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各奔东西

+A -A

  花荣来到山道前,但见五台山云遮雾绕,日转山腰。

   巍峨耸立,直接天关。

   眼前花木,由风吹动,清香暗涌。

   彼处瀑布,银河浸满,月光寒寒。

   大有根盘覆压三万里,气势平吞四百州的壮阔。

   战马逐渐往山上行走。

   一路来到了文殊院前。

   文殊院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最大的寺庙。

   花荣在小和尚的带领下进到寺中,但见佛殿高耸,直冲云霄。

   七重宝塔,顶破天际。

   佛堂之中,数十位僧人正在参禅念经。

   正殿之前,无数香客正向佛祖金身行礼。

   小和尚道:“施主请往这边,长老住在后院。”

   花荣回过神来,连忙跟随小和尚往后院走去。

   两人越过数排僧房,逐渐到了文殊院的最深处。

   小和尚忽然指着一个房间:“那就是长老的禅房了,施主自己过去吧,小僧还得去做早课。”

   花荣赶忙双手虚合:“多谢小师傅带路。”

   “阿弥陀佛。”

   花荣目送对方离开,这才向禅房走去。

   他敲了敲门。

   只听里面传来十分威严的声音:“施主请进。”

   花荣心中一惊,老和尚怎么知道来找他的是施主,而不是寺里的僧人呢?

   说不定是他提前约好了别的客人。

   花荣如此一想,也就没往心里去。

   他推开木门,进到房中。

   只见产房上坐着一个白眉白须的老和尚。

   那老和尚虽然胡须已白,面色却相当红润,而且很少有皱纹,再加上气色极佳,根本看不出来有多少年岁。

   他旁边坐的一个,正是军师吴用。

   花荣惊喜的说道:“我就知道,此事肯定是吴军师安排的。”

   吴用摇头道:“花荣兄弟,这你可就猜错了。

   昨天,我带着兄弟们一路跑到了五台山。

   正愁没有地方藏身,却不想智真长老竟然早就派人在山口等着我们,把我们引到了山中的一处山洞里。

   还给我们送来了水和食物。

   至于去接你的那位小师傅,也是长老派去的。”

   花荣道:“长老为何会知道我们要到这里来?”

   吴用说:“我早听说智真长老是文殊院最厉害的得道高僧。

   有未卜先知之能。

   梁山的鲁师傅也是智真禅师的弟子。”

   花荣闻言,大吃一惊:“对了,我以前也听鲁师傅说过,自己曾在五台山出家为僧,拜在智真禅师门下。

   原来是长老救了我们,花荣多谢长老。”

   智真长老微微抬起眼眸:“两位施主不必客气,老衲只是略微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罢了。”

   花荣忽然想到:“智真长老,你法力高强,知不知道我家哥哥他现在怎么样了。

   我心中实在担忧。”

   吴用示意花荣不要再问,他们已经受人恩惠,再向长老求取天机,实在是有些贪得无厌。

   智真长老却没有放在心上。

   “宋施主天数已尽。”

   花荣闻言,一屁股坐回了凳子上。

   “哥哥他已经死了。”

   吴用道:“你们不太清楚,哥哥临走之前,就已经印堂发黑,嘴唇发白,眼看着油尽灯枯。

   如今已经不在了,也早在意料之中。”

   花荣心中也早有预料。

   宋江孤身进入金营,对方发现他们逃走,宋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事到临头的时候,他还是有些忍不住。

   吴用起身道:“多谢长老照顾,我们是宋金两国都在通缉的要人。

   长时间留在五台山,可能会对山门不利。

   如今花荣兄弟也已经到了。

   我们就不打扰了。

   其余兄弟我们自己会找,不管能不能找到,几日之后,我们就离开五台山。

   有劳智真长老费心了。”

   长老点了点头。

   “你们去吧。”

   两人闻言退出,径直朝后山奔去。

   智真长老叹了口气,他早就算过了,这次会回来的只有花荣一人,所以才只派了一个小和尚去接花荣。

   宋朝选择割让河北河东。

   代州和太原就成了被朝廷放弃的孤城。

   迟早会被金军占领。

   智真长老虽然是出家人,但始终心怀天下苍生。

   金人在占领区内大肆杀戮,有伤天和。

   吴用他们与金人对抗。

   长老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至于天机,他也怕天谴,哪怕是拐弯抹角的用隐喻,也不好说的太多。

   吴用与花荣回到了他们暂时隐藏的山洞之中。

   众人纷纷相迎,询问情况。

   孙立连忙问道:“花将军,怎么只有你一个回来了?”

   花荣说道:“金兵追的太紧,我们为了逃走,只能分散开跑,其他人的情况我也不清楚。”

   孙立闻言便道:“这样吧,他们来时必要到镇子上补充物资。让我弟妹去镇子上等他们,总能等到。”

   众人点头,顾大嫂是女人,虽然长相凶恶了些,但至少不会像他们这样引人怀疑。

   这也是个办法。

   顾大嫂到了集镇,连续在镇子入口处等了三天,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众人心中害怕他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今天,顾大嫂还在镇口等候,仍旧是一无所获。

   不过路过此地的两个商人之间的谈话却无意间暴露了一些信息。

   “哎,之前在武州境内的那只官军真是可惜了。”

   “朝廷连河东都放弃了,别说那一只小小的残军了。”

   顾大嫂闻言,立刻精神了起来。

   金国和宋朝虽然开战,双方却不禁止商人往来。

   一则是宋朝可以从贸易途中赚取大量收入。

   而金国也要靠商队从南方运来茶叶丝绸等必要物资。

   虽然双方都对商队严加盘查,谨防奸细。

   但却不会阻止商队进入国境。

   这两只商队很可能是从武州来的,而且知道一些情况。

   顾大嫂连忙上前问道:“两位,你们说的那只官军,他们怎么样了?”

   两人略微有些谨慎。

   不明白顾大嫂什么来路。

   “你是?”

   顾大嫂挤出两滴眼泪。

   “我家小弟前些年从军,跟着将军去了朔州。

   前几月传来消息,朔州被金军攻占。

   我连忙过来寻找小弟的消息。

   只听说武州还有一只官军的残兵。

   只因那里是金国领土,所以不敢过去。

   求几位行行好,你们要是知道什么,就告诉我吧。”

   两人寻思着,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反正早晚也要传过来。

   这妇人也着实可怜,告诉她也无妨。

   “也没什么。

   那只宋军好像跑了。

   金军正在武州境内撒网排查。

   听说只追到了二十来个。

   现在脑袋都已经砍了,正挂在金营大门口示众呢!

   听说还有两个是宋军的校尉。

   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你弟弟。”

   顾大嫂闻言一滞。

   留下来的人里,只有燕顺和郑天寿是校尉。

   金军砍了两个校尉的脑袋,那就说明两人都已经死于金人之手。

   逃出来的军士也没有几个,不一定能赶得到此处和他们汇合。

   两人见顾大嫂的表情,也猜出来了里面应该有她小弟。

   “哎,节哀吧。”

   顾大嫂连忙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众人纷纷表示叹息。

   路走到今天这步。

   下山时三万弟兄,现在只剩不到三百人。

   三十六个头领,只剩下十四个。

   大哥宋江都没了。

   剩下的人,有的心气被打没了,有的跟本就不是一路人。

   怎么可能还凝聚在一起。

   大家商量了一下,还是好聚好散。

   就此分别,江湖再见。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水浒真说 第七百八十五章 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