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我要造车

+A -A

  今天是加班的第一天,李信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打算留下来,查看一下加班的落实情况。

   刚在食堂吃完晚饭没多久,胡光勇就把今天加班的报名表拿了过来。

   好家伙,罐头厂全体300多名员工,无一缺席,居然全部加班去了。

   不得不说,电视机的吸引力是无限的。

   李信敢保证,报名加班的员工,几乎全是冲它来的。

   当然,自行车和收音机等其他奖品也不差。

   再不济,还有加班费,不是?

   虽说没按后世标准“不低于工资的150%”给,但是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罐头厂的加班待遇,那也是独一档。

   “轰隆隆——”

   伴随着道道机器的轰鸣作响,灯火通明的车间好似上了发条一般,忙碌而又紧张。

   在车间主任的陪同下,李信在第一车间转了转。

   一车间主任贯会拍马屁,溜须拍马道:

   “厂长,还是您有办法,我在厂里干了20多年,还从来没见工人这么积极过,我真是对您佩服的五体投地。”

   即使知道这货说的是恭维话,李信还是忍不住暗自点头。

   这群工人实在太有干劲了,一个个争分夺秒的,哪还有一点儿国企工人的样儿,倒像是为自家拼命干活的个体户。

   甚至当他路过一名年轻的灌装工人身边时,还听到年轻的工人在抱怨:

   “娘的,这机器煮个豆子忒慢,根本就不够我罐的!”

   “哟,小张,够拼的啊,你不会真惦记着那台电视机吧?”一旁的老工人揶揄道。

   “废话,一台电视机好几百块呢,我要定了!”小张目光灼灼道,“而且老刘你干的那么快,不也想要电视机吗。”

   老刘呵呵笑道:

   “有机会当然得拼一拼,再说即使拿不到电视机,弄辆自行车也是好的,我家那大小子刚参加工作,刚好缺辆自行车。”

   就在这时,小张看到身边经过的李信,他胆子也大,直接扯着嗓门问道:

   “厂长,如果绩效考核取得第一名,厂里真的奖励电视机吗?”

   毕竟这年头工作,除了有钱拿,居然还会奖励电视机,确实太过魔幻。

   小张有所疑虑,也是情有可原。

   这货嗓门也大,一时吸引了不少目光注意过来。

   环视一圈,掠过工人们探寻而又渴望的目光,李信伸手入怀,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张电视机票和自行车票,举高示意道:

   “大家放心,承诺的奖励一定会兑现,即使厂里没有,我自己也会自掏腰包,把东西补上。

   所以大家尽管甩开膀子卖力干,只要达到目标,东西少不了你们的。”

   “好!”

   “厂长外岁......”

   工人们疑虑尽去,拍手欢呼,顿时干的更起劲了。

   抛出一块饼后,李信心满意足地离开。

   工人太肝,他是不可能一直陪着了,又在厂里转了一会儿,10点准时下班。

   临走时,他看了看今天的战绩,乖乖,居然已经生产了20吨。

   不得不说,有奖励鞭策,效果就是不一样。

   按照这生产进度,似乎并不需要一个月,就能完成和科特的交易。

   这笔买卖做的值!

   以后的几天,工人的积极性一如既往的高,加班已然成为常态,生产进度狂飙。

   李信每天会来工厂转个把小时,并没有成天在厂里带着,毕竟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而总厂那边,动作很快,腌菜厂的兼并也在着手进行。

   腌菜厂的位置挺好,和罐头厂只有一墙之隔,敲掉墙,或者在墙上开个门,两厂一并,也简单。

   真正难处理的是厂里的人员调动,对于那些有干部编制的职工,李信一概没要,他只要普通的职工。

   他可不想请一群爷儿回来,总厂那边也给面子,积极地把腌菜厂的干部往其他地方掉,不过这事儿不能一蹴而就,得耗点儿时间。

   。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朝气蓬勃的京大某课堂。

   这是一节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是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

   今天咱们着重说一下冲压工艺,据统计,一辆汽车有60%——70%的零件是由冲压工艺生产而成。

   因而,冲压技术对汽车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格外的重要。

   冲压工艺,说白了就是将钣件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模具冲压成型。

   其中模具和冲压设备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真正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的技术方方面面。

   甚至其中的某些设备和技术,完全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以至于我们连某些关键性的模具都生产不出来。

   所以我们国家的汽车制造业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想高速发展,必须在模具、冲床、车床等工艺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老教授兴致极高,啪嗒啪嗒地讲个不停。

   角落位置,李信饶有兴致地听着,认真地记着笔记。

   他现在是京大的旁听生。

   这会儿的旁听生名额可不好弄,他也是花了钱,搭了不少关系才弄到的。

   当然这也是值得的,上了几天的课之后,他对汽车制造不能说门儿清,但也算熟悉。

   毕竟,他现在除了肾不行,其他哪哪都行。

   对他来说,学习只是等闲,学一天,可以顶别人好几天。

   “你们都是高材生,国家的栋梁,未来国家的发展还得靠你们,虽说国家的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所改变......”

