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他这是拿大家当傻子啊

+A -A

  奥兰多.史密斯乃是试境的演员之一。

   只是后来考虑人气因素等,张榆选择了李察.斯通。

   奥兰多.史密斯乃是一个刚出道不久的新人。

   人气自然谈不上。

   形象气质或许很符合角色,但演技上面也比李察稚嫩许多。

   “老板,没缓和的余地么?”凯文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临时换角,损失太大了。李察或许说了一些不妥的话,但那多气愤之下失言”

   “他可不是失言。”张榆摇头,说道,“这人我不会用的。”

   “其他投资方怕是”凯文欲言又止。

   他显然是以一贯的思维在考虑问题。

   中途换角,必然会有损失,投资方必然不会同意。

   他其实都不会同意,只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导演,还是他的老板。

   “他们谁因此要撤资,那就把钱退给他们。”张榆说道,“到时候,差多少,公司补上就是。”

   “那公司其他股东?”凯文接着问道。

   补上损失,其他股东岂会没意见?

   “他们若想插手,那就让他们退股。”张榆澹澹的说道。

   张十三不是狮王影业的唯一股东,可其他股东却是无权插手公司运营和管理的。

   凯文一听,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

   他在圈子里面混了这么多年,还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不过,想一想,却又哑然一笑。

   自家老板对这部影片的票房很自信。

   他打一开始都没想过多拉投资,什么分担风险。

   之所以让其他公司投资,不过从市场等因素考虑而已。

   至于公司其他股东,似乎真拿分红,无权插手公司,更难以插手这部电影。

   自家这老板不仅对公司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对这部影片也是如此。

   一番思索,凯文瞬间恍然。

   为何如此?

   无非是两点。

   自家老板有钱。

   凯文自然了解过张榆,对他的身价还是有些了解。

   这是一个不差钱的主儿。

   而且还是一个肯花钱的主儿。

   另外一个原因呢?

   那自然是他张十三的电影赚钱。

   他不需要去拉投资,而是投资方求着他要投资。

   让不让你投,让不让你跟着吃肉,跟着喝口汤,那就还得看他心情。

   想到此,凯文忽然发现,自己底气足了许多。

   求人者,弱人一等。

   他狮王影业似乎因为有张十三在,许多方面都不需要求人,而是被人求啊。

   “换人,也是及时止损。”张榆看了凯文一眼,说道,“华国不会允许辱华明星参演的电影上映的,哪怕是我的电影。”

   凯文一听,点了点头。

   他其实也清楚,自己这老板换人,可不是因为了止损。

   李察.斯通这种情况,曝光了那才是辱华明星。

   没曝光,那都是华国最真挚的朋友。

   如今好来坞还有明星会跳出来辱华么?

   除非他们是傻子。

   李察显然不是傻子。

   或许骨子里有些看不起华国人,但那天之所以骂出来,显然是争执之时,气愤之下,有些失了理智。

   只是他估计也没想到张十三的反应会有那么大。

   凯文显然也没想到。

   他看得出为什么,却又有些不理解。

   民族情结太浓,究竟是对是错,或许因人而异。

   不过,凯文这次却也领教了一下自己这老板的固执。

   这跟与他讨论电影之时,完全是两个样子。

   他一旦做了决定,那就是不容劝说。

   或许,他只是在这事儿上十分决绝吧。

   张十三新片拍摄半个月,忽然爆出男主换人,这消息一出,无疑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

   这种中途换角,并非没有出现过。

   可几乎都是被动换角,像这次这般主动换角的还真少见。

   被动换角,那是无可奈何。

   可主动.

   为什么?

   很多人疑惑不解,自然就有媒体想要弄明白。

   首先被媒体找上的不是张十三,而是李察.斯通。

   李察.斯通忽然发现自己知名度飙升,一下就火了。

   当演员的,知名度越大,好处越多。

   若是默默无闻,那就无人问津。

   或许是一种错觉,李察.斯通感觉被扫地出门,似乎也不是没好处。

   然后,他就装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在媒体面前不断控诉张十三。

   以此增加曝光率。

   他控诉着张十三如何如何,还是十分吸引目光的?

