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掌控京都(求订阅)

+A -A

  就在这个上午,时隔半年,京都皇宫再次烽烟四起。

   朱雀门外,乌泱泱的人群远远聚集在大街上,又怕又不想走,激烈地议论着此前目睹的,齐平破城的一幕。

   余庆等人纵马奔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头,染血的城头,望着那黯淡的,破了一个大洞的阵法罩子,只觉头皮发麻。

   “锵!”

   他猛地抽刀,吼道:“镇抚司办事,闲人退散!”

   百姓们惊恐散开,如避瘟神。

   一行锦衣没有犹豫,纵马朝洞开的城门奔去。

   他们也不知道要去干嘛,只是想看一看。

   ……

   金銮殿内。

   “你说什么?陈允死了?!”齐平看着回来复命的土行少女,大惊失色:

   “细细讲来!”

   “就是给一个叫冯安的摔死了……”

   花然仍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撇嘴将事情大概说了下,嘟囔一句:

   “那老太监疯疯癫癫的,又哭又笑,我也跟他说不明白……”

   二人对话传开,登时,殿内众人表情各异。

   萝莉太子愣了下,单纯被这个消息给惊了下,待听到冯安,冷宫什么的,才忽地有些焦急起来。

   想起了被打入冷宫的母后,恨不得插翅飞过去,但她终究已经成熟许多,强压下心绪。

   北凉朝廷官员们彼此对视,眼神有些微妙……这死的,就很棒。

   “死了……殿下死了……”

   余下的诸公如遭雷击,心如死灰。

   小皇帝已死,再没有了翻盘的可能,接下来,谁再对太子出手,道院也将不再“中立”。

   大局已定。

   “噗通。”

   有人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当众失态,或恐惧颤抖,或眼神空洞。

   他们不明白,怎么就成了这样,分明就在几日前,都还是“己方占优”,抗击外敌。

   如今,外敌还在,可景隆朝廷,却随着陈景的死亡,灰一样覆灭了。

   而这一切,都因为这个独自一人,杀穿皇城的年轻人。

   也是当初政变,最大的“漏网之鱼”。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扫除奸贼,光复正统!”

   突然,人群里一名给事中走了粗来,扑通跪倒,双手高举,眼神中热泪滚滚:

   “臣委身贼庭,日盼夜盼,终于将您盼回来了……”

   嘶……齐平与花然两个人同时打了个哆嗦,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是个人才……

   而随着第一个人出面,百官如梦方醒,不少人都大呼“贺喜”,各种表忠心。

   话里话外,无非是当初实属无奈,才被迫在陈景手下为臣,如今正统继复,欣喜涕零云云。

   太子哪里见过这个,有些慌,却见身后张谏之等大臣走了上来:

   “谁是谁非,殿下自有评判,眼下,还请诸公配合。”

   “配合,臣等自会配合。”

   土行少女抱着胳膊,啧啧称奇,忽然传音道:

   “齐什么平,你们当官的都这么肉麻,不要脸吗?”

   “我不叫齐什么……”齐平想纠正,但心累地放弃了,传音回复:

   “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呵,不过用处也不大就是了。”

   “这些人要杀吗?”

   “不,其实他们的话也不算错,当时的情况,陈景登基,便是帝王,太子又是女子,转投阵营合乎情理。

   何况,都是打工的,可以理解。

   这些人里,除了陈景提拔的嫡系要铲除,大部分不会杀,不过,不耽误拿来吓唬他们,让这帮人安分些。”齐平回复。

   土行少女听得似懂非懂,摇头说:

   “搞不懂你们这些弯弯绕,对了,那个小皇帝被杀是你安排的吧?”

   齐平一脸正色:“你不要凭白污人青白!”

   “呵,”花然一副我看透一切的模样:

   “就算不是你安排的,也是放任的,你是神隐,神识覆盖皇宫,会注意不到那老太监?你真想阻拦,做不到?还有,你还刻意拖延了下,才让我过去……”

   齐平诧异,心说这憨憨不笨嘛。

   冯安杀人,的确与他无关,只能说小皇帝太倒霉,往哪里跑不好,去冷宫……

   至于放任,倒是真的,他不可能真的杀了陈允,那就坏规矩了,本想着绑回来。

   但……对方始终是个隐患。

   毕竟,在这个时代,封建礼教的力量很强大,不是什么人,都会屈服于武力的。

   陈允不死,太子以女儿身,想要登基,困难重重,日后也是大隐患,只有死了……才是利益最大化。

   “呵,不知不觉,我也冷血了很多啊。”

   齐平默默感慨着,中止与花然的对话。

   走上前,说道:

