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风沙中的城池

+A -A

  平乐九年和十年,对于大梁来说,可谓是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

   无双猛将横空出世。

   携八千精兵,以无双之勇横推北戎七部,一举扫平了朝廷的心头之患。

   从五月开始。

   北戎七部的首领、可敦、贝勒,就如穿成线一般不停的押进京城。

   五月,回鹘部落。

   六月,马萨、弗齐两部。

   七月,泊尼、瓦剌两部。

   九月,……

   一批批,一串串。

   往日来使,这些耀武扬威的北戎贵人,此时尽数成为大梁的俘虏。

   朝廷百官也从一开始的惊讶、震惊,逐渐演变成兴奋、狂喜,直至最后的麻木。

   皇帝刘诚,更是兴奋的手足舞蹈,数日难眠,夜夜大宴群臣。

   这期间,更是三次大赦天下。

   举国欢庆!

   年节时分为了庆祝。

   京城八门齐开,十日内不绝百姓进出,灯火通明,堪称不夜皇都。

   而对郭凡的封赏,也是节节攀升。

   宗人府超品秩的职位,也从侯爵,一路攀升至最高等级的国公。

   大梁镇国公!

   而到了平乐十年,好消息依旧不断。

   北戎以北的回纥、岭丘两族,也被镇国公率兵扫平,尽皆臣服。

   此后。

   武字营以西方国度挑衅为由,转而朝西进发。

   一路上以战养战,横扫诸国,让大梁的版图扩大了足有两倍有余!

   消息传回,举国欢庆之余,也让某些人心生忧虑。

   “报!”

   “大理国皇室,携国宝印玺、百姓名录、国朝边界堪舆图觐见!”

   朝堂上,皇帝刘诚端坐,。

   随着呼喝声传出,不多时,一行十余人躬身垂首缓步走进大殿。

   随后跪地大喝:“下国段氏,叩见上邦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皇帝单手虚托。

   “谢陛下!”

   段氏在下面九叩首之后,才毕恭毕敬的站起,至始至终不敢抬头。

   宦官接过他手中的书卷等物,呈上玉案。

   印玺和百姓名册、地理图形,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权力和所拥有的一切。

   现今上缴,自是表示臣服。

   “陛下。”

   一位文官走出队列,拱手道:“大理国有国民四百余万,袭承前朝官制。”

   “与北戎、渎岳等国来说,倒是距离较远的他们更像咱们大梁人。”

   “哦!”

   皇帝眼眉一挑,来了些兴趣:“想不到,相隔如此之遥,大理也能学到前朝。”

   “回陛下。”

   段氏躬身应道:“我大理三百多年前建国,当时的太祖,曾是前朝文学馆学士。”

   “竟有如此渊源。”

   皇帝点头:“看样子,大理与大梁也算是一脉相承,是兄友之邦啊。”

   “微臣不敢!”

   段氏身子一颤,急忙跪地叩首:“大理只是下国,岂敢与上邦相提并论。”

   “微臣惶恐!”

   “哈哈……”

   皇帝大笑:“爱卿不必那么紧张,朕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说起来,我也听说过大理。”

   “听闻大理善产珠玉宝石,有一座山,正面是翡翠、后面是宝石,是不是真的?”

   “回陛下。”

   段氏苦笑:“大理多山川,也确实有些珠宝,但宝山一说只是谣传。”

   “是吗?”

   皇帝面露遗憾。

   段氏急忙开口:“大理虽无至宝,但西方有一佛教圣地业城,倒是真的有宝。”

   “哦!”

   皇帝双眼一亮:“何宝?”

   “幽夜昙花,菩提佛果。”

   段氏回道:“幽夜昙花是给死人服用的,据说,可让人肉身不腐,历经千年尸身依旧。”

   “而菩提佛果,则能让人觉醒宿慧,大彻大悟!”

   “竟有此物?”

   皇帝眼神闪动。

   “确有。”

   段氏点头:“微臣祖父,就曾经亲眼见过一位业城高僧的不腐肉身。”

   “业城。”

   皇帝微微沉吟,道:“那里据大梁有多远?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

   “极其遥远。”

   段氏眼露感怀:“山川阻路、冰雪难行,其间更是有十三国度,而且业城本身也藏在沙漠之中,外人无缘得见。”

   “当然,这难不倒陛下的无敌天军!”

   “十三。”

   有人开口质疑:“我怎么听说,这一路上需要路过十七个国家?”

   这些日子,前来臣服的下邦国度可不止大理一个,还有不少。

   朝廷对西方各国,自然也有一定的了解。

   “以前确实是十七个。”

   段氏看了对方一眼,面泛苦涩:“但如今,已经只剩下十三个了。”

   “……”

   场中一静。

   皇帝眼神闪动,随即轻轻摆手:“朕知道了,尔等下去歇息吧!”

   “谢陛下!”

   段氏谢过,带着族人一点点的后退,直至退到门外才敢站直身子。

   “陛下。”

   大殿内,有人沉声开口:“镇国公擅自灭四国,提前也不说一声,做的太过了!”

