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寻宝兵王 笔下文学(.org.)”查找最新章节!
金鸡峰离县城并不远,而且这里是每年观赏油菜花景色最佳地点,所以开通了公交线路,虽然淡季游人稀少但也在运营着,我们问清路线后搭公交到了金鸡峰景区。
下车后就有导游过来招揽生意,推销多依河风景区、牛街乡观梯田、石林一类的景点,我们也不搭理,直接上了金鸡峰最高点,从那里用望远镜观察山脉走势。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早些年老马、阿勇等人和太上老君那伙人合作的时候,一次下面一个分析古籍的人喝多了就聊天时提到,在唐朝有个王公贵族被葬在锣鼓山一带,但具体哪里他说要根据当地风水走势判断,但还没来得及行动,太上老君的盗墓集团就几乎全数丧命了,但这件事老马和阿勇等人都记得。
整个这支临时盗墓团伙里,就我在培训过风水古籍一类的知识,我站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把整个北面连绵的山脉观察了一遍。
“怎么样?”阿勇过来问道。
我摇了摇头,表示暂时还看不出,其实这附近的山,重峦叠嶂,气势磅礴,从风水学上讲肯定有适合葬人的福地和宝地,但要仔细观察才会发现,不然随便找个山头一看就能知道,那有八百个墓也给盗干净了。
用望远镜也可以隐约的看到铜鼓山,但受雾气影响无法看到全貌,但隐约可以看到是个平顶的山体,就像顶峰被拦腰截断一样,形状上看确实像一面巨鼓坐落在山峰环绕之中,有几条瀑布围绕着铜鼓山呈台阶状逐级流下,看上去一片祥和瑞气,到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打量来打量去,我心里突然一动,这个山行地势,看上去居然有点像地理风水学说里的一种风水点,叫做莲花地,意思是莲花一样的地形,而最适合葬人的地方就是莲花的花心,据说葬在莲花地的地心之人,后代会出有修行的高僧或者文化层次很高的名人,基本相当于达芬奇那种。
眼前这个铜鼓山和周围的层叠的山峰,到确实构成了一个莲花地的样子,铜鼓山是花心,周围出铜鼓山的山峰则是花瓣,把铜鼓山簇拥在中间。
但莲花地并不是主流地理风水学说里的概念,只是用来参照和对比的,如果有,里面葬的人应该有比较强的宗教信仰,而且财力肯定不菲。
另外几个人看样子也是懂行的,聚在一起指指点点的,看了一阵之后,我们立刻金鸡峰,沿着公路搭车走了一段,在里铜鼓山最近的地方下山开始步行。
进了山里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讨论,不用担心引起注意,所以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高岗龙盘穴。”老马找来的帮手里,一个叫阿发的广东伙计先说道。
“不可能,你没看到那些瀑布吗?怪石若居案主凶殃,瀑布潺水主应顽疾缠身。葬在这里后代人易有水厄之危,肯定不是龙盘穴。”另一个广东仔叫小凯的人引经据典地说道。
老马和阿勇对这一块懂的不多,都看向我,我想了想说还是近距离观察,看看水的走向就知道了,其实我是比较倾向于阿发的观点,但要看清水的走势才能判断,如果发现水流有序,四水交织但并不杂乱,水口来去都有气度,那很可能就是人工改过风水格局,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如果水流向四方并没有流回山体,那如果有墓室多半在地下,如果水流回山体内,则有可能是高岗龙结穴,就是墓室的位置高出水平面,葬在了山体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多半是唐朝的贵族或者巨富,唐朝国力强盛,墓葬也都是开山破土,断河截流的大手笔。
从我们下车的地方到铜鼓山,直线距离并不远,但问题是要爬山,这就郁闷了,还好一行人体力都不错,各自背着装备物资,一头扎进了云南的密林之中。
虽然是密林,但由于经纬度和气候的关系,这边并不那种热带雨林,所以路并不是特别难走,而且有山民砍柴采药打猎留下的小道,我们沿着道路开始慢慢向山区深处前进。
我们进入山区已经是中午时分,翻过第一座山之后天色慢慢开始黑了下来,我们找了个地方把帐篷什么的搭好,用工兵铲挖了个坑,砍了很多树枝回来升起了篝火。
这边的山区水系很发达,不远处就有几条河流,我叫老马照看着火堆,自己削了竹子做鱼叉,拿着手电到了河边。
在一个水流过弯的地方我停下,用手电照着河里,把一些有向光性的鱼吸引过来,看到水面有波纹时,用削出几个分叉的竹子狠狠戳下去,几下就扎上来一条,如法炮制忙乎了半个小时,又换了个水深的岸边继续,大概一个钟头不到的功夫,就弄了四大六小十条鱼上来。
