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机器人的设想

+A -A

  见这位大佬有些激动,金三石也是赶紧安慰道。

   自己过来不就是谈生意的,虽然现在公司的产能都已经被那三家给包圆了。

   不过汽车方面自己会单独组建一条生产线,虽然可能前期产量不高,但单独供货的话还是能够满足的。

   byd作为自家的战略合作伙伴,自己肯定是第一个就想到了你们。

   听见金三石这么说,这位大佬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安全原因,就不写byd老大的名字了。)

   想了想后直接表示他会让人去专门设计几个思路。

   你们就照着弄,等你们样品送过来检测ok,那就可以下订单了。

   同时还告诉金三石,这前期的订单自家基本能够包圆,在自己没有喊吃不下之前别去叫人。

   这话听着有些嚣张但现在的byd还真有这个底气。

   单说电池,自己现在基本已经算是个爸爸了。

   别看特斯拉买的人还不少,但在国内这家伙的口碑已经快要完蛋。

   一个连刹车都没有的垃圾厂家有什么资格和自己比。

   要不是国人那群无良媒体天天吹捧国外货,一个在国外的普通牌子怎么可能进来就变成了高端货。

   好在现在国人已经觉醒了,大部分人也不会无脑看牌子。

   稍微懂点车的人不也能分辨北汽奔驰和原版奔驰的区别嘛。

   别以为带个标就是一路货了,进口的奔驰的确不错,但北汽的奔驰基本都是工业垃圾。

   问题一堆不说,还贼贵。

   要不然怎么说奔驰不坑穷逼。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时代变了!

   现在是新能源的时代,传统汽车的优势在这里就是个零。

   byd的老总很有信心在新时代把这些传统汽车给按在胯下摩擦。

   但要是多一些顶级技术的支持那就更好不过了。

   要不然为啥和花厂这一帮子人组成联盟。

   钱咱不缺,缺的就是货源。

   所以这显示屏只要没问题我byd砸锅卖铁也得给吃下来。

   金三石是笑着走的。

   谈判的顺利程度超出了自己的预计,不过也正常。

   对于这种顶级技术来说,肯定是不愁买家的。

   和byd达成了意向合同后金三石没有继续寻找客户了。

   自家的产能的确不够,而且联盟就这么点人,总不能去扶持外人吧。

   现在公司的战略方向就是要组建起国内的科技联盟。

   这些技术上的福利就是自家最大的招牌。

   --------------------------------

   “嗯,干的不错,不过还有点小问题,按照我说的继续改。”

   “是老板。”

   “电池的模拟做的怎么样了?”

   “已经通过了,正在生成图纸。”

   “好,尽快,我这边也要准备开工了。”

   实验室内,王晨正慢悠悠的喝着一罐可乐。

   前面显示屏上,二狗子正在将目前手上的两个项目以此进行回报。

   64nm石墨烯芯片方面,由于是二狗子自己研究,多少是有点问题的,到目前为止王晨已经给它指出了七八个不足的点。

   虽然研究的有点慢,但王晨可以感觉到二狗子的熟练程度正在不断增加。

   毕竟是刚出生,现在学啥都是长经验。

   预计要等一年后才会慢慢稳定下来。

   至于另一项有关电池的测试,进度就要快上很多了。

   这是王晨亲自操刀的项目,所有的细节都是王晨自己来把控。

   二狗子就负责一个模拟计算,基本没啥难度。

   这不,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二狗子已经将电池的整套理论给推算了三十几遍。

   经过这么多次的优化后,基本算是达到了王晨所想的状态。

   今天所进行的就是最后一次推算,王晨也没有继续让二狗子优化,而是直接让它把图纸花出来。

   优化到这个程度暂时也够用了,想要继续提升就得对材料或者结构方面进行升级。

   所以王晨也是打算等图纸出来后就正式开始实际的研发。

   有了人工智能后,王晨最大的感触就是不用在自己琢磨研发上的问题。

   在二狗子帮忙进行推算后,绝大部分的问题就能够在这里面被二狗子给找出来。

   王晨只要负责理论以及提供的技术思路没有根本上的问题就行。

   这无疑是让王晨的工作量下降了很多。

   以前想要找到问题,就必须得实际上手,一边做一边进行优化。

   现在好了,只要推算完成,就可以一步到位。

   等到后面自己要是把机器人也给倒腾出来,那甚至连手上功夫都不用王晨亲自上手。

   只要理论设计通过,二狗子自己就能指挥机器人把样品给设计出来。

   想到这,王晨也是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机器人这东西在自己研发芯片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过了。

   毕竟人类的身体并不是一个适合做长期劳力的存在。

   因为大脑会累自然就会偷懒。

   而且放射性的思维也很难维持长时间专注的工作。

   这算是人类的一个弱项,人力劳动效率态度。

   所以解锁人工智能后王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机器人也给搞出来。

   反正现在芯片也有了,不用担心算力上的问题。

   但是琢磨了半天王晨还是琢磨着先放放再说。

   机器人不比这些,虽然看着有很大的前景,但却不适合现在进行推广。

   虽然大家都知道机器人拥有很强的劳动效率,作为老板自然是愿意采购这种不需要五险一金,还能二十四小时干活的机器。

   但如果真的大规模推广,那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倒不是说机器人有啥问题,而是这玩意会引发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那就是失业。

   这东西一旦占据工厂,那传统的人力劳动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到时候那么多人失业上面肯定要想办法解决。

   一个地方一口气失业十万人那都算是个大难题了,更不用说全国工人有近两个亿。

   这么多人一旦面临失业,怕不是上面立马就疯了。

   而解决不了他们的就业问题那就只能来解决制造这个问题的人。

   所以王晨很清楚的知道,机器人压根就不是现在能够出现的东西。

   就算出现也只能是小范围的使用。

   再说了研发这玩意需要大量的资金,很有可能会让公司本就不富裕的账本雪上加霜。

   终上所述王晨这才放弃了现在就研究机器人的想法。

   先让公司存点钱吧,要不然干啥都束手束脚的。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请叫我黑科技大佬 第五十五章 机器人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