   “不能这么说。”

   有人摇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估计镇国公也是另有苦衷。”

   “镇国公以战养战,据说现今已经领兵三万,却迟迟不应招回朝,确实让人有些担心。”

   “哼!”

   “从侯爵到国公,他的封赏已经到顶,但打下的国土却已超过了大梁,接下来怎么赏?”

   “你怀疑镇国公对朝廷的忠心?”

   “不!”

   “我相信镇国公的忠诚,但黄袍加身之事,也不是没有上演过。”

   “你……”

   “够了!”

   皇帝突然大吼,压下场中的争吵。

   “此事朕自有安排,尔等无须争论!”

   “是。”

   众臣躬身应是。

   …………

   黄沙飞舞,疾风席卷。

   入眼处,天地之间只剩下枯燥、单调的黄色,再无其他色彩。

   这是一片沙漠。

   而就在这荒漠之中,竟隐藏着一粒璀璨明珠。

   佛教祖庭。

   业城!

   “驾!”

   “驾!”

   漫天黄沙之中,八百铁骑正自迎风奔行。

   虽狂风疾劲,落在面上如铁屑消磨,奔行的骑兵却无一人吭声。

   他们的眼神,只有坚定和一往无前。

   好似不论前方有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止他们前行的步伐。

   无需动手杀敌,只要见到这群人的眼神,就知道这是一支铁军。

   一支久经沙场、百战百胜的无敌铁军!

   “吁……”

   某一刻。

   前方一人突然拉起缰绳。

   虽然有些突兀,八百骑兵却宛如一体,同时一紧缰绳,在风沙之中驻足。

   动静变换,同样无声,只有一股浓郁的杀伐之意随之升腾而起。

   “将军!”

   背有双斧的鲁贵策马行来,闷声道:“前方就是业城了,再往西,走过这片沙漠,据说就是无尽海域,也就没有路了。”

   “嗯。”

   迎着风沙,郭凡轻轻点头。

   他的目光穿过风沙,落在那高耸壮阔的黄金圣城之上,嘴角微微含笑。

   “这个地方不错。”

   他环首四顾,道:“你们看,以后我们就在这里落脚了,如何?”

   “谨遵将军之令!”

   鲁贵垂首抱拳。

   “谨遵将军之令!”

   众将士齐声大吼。

   “尔等若是后悔,可随时离开。”

   郭凡策马缓行,声音不疾不徐落入众人耳中:“此地虽好,毕竟不是大梁。”

   “将军!”

   鲁贵抬头大喝:“将军不用多说,我等誓死追随将军,再说回了大梁,还不是受人鸟气,倒不如在这里自由自在。”

   “这业城藏身沙漠之中,若是不通路径确实难行,但其实距离外面也不远。”

   “咱们在这里自立为王,外面还有数国臣服,三万精兵守卫,岂不逍遥?”

   “不错!”

   丁奉渊大吼:“我等誓死追随将军!”

   “再说,这业城可是传说中的佛教祖庭、圣地,也不算辱没了我等。”

   “说得好!”

   甘兴霸大笑:“将军,以属下之见,这业城也该改一改名字了!”

   “不过这是大事,需要慢慢详谈。”

   “既如此。”

   郭凡点头:“那我们走吧。”

   “驾!”

   “驾!”

   八百骑兵,在沙漠中扯出一道混黄线条,直奔不远处的业城而去。

   “邪魔!”

   “这群邪魔!”

   业城城墙上,几个黄衣僧人正自看着一众骑兵,眼中无不流露惊恐。

   “这群邪魔,终于还是来了!”

   有僧人双手合十,眼泛热泪朝着身后的巨大佛像重重跪了下去。

   “这是我佛之劫吗?”

   “佛祖,您睁开法眼看看吧,邪魔即将沾染净土,佛门即将遭劫!”

   “普桑大师。”

   一位身材魁梧的光头武僧大步行来,不解道:“何必如此?我们有护教僧兵六千,更有城池守护,而他们只不过区区八百人而已!”

   “你不懂。”

   僧人摇头,一脸绝望:“这群邪魔个个刀枪不入,非凡人之躯所能敌!”

   “这不可能!”

   武僧虽然是位虔诚的僧人,但并不相信邪魔会真的在世间现身。

   “三个月前,玉兰佛国出兵三万,欲要灭杀邪魔。”

   僧人垂首,声音苦涩:“那一战,邪魔只出动了三千兵丁,就击溃了玉兰国。”

   “就连玉兰国主,都没能幸免!”

   “而今这八百邪魔,却是邪魔之中的精锐,是专程夺我佛教祖庭而来。”

   “怎么会?”

   武僧双眼一缩。

   与此同时,他就看到一道凌厉之光从城外的八百骑兵中穿出。

   一击轰中了业城城门。

   “轰!”

   重达数千斤的大门,直接四分五裂。

   “哒……”

   武僧面色一白,不禁踉跄倒退一步。

   他看的真切,那道白光出自一人之手,抛出的赫然是一柄精钢长枪。

   “完了!”

   僧人在一旁大哭。

   “一切都晚了!”

   跪求收藏、推荐票、打赏……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万界真武 060 风沙中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