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王政委已经说了很多,下面我表明一下我方的立场。”庄其锋也无意在这个议题上纠缠,迅速转移了话题,当然这货心中不免有点小得意。
“首先,这个唐县是我们先来的,我们光复了县城,我们成立了抗日政权,我们就要在这里坚持抗日,我们绝不会走。承不承认我们的这个权利,就是接下来我们能不能合作抗日的政治基础。”
“我方了解了贵方的这一立场,我会向上级请示,尽快给你们答复。”王平也不多扯那些虚的。
“我还想提请王政委注意一点,你需要向上级请示的是到底要不要和我们合作抗日,而不是我们这个唐县人民抗日民主政府是不是合法。你们八路军是二战区的部队,到一战区的河北来抗日,这我们欢迎。但你们如果非要将唐县置于晋察冀的管辖范围之内,进而否定我们的抗日成果,那么我们不介意把官司打到蒋委员长那里去。”
把官司打到蒋该死那里去能有我们八路军的好果子吃么?这个姓庄的还真是难缠啊!王平心里苦笑着。
“其次,关于贵方军队在唐县范围内通行的问题,我先提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可以把唐县以北的两个县划给一分区的杨成武司令,这样你们就不用从唐县穿过了。如何啊?”
“这个方案恐怕不行。”王平摇头拒绝,“那样的话,再算上唐县,我们三分区拢共就只有七八个县,一下子去了三个……抛开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不提,你我都是军人,谁不想指挥更多的军队,消灭更多的鬼子?这就要有足够的地盘才行。”
“哈哈,王政委快人快语!这点我们理解,同时也请王政委务必理解我们一定要占住唐县的苦衷啊!”
“我们互相理解吧!……退一步讲,按照你的方案,我们三分区内部的兵力调动不用通过唐县了,但将来免不了晋察冀各分区之间还要有兵力上的配合,比方说一分区的部队调动到三分区来参加战斗……”
好吧,庄其锋现在是体会到“政出多门”对于抗日大局的危害了。后世宪政精英们所鼓吹的“各派政治力量相互制衡从而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还没看到,“相互阻碍纠缠一起沉到水底”倒是在现实中每时每刻地发生着。就比方说,阎锡山宁愿把地盘丢给日本人,也不愿意中央军或是八路军进入他的防区。
“王政委说的也有道理,把唐县纳入到晋察冀的体系中,大家相互通连,确实有助于抗日大局。嗯——,这样吧,我方原则上同意贵方人员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进入到我方防区,至于都要符合哪些条件,咱们可以接下来商量。不过,在商量之前,我提一个原则,就是双方对等原则,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双方达成什么协议,都是双方面的,你方人员在唐县可以如何做,我方人员相应地就有权在你们控制的区域采取同样的行动,比方说在曲阳,在阜平……”
在一旁沉默半天的刘云彪终于是忍无可忍,一拍桌子,叫道:“你一个小小的营长,也太张狂了吧!”
刘云彪的勃然发作是有原因的。首先,两党本就打了十年的内战,这个姓庄的小白脸又怎么看怎么象自己小时候扛活的地主家的少爷,这让他内心很是鄙视。然而,随着谈判的进行,刘云彪发现这个庄其锋面对着王平政委侃侃而谈,言语上全然不落下风,和他原先预想的“媚笑着求八路军高抬贵手”的画风大相径庭,因此心中很是恼怒和不耐烦。最后,庄其锋的“进入阜平云云”彻底把他的怒火点燃了。
你个果M党反动派好大的胆子!阜平是什么地方,是晋察冀军区的机关首脑所在,聂司令员就在那里办公。你一个小小的营长竟然想带着部队到阜平转悠,知道死字怎么写么?!
姜尚城也不是善茬,也一拍桌子叫道:“想耍横是吧?行啊,你现在就回去,把你的人都召集齐喽,咱们分个你死我活!”
庄其锋并不生刘云彪的气,反而为自己的口才有点儿小得意。他也知道,话事人是王平不是刘云彪,因此只是扫了刘云彪一眼,语气舒缓地问王平:
“我记得刚见面时候,你和我们说八路军官兵一致,所以取消了军衔。怎么?王政委也认为我一个小营长没有资格和一个旅级政委讨价还价么?”
