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A -A

  这天上午,山路逶迤,从远处行来一行人马。

  这群人共有十人十骑,俱着灰布军装,无军衔标志,当中两人正是王平政委和刘云彪营长。

  刘云彪一边向两边山上仔细观察,一边嘟囔:“我说政委,你干嘛非得一块儿来?跟着后面的大部队走多好,这姓庄的敌我不明,要是有点意外……”

  “这话该我说,你不在后面带部队,干嘛非得跟上来?”王平没好气地说。

  “嗐,探底这种事一开始就只能派个我这样的小角色,你一个大政委亲自过来,万一要是谈崩了,下次再派谁来?”

  “就你那脾气,一定会谈崩!”王平嗤之以鼻,过了一会儿,又说:“我有预感,今天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是——吗——?”刘云彪拉长了音表示不信。

  王平不理他。

  又过了一会儿,刘云彪没话找话:“这姓庄的也太松懈了吧?咱们已经深入唐县地面几十里地,这都快要摸到被窝里去了,一路上愣是没看到他的人!”

  “他肯定是兵力不足!我估摸着他最多也就是五百号人。你是知道的,果M党从来不愿意去发动群众,只会花钱招募。这点儿人马防备县城方向的鬼子都嫌不够,咱们从他背后的大山里钻出来,他就更是顾不上了。”王平答道。

  ——————————————————————

  王平这话其实对也不对。

  说它不对是因为庄其锋现在手里已经有九百人马。十三军警卫营的牌子本来就比什么“XX游击纵队”、“XX抗日义勇军”之类硬扎,再加上反扫荡胜利的鼓舞,一时间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大部分还都是有战斗经验的溃散士兵,其中还有不少是带着枪来的。

  说它对是因为庄其锋虽然有了九百人马,可还是无人可用,尤其是没有趁手的干部可用。一个多月前,三家合成一个警卫营的时候,由辎重连改编成的一连需要三个排长,可就只能扒拉出赵宝钱和包福两个人可用,三排排长长期空缺。曲长财好话说了几大车,后来还是这次反扫荡结束后,肖三德才松了口把张有田派去当了个三排长。

  姜尚城的二连好点儿,可三个排长中也有一个是到现在都起不来床的重伤员。

  陈本初的三连就不用提了,完全是不能用,不敢用,每次都是负责转移群众。唐战几个人正是青年热血的时候,又都是高学历人士,哪儿受得了这个,这阵子成天在庄其锋耳朵边叨咕,说是不上阵磨砺一番如何成长云云。后来在分配新兵的时候额外挑了些当过兵的补充进三连,又把叶江调去当了个副连长,这才了事。

  架子是搭起来了,可是从官到兵,大家都是刚认识,多的一个来月,少的才几天。这样的部队,庄其锋可不敢把它派出去,说句不好听的,稍有风吹草动,部队就会一夜之间跑了个七七八八。

  所以啊,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的炼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绝不可能是召集一批人,再配上从储物戒指中拿出来的武器就可以的。

  单靠训练是不成的。打了几十年内战的中国军队被没有多少实战机会的日军打了个稀里哗啦,从单兵素质到军官指挥都全面落后,这太不科学了,只能用中国男足来解释。

  靠思想教育也不成。翻翻革命史,“霹雳一声暴动”拉起几千上万人马,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挫折,最后插枪解散,主要领导人化妆回上海向组织上汇报的例子就有很多。

  这个训练要有,思想教育也不能放松。美国大片里经常有“人民群众”当众置疑“为什么我要上场而不是继续吃瓜”,这时候就有一个“英雄人物”站出来,不拉不拉一通,“人民群众”一边听一边把面部表情模式从恐惧、漠然调整到自信、兴奋,“耶——耶——”地乱叫一通,然后大家出发去打外星人,再然后就拯救了地球。这桥段基本上就相当于国产片中的“交党费”或者是“读毛选”。

  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一系列的战斗来打磨部队。这些战斗的烈度既不能太低,也不能高到把部队压垮。士兵通过战斗磨炼自己的战斗技巧和意志,各级军官能者上庸者下,高级指挥官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指挥艺术。也可以反过来说,当我们看到一支强军的时候,就意味着看到了这支军队背后的一系列战斗磨砺。

  也只有常凯申这个傻X喜欢“保存实力”,其实他是在任由部队“生锈”。当八年抗战结束后,武器装备落后的共军把果军打得稀里哗啦,然后再接再励又和美军打了个难解难分。那么,到底是谁在大后方保存实力,谁在和日寇拼死砥砺,不是一清二楚么?

