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请祖先

+A -A

  穿戴洗漱,打开门,院落里站着不少的人。

   顾兮兮回想了下,似乎都是大牛村李姓家的婶娘们。

   见她与李君泽出现,那群叽叽喳喳的妇人好似找到突破口般,蜂拥而上。

   “哎哟喂,这都马上要辰时咯,你们怎得还在睡懒觉啊?”

   “平日这个点,你家在城里的铺子,都该开门迎客了吧!”

   “年轻人就要多勤快些,如此懒惰,怎能兴旺家业?”

   一群妇人们围上来,对着顾兮兮和李君泽两人指指点点。

   顾兮兮望向才刚刚鱼肚泛白的天际。

   还没到辰时,这些人就闯进她们家,还真是不速之客呢。

   说话间,她娘王双花已经从灶房里捧着粥走出来。

   “饭已经做好,老嫂子们可吃过早饭?要不一起吃点?”

   几人面面相觑,毫不客气走进堂屋,在饭桌前坐下。

   顾兮兮瞧见这几人里,还有刘芸。

   那几个妇人才刚坐下,马上喋喋不休讲起话。

   “承孝她媳妇啊,你家咋地早饭还有荤腥?就算在城里挣下银子,也不该这么糟蹋啊。”

   “就是,这些腊肉三白三红夹层,一看就是上好的,也不说给严诚叔和翠芬婶娘他们送去些?”

   “我看承孝他家可以,今年请祖宗的事儿,就落他家吧。”

   “...”

   过年请祖宗回家,是千百年传下来的风俗。

   李姓在大牛村是个大姓氏,自然对请祖宗一事儿,尤为重视。

   李家一族里,最有话语权的就是李君泽爷爷李严诚。

   往常年祖宗都是请在李家老宅那边。

   李严诚是个甩手掌柜,通常都是曾翠芬一手操办到位。

   今年怎得变卦,差事要轮到李君泽家头上?

   “族里昨个儿下午刚商议过,严诚叔他们二老年岁已高,咱们怎么能忍心看着他们今年还得受累请祖宗?”

   “所以这事儿啊,就得往下轮。”

   年纪稍大的那个妇人刚说完,刘芸跟着迫不及待开口。

   “弟妹,这都是大家一起商定之后作出的决定。”

   “你大哥膝下无儿子,承忠家里上个月刚添一对双胞胎。”

   “左右来看,也就你们家最适合请祖宗回来。”

   “况且你家君泽明年还要乡试,多给祖宗烧香保佑,指不定祖坟冒青烟,就让他给过了。”

   几个妇人面色不悦的瞪刘芸一眼,什么叫祖坟冒青烟?

   她们知道刘芸向来跟李君泽一家不对付。

   不过李君泽的祖宗,不也是她们几家的祖宗吗?

   “总而言之,双花,这事儿,就交给你家了。”

   年长的那个妇人再度开口。

   “蓉嫂...这我家也是小媳妇头一年进门,年关事多忙的紧,请祖宗的事儿...”

   王双花犹豫着,还是打算推辞掉。

   那年长妇人蓉嫂瞪眼,“这是族里的规矩。”

   王双花未说完的话还卡在嗓子眼里,尬愣在原地。

   刘芸瞧着她那副被欺负还不敢还手的模样,袖子捂嘴偷着乐。

   其他几个妇人眼里,全然也都是幸灾乐祸。

   顾兮兮看在眼里,叹口气。

   这些人就是仗着她娘王双花脾气软心地善,就往死里欺负。

   屋子里面几乎坐满妇人,虽说都是同性一家子,但到底男女有别。

   所以李君泽只在院落里站着回避,并未跟进来。

   “蓉伯娘,这规矩好像不对吧?”

   顾兮兮眨巴着眼睛,十三四模样,最是天真烂漫的年纪。

   她清脆声音出口,堂屋里的妇人们都朝她看过去。

   “大人说话,你个黄毛丫头插什么嘴?”

   刘芸眼底闪过一丝憎恨,自打这个顾兮兮被王双花买回来给李君泽冲喜后,三番五次坏她家的好事。

   要不是有旁人在场,她都恨不得亲自动手掐死顾兮兮。

   “大伯娘...”

   顾兮兮笑吟吟看向她。

   刘芸眼皮子突突直跳,总觉得被这小丫头片子盯上,绝对没什么好事。

   “大伯可是爷爷的长子,按规矩,不该他来过年请祖宗回家?”

   “而且当初分家,留在李家老宅的,是你们。”

   “要君泽请祖宗,是因着他父亲已不在人世。”

   “难不成,大伯也死了?”

   刘芸拍桌而起,“死丫头,你胡说什么!”

   顾兮兮目光继续扫过在场其他的妇人。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

   这一大早她们眼巴巴上门,找她娘王双花说年底请祖宗的事儿,恐怕是刘芸许了好处吧!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让人起早。

   “规矩坏了,那可是要惹来祖宗们不高兴的,到时候不保佑咱们李家福泽安康事儿小,这万一...再出个别的什么岔子?”

   随着顾兮兮话音落下,几个妇人脸色‘唰——’的巨变。

   农户庄稼汉多是靠天吃饭,她们也最信鬼神。

   “君泽他媳妇,你你你...你可别乱讲。”

   “害,其实谁家来请祖宗都一样,都是咱们李家儿孙,祖宗肯定不会怪罪下来。”

   “就是的,哪有那么多岔子啊。”

   这些妇人都是收刘芸好处的,再加上平日里王双花好欺负,这会儿自然都站在刘芸那边。

   请祖宗是件麻烦事儿,得费不少的银子。

   更何况对于李家这样村里的大姓,光是贡品,都不能落下面子。

   少说得十七、九个盘。

   其中还得有一整个的猪头。

   满满当当摆上一院子,那才叫气派。

   等上贡完,村里所有李姓人家,坐一起分食。

   刘芸心里算盘敲打响着嘞,几个妇人家里,她每人送去二两的肉,她们就可帮忙。

   这比叫她家去操办过年请祖宗的贡品,那可省下老多的银子。

   顾兮兮没答话,她凑上前,盯着那个最年长、鬓间掺杂半数白发的蓉嫂。

   “蓉伯娘,我以前跟人学过点相面之术。”

   “我看你印堂发黑,八成是刚才说的话,惹来咱家先人的不满。”

   “您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家炉灶里的火,可曾看过?”

   冬月寒冷,家家户户几乎都烧着炉灶、土炕取暖。

   蓉嫂家自然也不例外。

   “什么意思?”

   蓉嫂紧张反问。

   顾兮兮莞尔一笑,“没什么,就是看您这个面相,今日家中要遭火灾。”

   还没等蓉嫂疑惑,刘芸脸色一变,“你这臭丫头,可别乌鸦嘴。”

   刘芸想起来在严州城的时候,顾兮兮这丫头就看相准得很。

   她怕蓉嫂等人被这死丫头蛊惑,所以先声制人。

   蓉嫂张嘴,还没等她开口问,外面传来急促呼喊声。

   “蓉伯娘,不好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