马斯·图的成功让同时期的海盗发觉,东方的海岸线更有利可图,使原本垄断与东方贸易的瑛国、荷蓝、珐国所辖的东印渡公司,跟印渡的莫卧儿帝国成为海盗眼中的肥羊展开掠夺攻击,一举改变了世界海盗的发展版图!

   后来,埃弗里就是受到了托马斯·图的启发。

   在红海附近,又狠狠地干了一大票。

   当然了。

   最后遭殃的,还是莫卧儿王朝。

   只是,与他的前辈相比。

   埃弗里要更加疯狂。

   当时,他手里要是有一支军队的话,这家伙恨不得就此攻开莫卧儿的国门……

   ……

   缓步走到书桌前。

   陆羽在上面搜寻了一番。

   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

   一只羽毛笔。

   一根羊皮带。

   一瓶枪油和一本大航海时代的世界地图。

   翻开航海日志。

   扉页上。

   赫然写着这样的一句话:

   “i am a man of fortune,and i must seek my fortune(吾为吾宝而生,而必寻吾之宝)”

   这句话应该是托马斯图当上武装民运船长后。

   第一次出海时为自己写下的座右铭。

   野心。

   可见一斑。

   托马斯图的这句名言,流传甚广。

   被许多海盗口口相传。

   历史上,海盗传记作家们,都一致认为这句不要脸的话,是出自埃弗里之口。

   因为笛福在他的《海盗船长》里,也有过类似的描述。

   但现在看来。

   托马斯图或许才是这句至理名言的原作者……

   “吾为宝而生,而必寻吾之宝……”

   “就算是富可敌国的财宝,怕是也满足不了海盗们贪婪的胃口……”

   为观众们翻译了一下扉页上的名言。

   陆羽一边看着航海日志,一边继续解说:

   “像许多出身下层的海盗一样,没有人知道托马斯·图的具体生辰。”

   “只知道他大约在十七世纪中叶出生于罗德岛。”

   “最早是武装民船的船长,说到武装民运船,这里一个很有趣的名称,当时的欧洲各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动用了包括‘鼓励海盗袭击它国船只’在内的一切手段。”

   “简单点说就是,各国虽然在表面上都义正严辞的宣布与海盗势不两立,但另一方面却收罗这些海盗为己所用,武装民运船队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想法虽好。

   可结果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表面上。

   海盗们接受皇室的“委任状”。

   执行保护商船的任务。

   可实际上,这些家伙却经常以“保护”为借口打劫非本国的商船!

   这些人和海盗相比。

   在行为上是没有什么明确划分的。

   一个在瑛国被捧为英雄的民船船长,往往是西班牙通缉的头号海盗头目……

   十分的搞笑。

   “卧槽,厉害了!”

   “233333333”

   “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有点意思!”

   “资本就是一切啊!”

   “对啊,只要立场正确,谁管你是官是贼?”

   接着,陆羽也笑了笑,然后继续说:

   “由于这个原因,武装民船在当时也被戏称为‘海盗的学校’,很多著名的海盗船长都是从武器民运船里走出来的,托马斯·图就是其中之一。”

   “1692年,他入股经营70吨的“友谊”号快帆船,并通过贿赂官员的途径得到了一张民船委任状授权他去袭击非洲的一个珐国海上贸易站,托马斯·图违心的满口答应,但心里却另有一番打算。”

   “船一出港,他就向船员们宣布了他那去东方发财的计划并获得了支持,大家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一旦成功,他们下半辈子的吃穿就都不用愁了。”

   “当然,如果失败,也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友谊号扬帆向东沿着当年达·伽马的航线直扑印度洋,结果,刚驶到红海海口就遇到了一艘莫卧尔大帝的宝船,可以想象托马斯当时是多么的兴奋,怕不是尿都甩出来几滴。”

   “于是,这家伙将一大杯朗姆酒一饮而尽后,高喊了一声‘伙计们发财的机会来了’,当即就率先跳上了敌船。”

   当时,60名手执滑膛枪挥舞着战刀的水手跟在他的身后。

   经过一番战斗。

   他们制服了300名印度士兵,成功的捕获了第一条猎物。

   当他们砸开宝箱时,不禁惊讶的睁大了双眼。

   呈现在面前的是大把大把的珠宝和钻石,整箱的金条比抢劫十艘珐国商船所得还要多。

   托马斯知道自己这一趟是来对了。

   至此仅有8门火炮的“友谊”号开始了它那长达22000海里的疯狂之旅。

   胆子也是越来越大。

   甚至还绑架了一位土邦邦主勒索了几大车的象牙和香料。

   1694年4月当“友谊”号回罗德岛时,所带回的财物中仅黄金白银一项就价值10万英镑!

   那个时候的十万英镑,是什么概念?

   购买力相当的惊人。

   绝对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回国之后,即使是船上的见习水手,也从托马斯·图的手中,分到了1200英磅,于是,名不见经传的托马斯一夜之间成了万众瞩目的人物。”

   “年青人纷纷辞掉工作,跑到船上来要求入伙,包括瑛国总督在内的社会名流们也频频向这个大海贼,发出宴会的邀请……”

   直播间内。

   观众们听到这里,纷纷表示:

   “有点秀!”

   “名人不说暗话,我想入伙!”

   “666,这也行?”

   “一战成名呗?”

   “想入伙的,现在一样可以去索马里应聘!”

   “哈哈!”

   托马斯图的行为。

   震惊了许多人。

   但是受到震动最大的还是那些海盗同行们。

   从大西洋到加勒比海,从圣·马丽诺港到新普罗维斯顿。

   这两处均为海盗开发、海盗经营的海盗港。

   在当时被称为“海盗的天堂”。

   “从那天起,到处都在传播‘东方有宝藏,托马斯已经成功’的消息,自此德雷克开创的‘西方战场’不再是海盗们唯一的选择,更多的人开始注意‘东方的财富’。”

   “也正是从这天开始,莫卧尔和东印渡公司叫苦不迭的日子,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直播之极限巨星 第367章 搜查船舱,托马斯图!(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