王平一口气憋在胸口吐不出来。他来之前有过对方胡搅加蛮横的心理准备,却没料到对方一直和他“讲道理”,更没料到这个姓庄的小营长能把道理讲得如此刁钻,句句打在自己的软肋上。这还不算,刘云彪同志又忍不住说了气话,巴巴地又给人送上了话柄。
“云彪同志,不要激动!”他先制止了刘云彪进一步的“发怒”,接着对庄其锋说:“庄营长莫怪,刘营长是多年的老红军了,你也知道的,两军兵戈相见十年,他心中难免有疙瘩。”
“理解,理解。”庄其锋还是笑咪咪地。
“这样吧,我提一个建议。”王平想了想,觉得同等条件下没理由共产党会怕了果M党,“双方五人以下的零星人员,比如说做生意、探亲访友、路过等等,凭介绍信可以自由往来。”
“我方同意。王政委开了个好头啊!那我也提一个建议,当鬼子进入根据地扫荡时,双方的群众以及保护群众的少量的武装人员,嗯……不超过一个排吧,可以自由进入对方区域隐蔽,待反扫荡结束后,立刻返回原地。”
“嗯……可以,只是我很好奇,你们还有安排群众转移的计划?”
“前一阵子鬼子进山扫荡,我们已经这么做了。”庄其锋很“不忿”自己在人家的心目中竟然是这样一个形象,无奈地说:“现在不是打内战了,人民群众是你们抗日的基础,同样也是我们抗日的基础,王政委应该相信这一点。”
“庄营长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值得赞赏。”王平公式化地表扬了一句,语气中透着不相信。
“至于大部队通过……”
“至于大部队通过,我认为目前谈论这个问题条件还不成熟。”庄其锋抢过话头,“大家刚认识,互相还不了解,更谈不上信任。与其今天勉强谈下去而谈崩了,不如大家先看看对方是怎么打鬼子的,在打鬼子的过程中增进了解,成了朋友,那时再来谈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这这之前嘛……咱们就一事一议好了。”
“庄营长说的有道理,相信我们能在共同的战斗中成为好朋友。我们也同意暂时先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而且……我们现在就有一件事要议一下”王平边说边拿过地图指点着:“刘营长的骑兵营有紧急任务要从唐县经过,我们计划的路线是从这……到这里……再到这里……”
“这个营该不会已经到了谷口吧?”姜尚城阴测测地问道。
“这个营就跟在我们身后五里远。”刘云彪耸耸肩膀说道。
“未经我们允许,你们整整一个营就深入我方防区几十里地,这是要逼我们签城下之盟啊!”姜尚城又怒了。
“姜营长稍安勿燥。我们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军情紧急,上级要求我们五天之内打保定;二是因为……我们行了几十里远都没碰上你们的哨兵,想不深入都不行啊!”王平笑呵呵地,能小小地揶揄一把庄其锋让他心情开始变好。
“以一个营的兵力去打保定?王政委的这个借口不算高明啊!”庄其锋觉得很棘手,于是避实击虚,先把楼歪了再说。
“这有什么?!我们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是抗日最坚决的队伍,不象有些军队只会望风而逃……”刘云彪骄傲地不拉不拉。
“刘营长的这番话挺耳熟啊!好像在江西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李德、博古他们就是这个腔调。”庄其锋不屑地打断了刘云彪的“演讲”,“我不相信聂司令会给你们下达这样的命令,也不相信你刘营长会真的认为凭一个营就能拿下保定。”
“庄营长好像对我们的情况很了解啊!”王平意味深长地说。
庄其锋并不接话。他决定保持神秘,让对方慢慢去猜吧。
刘云彪也哑巴了,他刚才一时嘴快,想蒙一蒙人家,没想到这个小白脸还是个懂行的。
王平是真的头疼了。他来之前万万没想到这个姓庄的小营长会这么难缠,看来还是自己准备工作做得不足啊!
“庄营长有所不知,我们说的打保定,并不是要拿下保定城,事实上我们只打算对城关附近的火车站发起一次袭击。目的一是截断平汉线交通,配合正面战场;二是吸引鬼子回援,为根据地发展腾出时间和空间。刚才刘营长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不方便透露军事秘密。”
“那你们可以打望都县啊,同样可以截断平汉线,又不用大老远地跑到唐县来借路,最重要的是还符合你们先打弱敌的原则,把握要大得多……”庄其锋提出了个办法来化解目前的僵局。
“望都的政治影响力不够。”王平一语说出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