   “诸位,事情还没结束,接下来要各位出力了。”

   张谏之等人走上前,拱手道:“爵爷请吩咐。”

   齐平冷静道:

   “这里的消息,外头的人还不知道,在其余人眼中,以为陈景和陈允父子都还在,必然会赶来‘勤王’……

   所以,第一件事,得请诸位大人,还有……‘王妃’起草一份手书,并下旨,命内城禁军与京都守备军不得擅动,将领进宫面见太子……”

   他扫了眼百官,目光最后落在一身素白孝服,神情空洞落寞,两眼无神的王妃脸上。

   王妃凝视着这个年轻人,脑海中,不由回想起当初,齐平还是个小百户时,来王府拜见的一幕……

   不禁恍惚,认命般叹了口气:

   “好。”

   齐平嘴角上翘,继续道:

   “第二,花将军,你走一趟道院,将情况说下,以太子名义,禁掉城内禁军术法权限。”

   “记住了。”花然说。

   “……”

   齐平又看向“北凉”朝廷官员:

   “此时城中恐已大乱,这帮官员不能走,诸位需要赶去各大衙门,掌控局面,我会调集士兵保护你们。”

   张谏之点头:

   “此事容易,只是我等毕竟离开大半年,京中变化恐不熟悉。”

   齐平皱眉,这的确是个问题。

   这时候,突然外头一名士兵赶来,抱拳道:

   “爵爷,有人求见。”

   “谁?”齐平愣了下。

   “来人自称镇抚司余千户,说……与您乃旧识。”

   齐平眼睛一亮:“快请!”

   不多时,一群锦衣校尉由远及近,为首的,赫然是一群熟面孔,余庆、洪庐、莫小穷,还有他“平”字堂口的手下。

   都是杜元春时代旧部。

   之前,众人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午门才看到那染血的广场,与无数尸体,险些吐出来。

   正踌躇着,就看到一群钢铁洪流冲出来,将他们包围了……

   此刻,有些恍惚地走入大殿,就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微笑着等待:

   “你们来了。”

   “真的是你……”洪娇娇鼻子一酸,用手捂住了脸。

   “头儿……”大嗓门校尉叫了一声,一群人突地同时,眼圈红了。

   无需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齐平笑了笑,说:

   “陈景父子死了,太子殿下重掌朝廷,我现在需要一些熟悉京都官场的人,帮忙稳定局面。”

   余庆黑黝黝的脸上,泪水滑落,却是扬起笑容,说道:

   “京都官场,谁有我们兄弟熟悉?”

   无需解释,甚至连为什么陈景父子死了,都没必要问。

   当即,一群杜元春时代的锦衣缇骑分成一支支队伍,保护着文臣们呼啸而出。

   这一刻,这群锦衣仿佛找回了曾经的精气神。

   一切,都回来了。

   齐平临了,又单独叫住一名老部下:

   “还有一件事,我需要你去一趟南城……”

   ……

   ……

   一条条命令发出,整个新的执政集团,如同一架机器,轰然运转起来。

   花然终于没有忘记任务,第一个借土遁返回道院。

   那边经历部涂长老当即下令,关闭权限,又贴心地送了一堆可以施展朝廷术法的令牌,让花然送回宫。

   这样,那些文臣安全保障大增。

   而后,花然又到处跑,将王妃与内阁签署的手书,下发给各大军营。

   并按照齐平给予的名单,随手“处理”了一些忠于景帝的嫡系军官。

   如此,可以确保不乱。

   至于齐平本人,一直没挪窝,主要考虑时局未稳,他必须贴身保护太子。

   接着,守在朱雀门外的京都民众们,就看到弥漫硝烟的城门内,一堆堆骑兵保护着官员冲出来,招摇过市。

   “出来了出来了……咦,怎么回事,这老些兵,怎么没看到齐爵爷?”

   “莫不是齐爵爷出事了!”有人担心。

   遭在周围百姓集体鄙视:

   “齐爵爷那般强大,一下把这罩子都打碎了,那什么神将都裂了,谁拦得住他?”

