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司马懿献策,荀家的选择

+A -A

  “你为什么要创立荐才馆?”

   曹操不带感情的声音,强势闯入曹植的耳中。

   曹植见此,脸上当即流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没错,早在来之前。

   曹植就已经猜到了,曹操会这么问。

   而曹植的心里,也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

   “父亲以为,孩儿这荐才馆,是创立错了吗?”曹植不答反问。

   “对和错,有时候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还有,回到为父的问题!”曹操催促道。

   “好吧,既然父亲问了,那么孩儿就直说了!”

   “正如父亲想的那样,孩儿之所以创立荐才馆,其目的,就是为了绕开世家!”

   “或者说,孩儿想在这个世家当道的时代,替寒门弟子们,找一条出路!”

   “当然,以世家的影响力而言,荐才馆对世家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充其量,不过是抢一些,世家们看不上的边角料罢了!”

   “不过,孩儿还是想试试……”

   ……

   “只是想试试吗?”

   听到了曹植的解释。

   曹操这才明白,原来曹植所作的一切,都是提前想好的,而不是头脑一热做出的决定。

   想到了这里,看了看眼前的曹植,曹操叹息道:

   “你知道就好,我还是那句话,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不要做第二个王巨君!”

   “但是——”

   曹操话锋一转,正色道:

   “朝廷的职位,的确全都由世家把持,可我司空府不是!”

   “日后你要是开府了,也可以从荐才馆挑选人才,作为你的属官!”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你没有说,那就是【潜移默化】。”

   “荐才馆的成立,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心态,尤其是你之前说的那番话,无论世家嫡子、庶子,还是私生子,都可以靠个人才华,加入荐才馆,最终走上仕途!”

   “只要你能坚持这个观点,那么即便是现在的荐才馆,成不了气候,但是十年后,二十年后,荐才馆,一定会成为左右朝堂的力量!”

   “所以,你既然提出了荐才馆的理念,那么为父希望,你真的能把他当作一份事业,做大做强!”

   ……

   “果然,不愧是曹老板!”

   听了曹操的话,曹植的心里,不禁波涛汹涌。

   事实上,曹植心里的想法,和曹操一样。

   用曹植的话来说,就是温水煮青蛙。

   即,利用世家大族们,看不上荐才馆这一点。

   从而一步步蚕食世家大族们,在朝堂上的权力。

   正如曹操说的那样。

   曹植提出荐才馆,不过是播下一颗种子。

   曹植并没有想要立刻收获。

   而是想着,等到十年、二十年后。

   给寒门弟子,找一条出路罢了。

   曹植能想到这些。

   是因为曹植是站在华夏五千年文明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而曹操能想到这个。

   完全是他个人的能力。

   想到了这里,曹植不禁感叹,果然不能小看古人。

   ……

   父子二人。

   经过这次谈心后。

   二人的关系,又亲近不少。

   临走之前,曹操告诉曹植,最近几日不要乱跑,随即便让曹植离去了。

   曹植离开不久。

   曹操这边,又让人把曹丕叫了过来。

   当看到曹丕,战战兢兢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曹操本能的皱眉。

   无他,因为曹操突然发现。

   眼前的曹丕,和刚才的曹植相比,差的太多了。

   无论是文采,还是心态。

   此时的曹丕,都无法与曹植相比!

   “这是怎么回事?”

   “是子桓堕落了,还是子建成长的太快了?”

   ……

   一瞬间,曹操的脑海里,各种思绪浮现。

   良久之后。

   当发现曹植的个人能力,已经完全能够碾压现在的曹丕之后。

   曹操瞬间不乐意了!

   要知道,他当初之所以扶植曹植与曹丕作对。

   就是想通过两个儿子的争斗,来拉河南、河北世家们下水,从而双双削弱他们。

   现在好了。

   两个儿子确实斗了起来。

   河南世家们,也确实下水了。

   可是,眼看着双方打的热闹的时候。

   曹植这边,一刀一个经验,成长迅速!

   曹丕这边,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后,非但没有成长。

   相反,现在的曹丕,比进入邺城前的曹丕,还有所不如!

   一念及此,曹操的心里,不禁五味杂陈。

   既有对拉儿子下水,利用儿子的愧疚;

   又有对曹丕受不了挫折,恨铁不成钢的痛心。

   良久之后,曹操叹息道:

   “你回去吧!”

   “是!”曹丕连连点头。

   在给曹操行了一礼后,就转身离去。

   就在曹丕的身影,离开司空府,坐上马车后。

   曹丕的脸上的恐惧,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和野心勃勃。

   不错,曹丕刚刚在曹操面前的一切,都是装的!

   按照司马懿的猜测。

   曹操之所以扶植曹植。

   其目的,是为了打压世家。

   当然,要是曹丕不行的话,曹操也会换掉曹丕,扶植曹植上位。

   但是大概率上,曹操是不会换掉曹丕的。

   毕竟,袁绍废长立幼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加上河南世家们,全都支持曹丕。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曹操不会换掉曹丕。

   至于司马懿为什么让曹丕装怂。

   原因也很简单。

   即,现在的曹植,风头正盛;

   与其针锋相对,与曹植争一个头破血流。

   倒不如,退而求其次,以弱示人。

   然后暗中韬光养晦。

   等到敌人不再戒备你的时候,再蓄力一击,毕其功于一役。

   之前的曹丕,并不认可司马懿的这个建议。

   可是今晚,在看到曹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羞愧后。

   曹丕知道,司马懿是对的。

   ……

   另一边。

   荀家。

   偌大的房间里,漆黑一片,并没有点灯。

   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就这么静静的坐着,一言不发。

   良久之后,荀攸终于忍不住道:

   “叔父,你既然知道,那荐才馆是在挖世家的墙角,你为什么不阻止司空!”

   “阻止,你都亲自下场了,不也是没有阻止吗?”

   荀彧白了荀攸一眼,冷冷道:

   “而且,荐才馆事小,但心学事大!”

   “心学!”

   当听见荀彧提起这个,荀攸瞬间语塞。

   饱读诗书的他,自然知道心学的可怕。

   这也是为什么。

   荀攸今天明明下场了,却只拿荐才馆说事,只字不提心学。

   按理说,有着《荀子》家学的荀攸,在学术一道上,应该比华歆更厉害,但是荀攸却没有选择和心学硬碰硬。

   不是因为荀攸善良,而是因为荀攸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战胜心学。

   颍川荀家,乃是荀子的后人。

   荀子死后,给荀家留了一份家学,名叫《荀子》。

   这本《荀子》,有别于外界的大路货。

   这是荀家的起源,是荀家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其他读书人尊重荀家的原因。

   因此,一旦荀攸失败,那么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就会是荀家的失败,是《荀子》的失败。

   而这种代价,是荀家承受不起的!

   这也是为什么,荀攸今天没有和曹植谈论心学。

   “叔父,既然心学无法捉摸,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荀攸道。

   “还能怎么办,自然是加入呗!”

   “想当初,我荀家先祖,正是抓住了儒学的尾巴,才有了如今的荀家,从战国至今,我荀家已经兴盛了四百年!”

   “既然如此,那我们后辈,何不效仿先祖,抓住心学的头角,让我荀家,再兴盛四百年!”荀彧淡淡道。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三国之我要当皇帝 第71章 司马懿献策,荀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