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十三)我,帝国之父

+A -A

  团建活动搞得非常的顺利,百分之八十的人在活动之后都安排了很好的去处。

   他们造船的造船,造兵器的造兵器,种田的种田,各尽其用。

   李雄霸发现,他这个团队,除了基本的战斗力之外,还包含了农业、医学、制造业、甚至还有科研团体。

   “建个国家都够了。”他得意地想。

   农业为立国之本,无论要做什么,都必须建立在有饭吃的基础之上。

   这一点,农村出生的八零后李雄霸感受颇深。

   他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发展非常快的一段时期。

   从小时候只有一顿饭能吃大米,其他顿只能喝粥或者吃红薯,经常肚子饿得咕咕叫,到后来顿顿都有肉吃,他是一路经历过来的。

   所以,李雄霸深知,还处在农耕社会的目前,把农业搞好的重要性。

   这个时期农民种地,种子质量不太好,种植方法还很原始,产量不高,收成基本看天。遇到饥荒,经常会有人饿死。

   本来,李雄霸以为,古家两兄弟擅长农业,他们种的庄稼收成很好,应该也就比别人好上一些。

   但万万没想到,居然好到了这种地步。

   首先,他们带来了很好的粮食种子,都是从收成最好的地里筛出来的,产量是其他种子的一点五倍左右。

   其次,他们在长江以北种地,就能让庄稼一年三熟!

   长江以南气候更为温暖湿润,自然更适宜粮食种植。

   一年三熟,在唐朝是什么概念呢?

   李雄霸不是很懂,但是从长沙府尹张大的嘴巴就能看得出来,这应该是个非常厉害的技术。

   因为,在这个年代,他们的粮食……居然都是一年一熟。

   一点五乘以三……

   李雄霸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

   把粮食折算成钱的话……

   相当于……别人平均月工资五千,但他们至少能拿到月薪两万五……

   只要累积个几年,这财富……

   不可计量。

   我滴个乖乖。

   单单是这一块,就能领先北边朝廷一百年啊!

   这这这、

   -----那还等啥?

   李雄霸跟打了鸡血一样,连夜找古家兄弟和一众农业相关、教育相关的官员议事。三天就拿出了发展方案。

   他派人协助两兄弟著书立说,同时开设了农业学堂,然后让各地派人来学习粮食种植技术,和种子培育技术。然后迅速下发政府公文,让学成之后的人回乡,各地乡里配合开设小学堂,发行古家兄弟的农业书籍,并作为义务教材,必须学习。

   李雄霸只是简单的觉得,发展农业,让大家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很有益处。也能帮助公主打仗增加胜算。

   但是,他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古代,他的这个先进技术的推广行为,让整个社会获得了多么bug级的发展。

   十多年之后,一个富庶至极的帝国,如同光芒万丈的太阳一般,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

   ----当然,这都是后话。

   安排农业这块事情的同时,摆在李雄霸面前的当务之急,其实是另外一件事。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异世浮生绘 第二卷(十三)我,帝国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