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太庙的红黑无常(求银票)

+A -A

  364章太庙的红黑无常

   所有人被朱由榔规划的宏伟目标所吸引,都不禁暗自伸舌头,以后的生活,真是很美好啊!

   美如画!

   所有人都陶醉其中。

   这时,朱由榔的话,再次将大家从梦想拉回到现实之中。

   “所有的梦想,都是干出来的!”

   大明要有这样的成就,需要每一个人都去奋斗!

   向北驱除鞑虏。

   向南要开拓大洋,占据海疆。

   向西要收服西域的故土。

   这些都需要用兵。

   而这些其实都是需要明军浴血奋战的。

   同时对内,大明还要进一步的改革,进一步的让百姓分得土地,进一步的进入工厂,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这需要大明百姓的配合与劳动。

   总之,这个美好的蓝图,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其实对百姓来说,他们并不怕辛苦,就怕辛苦一场后,自己的果实被别人拿走。

   现在看皇上说,只要大家努力,就有美好的生活,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啊!

   跟着皇上努力!

   …

   …

   这时,朱由榔又看了一眼,还在太庙门口跪着的钱益谦与侯方域。

   现在是这2人出场的时候了。

   朱由榔仔细看了这2个人说道,“以后,你们就在太庙吧!”

   “太庙?”

   在古代配享太庙是巨大的荣耀。钱益谦和侯方域知道,这份荣耀不可能轮到自己的身上。

   那会是什么结果呢?

   朱由榔淡淡地说道:“以后侯方域就穿女装在太庙外扫大街!”

   “钱益谦穿上鞑子的衣服,把持你这个小辫辫,陪着侯方域!”

   “遵旨!”

   从此以后,太庙外出现了一道风景,侯方域女装接受所有人鄙夷的目光。钱益谦梳着小辫辫,穿着马褂,等待着人们的口水。

   而他们更多了一个绰号“红黑无常!”

   所有的百姓,只要遇到孩子不努力学习的情况,都会愤恨地说道:“以后你要是不努力,就去太庙外当红黑无常!”

   随着钱益谦和侯方域沦为红黑无常,东林党正式树倒猢狲散。

   以前东林党是读书人心中神圣的存在,现在是所有人鄙夷的对象,所有人都已认识东林党为耻。

   此后,朱由榔正式颁布圣旨,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天子门生,不允许自己组建书会。

   绝不允许一部分人,抱团将皇权架空。

   这是红线,也是底线!

   …

   …

   北京,养心殿。

   多尔衮正在这里生闷气。

   他前不久刚得到多铎被擒的消息,之后又传来长江被封锁。接下来,又是南京被明军收复的消息。

   不止是南京,从武汉到九江,再到镇江,整个江南都回到大明的手足。

   多尔衮这几天都对着地图闷闷不乐。

   2年前,自己率兵进入关内时,简直是势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占领了除了西南以外,全部的华夏。

   这怎么屁股没坐热,说丢就丢了呢?

   这简直是太快了吧!

   就像是一个赌徒,刚刚将对方赢得一点不剩,转眼又将赢得东西全都吐出去了!

   不甘心啊!

   但不甘心又能怎么办呢?

   接下来还是要硬抗。因为以明军这个势头,接下来肯定会继续反攻。

   明军的目标会是哪呢?

   多尔衮看着眼前的地图,自己一个人发呆,他心道:“明军下一步会去哪呢?”

   虽然他用的是问句,但是这时多尔衮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章程,那就是四川。

   或者是凤阳。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大明的中都。而且拿下凤阳后,明军能够继续北上,收复山东,进而进军北京。

   拿下北京,他和孝庄只能回东北老家去打猎了!

   不对!

   到那时,八旗兵恐怕只剩下1、2旗,到时候能不能有狩猎的机会,恐怕都不一定。

   多尔衮判断明军的另一个可能是四川。

   明军已经占据湖广地区,还占领了云贵,可以说是进入四川的2扇门都打开了。

   现在的四川只剩下鳌拜的一支孤军。

   明军若是从这2路进军四川简直是轻而易举。

   占据了四川,明军就能从四川进入陕西。

   多尔衮再次注射着眼前的地图。

   明军占据陕西,再接着向北京进发,这不就是当年李自成所走的路线吗!

   看得多尔衮眼睛都发麻。这要是这么打下去,大清就亡了!

   现在自己勉强让吴三桂组成了正绿旗,正挡在河南。

   但是,吴三桂连清军都打不过,怎么能阻挡住大明军队的凌厉攻势呢?

   不知不觉的,多尔衮已经心中暗自认定,明军的战力要比清军高出不少。

   “王爷,你想什么呢?”

   多尔衮正在发呆,这时背后一只大手,摸住多尔衮的后背,幽幽地说道。

   说话的是孝庄。

   这几日多尔衮都在宫中留宿,就住在养心殿。

   孝庄得到滋润,自然是满心的欢喜。

   她悠悠说道:“王爷,咱们至少能守住江北的半壁江山,就会比大金强多了!”

