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跨时代

+A -A

  “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歌声逐渐传入罗华的耳中,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声音跟叶鸣好像。

   但是又有些不太一样,唱腔,还有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咬字与众不同。

   他不由得又看了坐在沙发上的张斌一眼,为了不破坏歌声,他没有开口说话。

   张斌依然面带笑容,回看了罗华一眼,仿佛是在对罗华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的感觉是和你一样。

   罗华收到了张斌给的信号,收回目光,继续听歌。

   “如你默认,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曲调凄凉,沧桑,歌词也写得很唯美,但仔细听,能听出处于吵闹繁华之中的空寂。

   开头以一个和尚听着庙外繁华喧嚣的声音,站在庙门口回忆这一生为视角。

   回想着对心中那个她的亏欠,想着她还等待着自己,可是自己却已经不属于这红尘,心中无比悲痛。

   “浮屠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

   前两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同时也写出了时间跨越之久。

   久到浮屠塔都变得残破不堪,就好像主人公的心一样千疮百孔,心中的悲痛,一直从眼前的油灯蔓延到寺院那座已经倒塌的大门之处。

   后面两句则是写出了主人公心中的渴望。

   多么希望能等到历史转身的那天,等来香醇的酒和你在我面前弹奏一曲古筝。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阴雨绵绵,和尚重回故里,那里已经杂草丛生,不复当年模样,听说你一直都是孤身一人。

   歌词这里着重描写了“城门”“老树根”“石板”,以物托情,让人更加能感受到女主等待时间之长,使听者更能共情。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城外的笛声传到伽蓝寺,我们的缘分就此落地生根!

   (ps:落地生根是伽蓝菜亚科的一种植物)

   两人明明相爱,却因为所处乱世,生不逢时,无法在一起,不禁让人感到凄凉。

   歌词以一人称的形式讲述着所见所闻,画面感十足,就像在看着一部凄美爱情电影。

   “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

   “听青春,迎来笑声”与开头第一句相呼应,更加凸显出了主人公对尘世的向往和此时内心的空寂,没有那个人在身边的尘世又叫什么尘世呢?

   再璀璨绚丽的烟花都只是瞬间,很快就会冷下来,和你的感情也是如此。

   此时,我的耳边似乎还回荡着你问出的那句:“你是否是认真的?”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前世过门

   跟着红尘,跟随我,浪迹一生”

   或许,我跟你,前世就已经成婚,我们一起浪迹一生。

   此时的我只能报以这样的幻想,累积千年的深情,造就了今天的相遇,但最后还是错过了。

   歌曲的第一段听完,罗华不得不在心中感叹一句,这歌词写得太好了。

   寥寥几笔,就将意境和想要表达给观众的情绪完全给表达了出来。

   其中甚至引用了多个典故,要不是作者有强大的文化底蕴在,根本上就写不出这样的歌曲来。

   难怪外界会传出这首歌的作者能够取代叶鸣的声音来,论歌词,这首歌真的不比叶鸣写的《赤伶》和《千百度》差。

   之后的部分,就和大众歌曲一样,重复着副歌,罗华并不觉得这显得俗套。

   认为这是正常的,抱着平常心一边点头,一边将之听完。

   看着手机上的歌曲进度条,马上就要到头了,他将手机递给张斌,张嘴想要夸一夸这首歌。

   可是,夸奖的话已经到了嘴边还没说出口,罗华就愣住了。

   等下,这是……说唱???

   rap??

   国风歌曲里面参合rap???

   谁都知道,rap是洋玩意儿,国风和rap完全就是两个不相干的东西,硬凑到一起只会不伦不类。

   写出《烟花易冷》这首歌的作者未免太大胆了吧。

   这种结合,在乐坛,至今都没人敢尝试。

   可是在这首歌里面,却融合得很完美,没有一点突兀,整个听下来相当流畅。

   他在玩一个很新的东西。

   张斌看着罗华一脸震惊的看着自己,脸上的笑容更甚了,同时还对着罗华挑了下眉。

   仿佛在说“看吧,就知道你会是这样的反应。”

   因为他第一次听这首歌时,也是这样的反应。

   一曲结束,罗华从最开始听歌时的面无表情,到现在的欣喜,不用他开口,就能看出他对这首歌的满意。

   “这首歌确实很不错,创意很好,就算让我来写,也不敢将国风与rap结合在一起,这首歌值得花功夫好好研究研究,为什么他就能够这么自然的将rap融入进去?”

   这样的创意,甚至比《赤伶》的,戏腔融入歌曲中还要前卫。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机递给张斌。

   可是张斌并没有接,而是说道:“国风与rap的结合确实值得我们研究,除此之外,你再好好听听他的作曲和编曲!”

   “嗯?作曲和编曲?”

   罗华刚才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歌词上,对于曲子的没有做太多的关注。

   连张斌都让她仔细听听作曲和编曲,那他自然要再好好听一遍了。

   第二遍听完。

   罗华全程都是震惊脸。(°°)

   这……

   这是一首国风歌曲??

   这首国风歌曲未免也太不国风了吧。

   一首正规的国风歌曲所要求的元素和作曲思路,它是一点都没有啊!

   真正的国风歌曲,会用到“宫商角徴羽”对应“12356”(哆来咪唆啦)来作曲。

   几乎不会用到“4,和7”这两个音来作曲。

   可是,《烟花易冷》这首歌却打破了这一现象,大量的用到了“7”这个音,甚至还用到了“4”这个音。

   就算是在普通的流行音乐中,都很少用到“7”这个音。

   “7”这个音用得好,会大大提升音乐的档次,可要是用得不好,那就是一塌糊涂了。

   所以有些人在写歌时,为了避免自己的歌写出来不流畅,都会退而求其次,选择舍弃“7”这个音。

   《烟花易冷》的作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大量用了“7”,而且还将之用得出神入化,这就是为什么这首歌这么耐听的原因之一。

   除了在音节的运用上,让罗华震惊以外,整首歌的编曲更是让罗华叹为观止。

   全歌听下来,编曲上竟然没有用到任何古乐器,全是用的洋乐器。

   吉他,钢琴,架子鼓,实在太不国风。

   可是,整首歌曲让一个外行人来听,谁又能听出来呢?

   就连身为金牌词曲人的罗华在第一遍时都被忽悠过去。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罗华激动得从办公椅上一跃而起,“这才是真正的国风理念与流行歌曲的结合啊!”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三古三新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

   罗华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的手机,登录自己微博。

   口中说着:“这首歌将会成为歌坛跨时代创新!”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娱乐:重回女儿去世前,爆红全网 第一百七十九章 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