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必在意细节

+A -A

  临安府,钱塘县。

   一县之尊娄知县,近来很是苦恼。

   大随王朝立国五十余年来,国教昌隆,修行之风日盛,世间除魔卫道的修士渐多,前朝末年横行的妖魔鬼祟,几乎不见踪迹。

   可五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原本几近绝迹的妖魔又再现世,而且越来越多,将天下闹得渐渐乱了起来。

   朝廷为此,专门设立鉴妖司,职掌斩妖除魔之事。

   各府各县的衙门,也成立了专职的除妖队,保境安民。

   可那些妖魔鬼怪不仅不见少,反而愈发猖獗。

   光是钱塘一县,这个月就接到十余起,出城百姓遭妖怪残害的报案。

   妖魔横行,百姓深受其害,城东赵大牛便是最好的例子。

   赵大牛本名赵二,诨号大牛,娶了个媳妇儿叫刘翠花。夫妻俩感情极好,且为人和善,左邻右舍相处甚欢。

   每日早晨,大牛都会在河边涮着夜壶,嘴里还哼着小调。

   “大牛,给媳妇儿洗呢?”

   街坊调笑道。

   “嗯啦,正洗呢……”

   大牛咧嘴一笑。

   好景不常,前些日子刘翠花出城割草,被一只山猪精掳走,除妖队循着踪迹赶上山,合力杀了山猪精,将刘翠花救了回来。

   人是救回来了,身体也没什么大碍,日子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早上,大牛照旧在河边洗着,只是原先那把夜壶,不知为何不见了,换成了一只红漆大马桶。

   “大牛,给媳妇儿洗呢?”

   街坊照样调笑。

   “洗,洗,洗,洗你娘个皮。老子迟早拆了你这只破桶……”

   大牛没有搭腔,只是将手中的细毛木刷用力往桶里一摔,恨恨的自语道。

   这还不算什么……

   自此以后,大牛看见猪或是跟猪有关的东西,便红起眼睛就要动刀子,到后来,甚至是听见别人姓朱,就要杀人。

   “都是那只猪妖给闹得……”

   谈起来,街坊们总是摇摇头,叹一口气。

   妖怪害民,可见一斑。

   县里几位有头有脸的乡绅已经放出话来,若是娄知县在除妖之事上还没有什么作为,就要联名告到临安府,参了他的官。

   这种世道,官做不做倒无所谓,可没了进项,府里的十八房小妾怎么养活?

   别的不说,每个月仅是虎鞭、鹿茸等物,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人,如今城外的妖怪越来越多,县里这点人手实在不够用,您看是不是…”

   总捕头刘三好的话,让本就苦闷的娄知县更加苦闷。

   可事实确是如此。

   县里本来有百来个捕快,分为东西两班,维持县中治安,也勉强够用。

   后来设立除妖队,便从两班中抽了三十来个身手矫健的,专司杀妖除魔。

   但对于层出不穷的妖怪来说,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以你之见?”

   “以卑职看,至少再增加五十名人手,才能勉强支撑局面…”

   五十个人?那又是一大笔花销。

   不招人吧,眼见妖怪越来越猖獗,这样下去,必定有更多的百姓受害。到时候,自己的乌纱定然难保。

   娄知县眉头紧皱。

   保官位还是守钱财?

   这是个伪命题。

   官位是母鸡,钱财是鸡蛋。要会生蛋的鸡,还是要一篮子鸡蛋,脑子稍微正常点的,都会选择前者。

   “那便依你的意思去办,大不了来年的丁税再多抽两成…”

   “本官这也是为了保境安民,想来他们也无话可说。”

   “大人说的极是,卑职这就去安排…”

   刘捕头唱了个诺,又接着说道,“增加这么多少人手,后厨帮工的只怕也不够用,不如多招两个杂役?”