用网兜提着鱼,我赶回营地,大的烧烤小的煮汤,虽然佐料只有盐辣椒,但大伙都饿了,就着烤鱼和鱼汤吃了些压缩饼干,热乎乎得出了一身汗到也舒服的很。
饭后大伙各自休息,这里人烟稀少,也没什么大型野兽,所以也没安排人守夜,大伙都累的够呛很快就响起一片一片的呼噜声。
睡到半夜的时候,周围开始出现了一些各种声音,都是林子中的动物出来觅食,估计是我们仍的食物残渣吸引了老鼠,又不知道吸引了什么捕食老鼠的生物,晚上听到好几次老鼠吱吱惨叫几声就没了动静。
睡到天蒙蒙亮,我们都爬了起来,简单收拾吃饭之后继续前进,又走了差不多半天时间,到了铜鼓山的山脚下。
从这里看铜鼓山并不是很高,因为旁边更高的山峰衬托的原因,铜鼓山上的九条瀑布到是向九条白色的巨人哈达,从山顶悬挂向下,虽然水量少的原因没有黄果树那么壮观,但看上去有一种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意思。
九条瀑布从山顶逐级向下,到了山脚冲击形成了几条从横交错的河流,向山区外面流去,河水很深,但是水流并不是很急,很多地方一眼可以看到河底的各色鹅卵石。
“你们有没有一种感觉?”张玉的师哥突然问道。
这个人话比较少,一路上除了和小师妹打情骂俏之外没听他说过什么,所以他说完我们都安静了下来。
“这个铜鼓山,似乎被拦腰砍断了一样?”他用手指着面前的山丘说道。
对啊,对啊,大伙纷纷表示同意,我一开始用望远镜观察这一带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堆立在地上的竹笋,其中一个被砍掉半截差不多的场景。而且从地形上看,这一带的山应该是板块运动,挤压形成的,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外观形态才对。
想到这里我不由一阵激动,如果真的是人力改变的山体外貌,那里面的东西简直不可想象,搞不好真的被我们发现一些简直连城的文物。
阿勇看我满脸兴奋,就问怎么回事,我简单解释了一下,他也开心起来,搓着手两眼放光,小声嘀咕道:“走了这么久的霉运,终于老天开眼了,辉哥在天之灵保佑我啊,有了钱回头我好给你报仇。”
我怕他兴奋中说走嘴,连忙打断他,叫大伙开始具体的定位工作。
这个活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那几个广东的伙计说要地毯式搜索,但被我否决了,那样没有任何意义,我建议还是从瀑布着手。
“你又不是鱼,这瀑布还有什么办法?”阿发对我问道。
“风水风水,风和水都是很关键的因素,要确定这谁的走势和流向,才能确定潜在墓穴的位置。”我回答道。
“怎么探?”阿发面露难色,他似乎没怎么在这一块没什么经验。
“两人一组,轮流下水,水性最差的人照顾装备。”我边说边把登山包卸下,放在了空地上。
“我,我看包!”老马立刻举手。
我和阿勇一组,张玉和他师哥小威,另外四个广东伙计,一共四组人开始分头工作。
这种方式如果有潜水器,或者我们以前行动时用的人工鳃的话,都会简单很多,但那比较是当正规军的时候,现在已经是杂牌部队,那么好的装备就不指望了,所以我们都用土方法,仗着肺活量下水去探测,尽量找到河流连接的水溶洞穴。
如果找到的话,就浮出水面,做上标记,这样探测多了之后,就知道水面以下,洞穴的大体情况,也能推测一下山体内部地下暗河的走势等等。
然而情况出乎我的意料,我在冰冷的河水里连着摸索了几个洞穴,发现根本都不是连通的,都是死胡同,好几个非常狭窄的连转弯都不能,差点把我憋死在里面。
最后我冻得实在受不了,就上岸休息烤火,一问其他人也是这个情况。
“大大大大哥,你你你出的什么馊馊馊馊主意,冻死我了,蛋蛋都快缩到肚子里了。”阿发抱怨道。
“把大伙都叫回来吧。”我也浑身发颤,对老马说道。
老马用对讲机把几组人都叫了回来,大伙裹着睡袋烤火,又喝了点白酒和热水暖身子,这才慢慢缓过来。
我则看着火堆出神,按理说水和山体应该有连通,不然里面就是风水不运转的死地,那就失去了葬人的意义,还不如随便找个坑埋了算了。
烤火的功夫,有些人肚子饿了就找吃的,张玉自己拿出真空包装的牛肉,串在树枝上烤,考好之后开始当着其余几个单身狗的面大撒狗粮,撕下来一块递给她师哥小威。
但小威并没接,而是出神地看着那些瀑布,对大伙说:“会不会在瀑布后面呢?……”
寻宝兵王最新章节地址:
寻宝兵王全文阅读地址:
寻宝兵王txt下载地址:
寻宝兵王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71章九龙瀑布)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寻宝兵王》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