   当初,大金最多时不过是占据秦岭淮河一线,离长江还是有很远的!

   此时的孝庄,还没有日后那些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多尔衮手中的花瓶而已!

   远不像后世的电视剧中演绎的那样,好像是一个诸葛亮转世的老妖精。

   顶多就是一个靠身子上位,迷惑住多尔衮的小妖精。

   多尔衮伸出一只手紧紧地将孝庄搂住,什么都没有说。

   他的手不老实起来,对着孝庄的第二体腔,开始认真地测量起来。

   孝庄在他的抚摸下,开始配合起来。

   王爷……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摄政王,大事…不…不好了!”

   “明军…打…打过来了!”

   “什么?明军打过来了?”

   多尔衮吓得一咕噜站了起来。

   真是阴魂不散啊!

   “不对啊!大明刚收复江南,距离北京至少上千里,怎么可能说到北京,就立即打到北京了呢?”

   “当吴三桂是纸糊的么?”

   多尔衮顿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办是好!

   “到底怎么回事?”

   小太监赶紧说道,“范文程大人,正在殿外侯旨,现在明军已经打到天津卫了!”

   “什么?”

   多尔衮赶紧看眼前的地图。

   明军杀到天津卫,距离北京只有200多里,这就像是一把匕首一样,紧紧地刺进自己的喉咙边啊!

   这简直是要命的节奏!

   多尔衮设想着,大明进军北京,会走哪条路线,他怎么也没想到,最终大明会从海上来。

   他赶紧说道:“让范文程他们进来!”

   不一会,尼堪、范文程、索尼等几个人鱼贯而入。

   在叩见摄政王与孝庄太后后,范文程赶紧出班道:“启奏摄政王、太后,现在大明的水师,已经占领了塘沽,随时要进军天津,还请摄政王告诉奴才们怎么办?”

   多尔衮心中不悦,心道“我要是知道该怎么办,能窝在养心殿今天不出来么?”

   这时多尼说话了。

   尼堪是努尔哈赤之孙、广略贝勒爱新觉罗·褚英的第三子,清初理政三王之一。现在的地位仅次于多尔衮。

   他拱手道:“启禀摄政王,现在明军就在天津卫,进能够威胁京城,退能阻止我大军出关,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明军给拔出来!否则后患无穷啊!”

   多尔衮接着问道:“天津卫有多少明军?”

   尼堪回话道:“大约5千步卒,现在已经在塘沽设立水寨!”

   “5千?”

   多尔衮暗道,“你们都是被明军吓破了胆,这点人居然吓得慌慌张张的!”

   他对着尼堪道:“给你3万兵马,将天津卫的明军给我扫了!”

   “臣遵旨!”

   虽然同样是王,现在多尔衮是皇父摄政王,皇上顺治顶多是一个傀儡。

   尼堪依然要行君臣之礼!

   礼毕后,尼堪赶紧回去,准备整顿兵马,先将塘沽拿下。塘沽要是在大明的手中,以后清军就是万一战败了,连退回关外恐怕都没机会!

   必须夺回来!

   随后,多尔衮又向范文程、索尼布置了一下,大军的后勤给养的问题。

   在专门给吴三桂和鳌拜旨意,让他们继续坚持,不让明军北进!

   …

   …

   天津卫,塘沽。

   明军选择在这里登陆,看中的就是塘沽是一个优良的港口。

   而且,塘沽是潮白河的出海口,明军的水师可以逆流而上,顺势拿下天津卫。

   天津卫和通州之间,也是有大运河的。

   明军若是愿意,甚至可以威胁到通州!

   这就距离北京不远了!

   而在塘沽登陆的明军,其实没有5千,不过是3千多人。统领这支队伍的就是郑成功。

   本来朱由榔准备让郑成功作为东三省总督,先将皮岛恢复,再进一步收复旅顺,让整个清军的后院起火。

   但是,朱由榔在收复江南后,他决定改变计划。

   明军现在虽然战斗力很强,其实破虏军、克难军,还有骑兵加在一起,不过是7万多人。

   这点人马收复长江以北,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兵力不够,总不能占据一个地方后,不留一点兵力保守吧!

   再说,从过年以来,明军先后收复广州、出征云贵、湖南和江西,最后发动长江战役。

   现在的队伍虽然士气高涨,但是却很疲劳。现在已经是9月,此时出发,等打到北京,可能已经是4个月后了。

   此时正处在小冰河天气,本来就很寒冷,再加上正月的天气,根本不适合战斗。

   要北伐也应该是到开春再说,现在是不合适的!

   时机不对就不出击了么?

   当然不是,所以朱由榔才派郑成功在塘沽登陆,骚扰一下多尔衮!

   【作者题外话】:书友们,请大家支持一下蚂蚁,真的很艰苦,需要大家的支持!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朕是大明造物主 第364章太庙的红黑无常(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