   毕竟,张十三的名气可比他李察.斯通大多了。

   至于他为何被换角,自然也就成了张十三拉偏架,偏袒与他起冲突的剧组工作人员。

   至于为何与剧组工作人员冲突?

   那自然是他李察有理了。

   那剧组工作人员占着自己跟随张十三多年,欺负他这个名气不大的演员。

   李察不断控诉着张十三,话题热度自然暴增。

   至于他的话,有人信,有人不信。

   究竟如何,显然不是他一方说了算。

   “中途换角,损失自然是有的。不过,换角也是为了止损。”

   止损?

   张十三这话让在场媒体顿时愣住了。

   为什么?

   不待他们问,张十三就已经给出了答桉。

   “我作为华国电影人,我不允许自己的电影中有辱华明星参演。有人一边吃着你的饭,却还要骂你,你会如何?”

   “我想,华国也不允许有这样的演员参演的电影上映。”

   张十三这话一出,在场媒体哪儿还不明白李察.斯通为何被换掉。

   这是从个人民族情感,以及华国这个第二大电影市场出发的。

   如此看来,那李察.斯通被换,也没什么好说的。

   国外媒体或许有些不理解,在他们看来,民族情感什么的值几个钱。

   张十三如此,难免有些小题大做。

   可国内媒体却很能理解。

   张十三在这方面,从出道开始就一直很突出。

   他刚出道之时就能写歌骂圈内那些觉得外国月亮比较圆的资深音乐人“有病”。何况是如今?

   不管是音乐作品,还是影视作品,他那种民族骄傲都刻入骨子里了。

   他怎么可能用这种人?

   “张导,那你对李察.斯通和剧组工作人员的冲突怎么看呢?”

   很多人认为李察.斯通说及一些辱华言论,无非是与人争执之下,气愤所致。

   仅凭这些说他辱华,显然有些牵强。

   何况,不管如何,换角的导火索就是他与剧组工作人员的冲突。

   “这个重要么?”张榆澹澹的说道,“至于他说的什么被剧组人员欺负?这话谁信?他这是拿大家当傻子啊!谁见过一个剧组人员会去欺负影片男一号的?”

   “谁欺负谁,难道还看不出来?”张榆说道,“若不是他做得太过,我怎么可能让剧组这么久的努力付之东流?”

   张十三的回应,无疑更具说服力。

   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只要有脑子的人都清楚,剧组工作人员欺负影片男一号,怎么听都觉得太假。

   大家都是有常识的好吧!

   张榆回应之后,就没再理会。

   公司自然会搞定这事儿。

   何况,若不是李察.斯通跳出来炮轰张十三,恐怕这事儿的热度不会这么高。

   而他自然也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他因这事儿备受关注。

   可张十三回应之后,舆论逆转,他或许知名度高了,但却没人敢用了。

   “辱.华”这两字若是以前,那算不得什么。

   这在北美这边太常见。

   可如今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好来坞哪家影视公司愿意放弃这么大一个市场?

   若是因为一个李察.斯通而失去华国市场,谁愿意?

   他李察.斯通又不是没人能够取代。

   他不是唯一。

   何况,李察.斯通炮轰张十三之时,显然已经把人给得罪了。

   张十三那“小心眼”会不报复?

   若是因李察.斯通而被张十三迁怒,那就得不偿失了。

   为了一个小演员而冒着得罪一个大导演,影视公司老板的风险,谁又愿意呢?

   热度很快过去,李察.斯通发现自己竟然无人问津。

   不1

   而是有些唯恐避之不及。

   之前谈好的合作,如今全没了。

   单方面被取消了。

   这就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当初,他接了张十三的《泰坦尼克号》,片约可是蜂拥而至。

   或许也正是因此,他有些膨胀了。

   如今,简直雪崩。

   他感觉自己完了,因为他察觉公司对他的态度也转变了。

   怎么会这样?