   “招吧,招吧。你们不把本官这点家底折腾完,也不会罢休…”

   娄知县不耐烦的摆摆手。

   大头都花了,也不在乎那几两碎银子。

   刘捕头知道他的意思,连忙告退,心中却道,“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小舅子,生计总算有了着落…”

   ……

   叶石回到了钱塘县。

   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他叔父,发愁的自然是他婶娘。

   “世道不好,家里可养不起闲人…”

   特别是得知叶石在小山观没学到什么本事后,婶娘的一张马脸拉得更长,不咸不淡的说道。

   夜里练剑的事,叶石并没有对他们提起。世道乱成这样,要想保住小命,当然是能多低调就多低调。

   “听说县里在招杂役,要不你去试试?虽然辛苦点,也是个正经营生…”

   叔父经不起婶娘在枕边唠叨,向叶石试探道。

   叶石点点头。

   他也不愿看到叔父为了自己,每日受婶娘的埋怨。

   何况杂役这种职位,既在体制内,又没什么危险性,还是比较符合自己气质的。

   于是,叶石来到县衙招录处。

   “听说你们这里招杂役,我想……”

   “来应聘是吧,快随我进去,带你去办手续…”

   招录处已经三天没见一个人影,两名书办见叶石上门,立刻两眼放光,上前一把拉住他,生怕他跑了一般。

   “嗯?”

   “这就行了?虽说我长得帅,但按照惯例,笔试、面试、体检等这一套流程,该走还是要走一走的吧…”

   叶石跟在书办后面,心里有些诧异。

   他没注意到,招录处的牌子上,还有两个极小的字:衙役。

   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姓名,年龄,籍贯…”

   签押房书案后坐着一位老夫子,听见有人进来,提笔问道。

   叶石一一作答。

   “记住,你的编号是玖幺幺,去除妖队新人处报道吧…”

   登记完毕,老夫子头也不抬,扔给叶石一块腰牌。

   “什么除妖队?”

   叶石有些莫名其妙。

   “你不是来应聘衙役的吗?如今其它职位都满员了,只有除妖队还有名额…”

   老夫子从厚厚的案卷帐册后抬起头,看了叶石一眼。

   “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是来应聘杂役的,不是衙役……”

   “管他杂役衙役,不都是为县民服务么?不必在意这些细节…”

   老夫子说完,又低下头,不再理会叶石。

   于是乎,叶石成了钱塘县除妖队的一名小捕快。

   ……

   第二日一早,钱塘县衙。

   “咚,咚,咚…”

   娄知县诸事不顺,正把气撒在第十七房小妾身上时,门前的鸣冤鼓偏不知趣的响了起来。

   “去看看怎回事?”

   百姓击鼓鸣冤,官员升堂问案,这是朝廷的定制。娄知县虽一肚怨气,也只好一边草草,一边更衣,不是……,是一边草草更衣,一边向手下的差役吩咐道。

   “大人,城东尤二狗带着媳妇儿来报案,说是他媳妇儿被…被那什么了…”

   不一刻,差役便飞奔回报。

   尤二狗媳妇儿?

   好凶的那个小娘子?

   “倒是便宜了那贼人……”

   娄知县房中没撒完的火气,此时又升腾起来,暗自恨道。

   ……

   坐到堂上,两边差役手持水火棒,已自站齐。

   尤二狗带着他媳妇儿跪在堂下,结结巴巴说了半天,娄知县才大致明白事情的经过。

   尤二狗是城里的打更人,就是夜里一边敲锣,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很传统的那种。

   昨天夜里,与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尤二狗便带着他那张破锣,早早上街,履行他作为打更人的职责。

   一夜无话。

   今天早上回家,却发现媳妇儿衣衫不整,昏倒在饭桌旁。

   一瞧这情形,尤二狗心里便是格登一下,大致猜到发生了何事。

   他连忙把媳妇儿弄醒,细细盘问。

   他媳妇儿却只是哭哭啼啼,什么也不肯说。

   本来家丑不可外扬,可尤二狗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便拉着媳妇儿来到县衙击鼓鸣冤,求知县老爷给自己做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我的剑术可能超神 第三章 不必在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