   老教授的话不断从耳边传来,这时有个长得斯斯文文的男生站起来,说道:

   “教授,我有不同的看法,咱们国家别说是一辆像样的轿车,甚至就连高精冲床都生产不出来。

   我觉得我们学习那么多的知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哦,那这位同学有何高见?”老教授笑着问道。

   “出国!”男生的眼中满是憧憬,说道,“去美国,那儿有着美国梦,在美国梦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所以我觉得只有去美国,才能一展所长,实现自我价值。”

   自从进入80年代,出国热逐渐盛行。

   表现的话,就是李信这几个月又买了几十套四合院,清一溜,几乎全是因为出国,卖房筹钱的。

   他很怀疑,等到30年以后,这群人在国外奋斗半生的财富,回国后,还够不够买回自己当初的房子。

   而站起的这位男生,显然也是一位一厢情愿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被美国梦晃花眼的年轻人。

   甚至教室里也有不少同学暗自点头,认为这男生说的很对。

   既然有条件,李信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他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反驳道:

   “同学,我觉得你说的太片面,也太武断。

   像你说的美国梦面前,人人平等,听听就行,千万别当真。事实上现今美国的种族歧视相当严重,像你这种的去美国,社会地位或许还赶不上个黑子。

   至于你说的国家造不出一辆像样的车子,或是一台高精冲床,那也只是暂时的。我相信用不了两年,这些东西就能造出来。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变化日新月异,有着12亿同胞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咱们迟早会迎头赶上。

   再说了,在国内做凤首不好吗,何必非得去国外做鸡尾,或许你去国外,估计连鸡尾都做不上。”

   斯文男生被李信刺的很没面子,眼神阴鸷地瞥了李信一眼,道:

   “李信同学,作为班上唯一一个旁听生,你连大学都没考上,你怕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国梦吧。

   还有你说的美国种族歧视问题严重,也是你道听途说吧。”

   对于这货的人身攻击,李信丝毫不受影响,而是笑眯眯道:

   “关于种族歧视问题,还真不是我道听途说,我有一位刚交的外国友人,她告诉我的,相信我,美国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当然,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或许在你眼中,去美国刷盘子都比国内当干部强,你爱去哪,我管不着。

   我想告诉你的是,脚下这个国家,没你说的那么不堪,它正在慢慢站起来。”

   斯文男生看着李信,不屑道: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但是你说用不了两年,国内就能造出像样的车子或是高精冲床,这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国内那么多专家都做不到,难道要靠你?”

   “还真给你说对了,我还真有办法!”

   李信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我,李信,一定会创造一家属于咱们自己的汽车企业,像美国通用、德国大众那样的大公司!”

   “哗众取宠,胡吹大气!”

   斯文男生满脸鄙夷之色,讽刺道:“一个旁听生,连大学都考不上,居然还妄想创立汽车企业,你知道创立一家汽车公司是什么概念吗,会遇到多少困难吗?

   别说比肩通用和大众,你就是能造出一辆四轮跑的汽车,我立马找块豆腐撞死。”

   不光斯文男生,就是班里的其他学生也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他们太了解造出一台车子是何等的困难,别说个人,就是国家想造车,那也得和外资企业合作。

   所以,他们认为李信刚才的话,完全是在放狗屁,吹b,没人信。

   对此,李信只能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有挂,岂是他们可以理解。

   他扫了眼斯文男生,笑眯眯道:“我可不是个大肚的人,希望你到时候别食言。”

   而后,他环视一圈,说道:“我不是在开玩笑,很认真,哪位同学要是想跟我一起干的,可以随时找我。”

   到底是全国顶尖学府的高材生,能拉一个是一个。

   “叮铃铃!”

   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哼,哗众取宠之辈!”

   斯文男生冲李信冷哼一声,头也不回地离开教室。

   而后,班里其他学生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临走时,有的还会戏谑地看李信一眼。

   倒是老教授特为人师表,把李信叫道身边,语重心长道:

   “李信同学,我知道你非常优秀,但是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好,汽车可不是你想造就能造的。”

   这段时间,李信时常会向老教授请教问题,老教授对他也熟悉了,知道他是个“天才”。

   老教授和李信是本家,也姓李,叫李昌清。

   “李教授,如果我真的把企业创立了,并且造出了车子,到时候,你来帮我怎么样?”李信笑的很鸡贼道。

   “嘿,你这臭小子还来劲儿了!”李昌清狠狠瞪了李信一眼,没好气道,“别说你造出车来了,你就是能自主生产出一台发动机,老头子二话不说,立马去帮你。”

   “当真?”

   “老头子说话算话!”

   闻言,李信顿时暗自欣喜。

   这位可不是一般人,是真正的机电大牛啊。

   甚至不提这位的学问,就是他的人脉,也足以令李信受益匪浅。

   到时候公司开起来,真要把老头拉去帮忙,绝对能省去不少麻烦。

   今天这节课,来的值!

   和李昌清闲聊了一会儿,李信便告别离开。

   刚出教学楼,他便看到关小关正推着他的二八大杠,笑吟吟地等着他。

   公母俩也算老夫老妻,并不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两个人,一辆车,笑嘻嘻地行驶在京大的小道上。

   途中,关小关亲昵地抱着李信的腰,笑问:“听说你又出风头了?”

   “出什么风头啊,我可是被人当成了说大话的哗众取宠之辈。”

   “那是他们没眼光,我相信你!”

   “要不说咱们心有灵犀呢,还是你眼光好。”

   “臭美!对了,最近一直还没问你,罐头厂那边怎么样了?”

   “生产进度有条不紊,估计再有10天就能交货。”

   “诶,你之前不是说京城的西红柿酱都给你用完了吗,这个没影响?”

   “用的新鲜西红柿代替,问题不大,现在都五月份了,上市的西红柿可没冬天那会儿高,成本几乎没涨多少。”

   “哦,那这么说,咱们家很快就有一大笔美元了?”

   “想得美,国家的外汇管控的那么严格,怎么可能给你外汇留成,肯定给你换成人民币啊!”

   “不会按官方报价换吧?”

   “那多亏啊,应该有优惠的!”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正阳门下,开启年代生活 第108章 我要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