   他的公司显然也将他给放弃了。

   《泰坦尼克号》换角,显然给好来坞各大影视公司,以及众多明星大腕儿敲响了警钟。

   因为这事儿传回华国,也是引起极大的轰动。

   而且官方都给出了回应:华国不欢迎有辱华演员参演的电影。

   李察.斯通因此错失大火的机会,反而直接凉凉。

   人,要为直接的言行负责。

   而他却给了另一个人莫大的机遇。

   “你先熟悉一下剧本,有什么疑惑可以问我。”张榆看向奥兰多说道。

   奥兰多连连点头。

   他此时都还有一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恍忽。

   试境失败之后,竟然在开拍之后半月峰回路转。

   真是难以置信。

   奥兰多接到经纪人电话的时候正在一个剧组跑龙套。

   接到电话的他,还以为自己经纪人在开玩笑。

   主角不是早确定了么?人家都开机都半个月了。

   奥兰多很清楚张十三这个华国导演的电影会让他一举成名。

   这是他的机会。

   之前没有把握住,如今失而复得,他自然更加珍惜了。

   奥兰多的演技,比之李察来,的确差了几分。

   不过,他却很努力,也很用心。

   演技差并没什么,态度才是关键。

   张榆不仅仅是大导演,演技也是很厉害的。

   所以,他在调教演员演技上面,那绝对在全球众多导演之中位属一线梯队。

   李察.斯通被换,让剧组的气氛也随之一变。

   之前的磕磕碰碰少了许多,剧组磨合也快速了许多。

   这也让影片拍摄顺畅了许多,速度自然也快了起来。

   “哟,稀客啊!”

   张榆见谢谦,却是一愣。

   李华来探班,那是因为他到墨西哥拍戏,戏份杀青之后,顺带来看看。

   谢谦来,恐怕就是特意来的。

   “不欢迎?”谢谦笑着说道。

   “有些疑惑而已。”张榆笑着说道,“这里可不是国内。”

   “洪导有部戏在这边取景拍摄。”谢谦解释了一下,说道,“我有些戏份,拍完就顺道来看看。”

   “你不忙着跟进《史密斯夫妇》的后期,还有精力去接戏?”张榆有些惊讶。

   《史密斯夫妇》已经杀青,以谢谦的脾气,影片没有完成,应该不会接戏才对。

   “还人情而已。”谢谦说道,“洪导当初对我挺照顾的。”

   张榆点了点头。

   谢谦口中的洪导就是洪明浩他老爹洪天平。

   这个香江圈内大老,张榆还是了解的。

   毕竟他儿子签约在十三影视。

   十三影视的动作团队骨干,以前可都是洪天平的人。

   谢谦曾去香江混过,的确备受其照顾。

   像谢谦这般被洪天平照顾过的人,圈内比比皆是,尤其是香江电影圈。

   “香江电影多在泰国取景,这次竟然跑墨西哥来了?”张榆笑着说道,“洪导这部电影应该制作不小吧?”

   泰国取景在花费上面显然要低上许多。

   另外也熟悉。

   “现在国内电影圈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借机冲入国际。”谢谦说道,“何况,被你那么一卷,以前的大制作都成了小打小闹了。投资一大,若是只针对国内市场,风险难免要大上一一些。”

   借机?

   什么机?

   那自然就是张榆创造的机会。

   如今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确容易许多。

   《阿凡达》登顶,让国外许多片商对华语电影感兴趣。

   不说上映分成,卖出版权也算是一笔额外收入。

   国外市场一打开,投资风险变低,那么投资变大也就顺理成章了。

   国内哪怕赔了一些,还可以从国外捞回来。

   何况,如今国内影迷的口味也变大了,若是再不想办法提高影片质量,估计连国内市场都混不气走了。

   好来坞的电影投资为何那么大?

   除了有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支撑之外,还因为好来坞电影打开了全球各地市场的大门。

   北美市场赔了,还能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捞回来。

   如今华语电影无疑也有这种趋势了,只是比起好来坞来,还有一些距离而已。

   而且也更困难。

   因为华语电影有好来坞这样的竞争对手。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女友成名不甩我怎么办 第四百一十章 他这是拿大家当傻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