   “可皇帝陛下,据说更强大。”有人提醒。

   百姓们一下冷静下来,是了,皇帝掌控玉玺,据说堪比道门仙人。

   “完了,那齐爵爷不是寻死?”齐平的粉丝们大急。

   一时间,一片混乱,阿七也混在人群里,这会忍不住说:

   “别瞎猜了,找个人问下不就行了。”

   说着,他竟迈步,挤出人群,突然张开双臂拦住一支队伍,在马上军卒拔刀的同时,大喊着问出疑惑。

   这是他此生做出的,最大胆的举动。

   “滚开,拦路者死。”士兵大喝威胁。

   然而,坐在马上的李琦却是拦住他,笑了笑,朗声道:

   “陈景弑兄篡位,已遭天诛,齐爵爷已护送太子殿下还朝,不日将登基继位,张榜安民。”

   说完,纵马离开,只留下周围百姓呆若木鸡。

   他们这才想起,好像之前齐平骑鹤的时候,说过一嘴皇帝死了……

   只是半文半白的,不少人没听清,听清的也没信……

   可如今,一个从皇宫里出来的大官却这般说了,真实性陡增。

   “景隆皇帝是篡位来的……如今太子爷还朝了……”

   人们脑子里回荡这句话,呼吸急促。

   可惜,李琦能影响的只有一点人,齐平此前那番举动,虽然声势浩大,但其实传达的信息很有限。

   京都百万民众,几乎都还不知发生了什么。

   李琦却也没再耽搁,而是在士兵与锦衣保护下,一路抵达了都察院。

   此刻,都察院中也是有些骚乱,一名名御史彼此交谈议论,忐忑不安。

   突然,外头传来马蹄声,一群御史闻声而动,纷纷起身:

   “都御史大人怕是回来了,莫非是皇城里的动静结束了?“

   然而,他们还没到门口,就看到一群黑甲士兵如狼似虎冲进来,还有一名锦衣开道。

   而居于最中央的,竟是……

   “老李?!”一名李琦当年的同僚,臭棋篓子御史惊呼出声,瞪圆了眼睛,如同白天见了鬼,“你不是在诏狱里死了……”

   李琦脸一僵,就看到副都御使走来,脸色微变:

   “李琦!?你怎会……”

   这名副都御使,正是景帝上台后提拔上来的人之一。

   李琦微微一笑,指着他:“给本官拿下!”

   “是!”

   当即,两名黑甲悍卒上前,擒下后者,无比轻松。

   众人大惊,就见李琦掸了掸袍子,沉声道:

   “本官奉太子口谕,齐爵爷命令,即刻起,接管都察院,谁人不服?”

   御史们噤声,仿佛明白了什么。

   李琦扬眉吐气,半年来的郁结之气,今朝吐尽。

   ……

   而在整个京都范围内,类似的一幕还在各个衙门上演。

   正所谓“群龙无首”,各大衙门的主官都被困在宫里,李琦等人又都是熟面孔,有锦衣辅佐,悍卒保护,还捏着术法令牌。

   冲入各大衙门,都是先擒拿景帝嫡系,再强势接管。

   雷厉风行,效率极高。

   偶尔有反扑,也被武力镇压下去,没到中午,京中各大衙门就已全面“换旗”。

   土行少女花然则威风凛凛,做机动部队,到处“平事”。

   将那些得知大事不好,或逃或作乱的文臣武将,一一打废了,用泥土裹成“蚕蛹”,丢诏狱里去。

   ……

   与此同时。

   南城小院里,云老先生在院子里焦急踱步,云青儿坐在旁边的石凳上,跟着着急,手里的烧鸡都不香了。

   “爷爷,别急,大饭桶可聪明了,绝对不可能乱搞,肯定是有把握的。”青儿说。

   云老苦笑摇头。

   他本来在外头逛了一圈,结果便远远望见一头仙鹤入城,只是距离这边很远,不知具体。

   回来后差人打听,才得知竟是齐平驾鹤入城,喊着要诛逆。

   这令云老急得团团转,却也没有法子,只能差伙计继续去打探。

   这时候,院门外脚步声传来,是林妙妙与丫鬟珠儿,主仆二人也是面色焦急。

   “如何了?可打探到什么?”云老问。

   林妙妙说道:

   “只听说,是打进皇城里去了,然后就没了动静,后来皇宫里有很多官和士兵出来,奔各大衙门去了,具体的也问不到。”

   “那陈景……是生是死?”

   “不知。”

   “唉。”云老一拍大腿,焦急道:

   “怎么就突然这样了,难道陈景真死了?所以,齐家小子要趁机政变?可只他一人,怎么敢闯皇宫?”

   林妙妙劝道:

   “太傅,您不要急,东家敢做,定是有把握的。”

   云老摇头,哪里能放下心来。

   就在焦急万分时,突然,院门被敲响,一名锦衣走了进来,笑道:

   “见过太傅,林掌柜,齐爵爷托我给您二位带个话。”

   ------题外话------

   感谢书友:红茶、我想一直爱下去打赏支持!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第四百六十六章 掌控京都(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