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未雨绸缪

+A -A

  安福里到了。

   “程巡官,您给多了。”黄包车夫赶紧说道。

   “你认识我?”

   “瞧您说的,谁不认识您。”

   听到车夫说认识自己和谦卑的奉承话,程千帆露出矜持中略带得意的表情,哈哈一笑,“今天高兴,多了算赏你的。”

   “谢谢侬!谢谢侬!”车夫千恩万谢。

   ……

   这是安福里三号的一处民房,进落很深。

   “稚康兄!”还没有进门,程千帆就扬了扬手里拎着的下酒菜,大声嚷嚷着,“我特意绕路去买的你最爱吃的万氏猪蹄。”

   “哈哈,千帆老弟你来就来,还这么破费做什么?”苏稚康也不作假,顺手接过酒菜,“哎呀呀,愚兄今天沾你的光,打打牙祭。”

   “我是拎砖吃玉。”程千帆扬了扬手里的高粱酒,“我可是知道兄长这里新得了好酒。”

   “你小子!”苏稚康哈哈大笑。

   程千帆微笑着,随着苏稚康入内。

   苏稚康是麦兰捕房的巡长,为人很四海,交游广阔,热情好客,和程千帆的关系也是不错。

   人称法租界的孟尝君,无论是巡捕同事、商贾旅人、贩夫走卒还是青帮人物都能和他成为朋友,可以说是三教九流皆有来往。

   程千帆来找苏稚康喝酒,合情合理,不会引起怀疑。

   在站台露了脸,他不清楚自己有没有被敌人注意上,他只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此外,苏稚康此人颇为义气,在法租界能量不小,能和这样的人搞好关系自然是好事。

   酒足饭饱。

   程千帆告辞离开后,苏稚康站在门口抽了支烟,警惕的观察一番后,烟屁股一扔,用力的踩了踩。

   关门上拴。

   噔噔噔的上了二楼。

   ……

   “甫国兄,是我。”苏稚康轻轻敲门。

   卢景迁收起枪,轻轻拉开房门。

   看着苏稚康带上来的半盘生煎,半只烧鸡,高兴的抚掌。

   看着卢景迁高兴的样子,苏稚康也是会心一笑,他接待过不少南京来的干部,其中一些人来到大上海,就以为是来享福的,声色犬马各种放纵。

   这位甫国兄却是好伺候。

   “闻着楼下的香味,我可是舌津猛咽。”卢景迁说话间,一口一个生煎,鼓着嘴巴问,“是谁?”

   “程千帆,法租界的巡捕,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来找我喝酒。”

   “是他……”卢景迁眼神闪烁。

   “有问题?”苏稚康警觉,立刻问。

   卢景迁是特务处上海区法租界区情报组的组长,现在化名宋甫国。

   被他关注的人,不由得苏稚康不警惕。

   卢景迁快速的吃完生煎,随手抹了抹嘴巴,“底下人前两天向我推荐过这个人,这两天在你这里养伤,还没来得及考察。”

   苏稚康松了口气,稍稍放心了。

   他刚才最担心的是程千帆和日特有瓜葛,那么,苏稚康不得不怀疑程千帆接触自己的目的了。

   ……

   “你给我详细说说这个人。”卢景迁点燃一支烟,说道。

   “程千帆身家清白。”苏稚康说。

   这第一句话就让卢景迁有些欣喜。

   日寇的气焰越来越嚣张,抗战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特务处和日本人的厮杀也越发激烈和残酷。

   特务处上海区在新任区长吴鑫恒于去岁冬天上任后,开始全方位的扩张。

   除原有的南市组、沪西组、法租界组和英租界组四个情报组之外,新增设了虹口、闸北、沪南潜伏组以及其他的就连卢景迁也不知道的隐蔽组。

   上海区的内外勤人员从原来的一百多个人,扩大到了现在的三四百人。

   卢景迁是上个月刚刚从南京调任上海区法租界情报组组长的。

   大家都在招兵买马,初来乍到的卢景迁更是着急扩充实力。

   只是他比较谨慎,在吸收成员的时候审查格外严格。

   卢景迁坚持的原则是,地下工作、情报工作来不得半点纰漏,宁缺毋滥。

   所以,对于程千帆这样的身家清白,还是巡捕这样的具备保护性质的正当身份的年轻人,卢景迁自然是格外感兴趣。

   “只是,这样的好苗子,怎么之前没人抢?”下一秒钟,习惯性对事情保持怀疑态度的卢景迁皱起了眉头。

   “这是甫国兄你运气好。”苏稚康笑着说道。

   ……

   ‘醉醺醺’的程千帆坐在黄包车上。

   哼着浙曲采茶小调。

   “停。”

   经过一个日杂店,程千帆掏出几元法币,让车夫去买了两瓶酒。

   到了家门口。

   程千帆下车,踉踉跄跄的就要走。

   “程巡官,车钱,车钱。”黄包车夫赶紧喊道。

   “车钱?不是给了你几块钱了吗?”程千帆皱着眉头,“不用找了。”

   说着就直接开锁进门,咣当一声关上了房门。

   黄包车夫站在原地,想要继续讨要车钱,又不敢。

   程千帆是巡捕,要是惹怒了这人,有的是手段能让他过活不下去。

   车夫拿起肩膀上有些发黑的毛巾擦拭了汗水。

   瞪着程千帆家门,想骂又不敢骂。

   只能无奈的拉着黄包车走远了,才敢朝着地上狠狠地吐了口口水。

   “呸!”

   却是眼睛一亮,低头时看到了座位上有两枚两毛硬币,赶紧一把拿起来,仔细的放进兜里。

   然后朝着程千帆家门的方向又吐了口口水,“活该!”

   这段路车钱两毛,他还白捡了两毛钱哩。

   ……

   程千帆回到家中,过了几分钟,待门外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之后,他再也忍不住了:

   双手掩面,泪水止不住的流淌。

   他不能哭出声。

   拼命咬着牙。

   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

   程千帆在桌子上摆了八只碗。

   每只碗都满上酒。

   老廖公婆俩,仨儿子,俩闺女,一人一碗酒。

   还有一碗酒是他自己的。

   程千帆知道今天是老廖家老幺的忌日,之前特别买了高粱酒带给老廖。

   现在,他要陪老廖一家喝酒,给他们送行。

   依次将七只碗里的酒水洒在地上。

   程千帆拿起自己那只碗,朝着地上洒了一半,剩下半碗酒灌进嘴里。

   “老廖,敬你们一家子。”

   程千帆只知道他叫老廖,原名原姓不详,沈阳人,九一八事变后,携全家参加抗联,一家七口人,除了他之外都先后牺牲在白山黑水之间。

   老廖受伤,同时患了重病,组织上安排他来上海治病。

   因为老廖关系简单,在上海没有人认识他,所以,出于安全考虑,治病期间的老廖临时被‘竹林’同志安排担任程千帆的联络员。

   关了灯的房间里,程千帆站在窗前,面向北方,他低声念着‘义勇军进行曲’为老廖壮行。

   “……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程千帆觉得这是属于老廖一家的战歌。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轮回乐园泼刀行娱乐帝国系统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我真没想红啊别叫我邪神大商监察使从遮天开始盗天机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我的谍战岁月 第004章 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