  指责八路军不抗日,就好像是一个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指责另一个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说他考得好的原因是因为平时不学习,节省精力专一用来考试,这何其荒谬也!

  ——————————————————————————

  闲话少叙,我们再回到八路军这一行人身上。他们很快离开了山间小路,来到了一条大路上。一个高大个子方脸膛的八路军战士过来说:“首长,上了前面这条大路,往左拐再有十里多地就是南营镇,往右拐一直走下去就是唐县县城。”

  “好啊,咱们走快点儿。云彪,我跟你打个赌,前面不远就该碰到人家的哨兵了。”王平说道。

  “我看够呛,得到南营镇了才会有哨兵。”刘云彪一脸不屑的样子。

  “哈哈,那我跟你赌定了,一包香烟!”

  “我赢定了!咱们走着!”

  马蹄得得,一行人顺着大路前行,一连绕过了两道山梁,都是半个人影也无。

  刘云彪正自得意,凑上去想要贫几句嘴,就听见一道喊声:“站住!”紧接着就从路边的灌木丛里钻出来一个人来。

  王平和刘云彪对看了一眼,心说来了。

  这个人身穿一件带帽兜的及膝蓝色棉大衣(没办法,庄其锋连缴获带收集的布料大都是这个颜色,至于款式,庄其锋坚决地拒绝了短款的中式棉袄。这样虽然多花点儿料,但御寒效果要好上不少,晚上还能当被盖),里面露出的是黄绿色的国军制服,头上戴着的钢盔上缠着一堆枯树枝。

  小伙子看起来二十出头的样子,站在路中间,把手中枪一横:“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走在最前面的一名八路军战士回答道:“我们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骑兵营的,你是哪一部分的?”

  “国民革命军十三军军部警卫营的。”

  果然是正主儿!

  刘云彪习惯性地向四周观察着。对方不可能只有这一个人,要真是只有一个人的话,他就不敢只身拦住十个骑兵。问题是其他人都藏在哪儿了呢?这里恰好是大路拐弯的地方,自己站的这个地方左、右和正前方都可以构筑起不错阻击阵地。周围的山势较陡,树木稀少,满眼里只见一丛一丛的灌木。

  王平则毫不担心这些。见对方表明了身份,他一摆手就说:“都下马。”

  他自己也下得马来,紧走几步,来到拦路的士兵跟前,和气地说道:“你们营长是姓庄吧?我们是从曲阳县过来,专门来拜访庄营长的友军,麻烦你去和你的长官通报一下。”

  这个士兵是才加入警卫营的,上个月还在家里抢收粮食来着,前面几句话是事先教好的,还算说得像模像样,可到这儿就“接不上词儿”了,于是不由地向路左边山坡上的一处灌木丛看去。

  刘云彪见状差点儿没笑出声儿来。这个兵心眼儿够“实在”的,这一望过去,不光暴露了同伴的位置,更是直接暴露了带队长官的位置。

  赵宝钱躲在山上的隐蔽工事里,见到齐刷刷望过来的目光,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这个熊货,晚上不给饭吃!

  不过这拨骑兵主动下马的姿态还是打消了他大部分的戒心,略一思忖,他向旁边交待了几句,然后就从工事里走了出来。

  下了山坡,来到人群中两个佩戴短枪的人面前,赵宝钱主动说:“我是警卫营一连中尉副连长赵宝钱,诸位来此有何贵干?”

  “我是八路军115师骑兵营营长刘云彪,这位是王政委,此次我们是特地前来拜访庄营长的。”

  “呃——,长官们为什么没有佩戴军衔?”

  “我们八路军讲究的是官兵一致,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所以我们取消了军衔。”

  好吧,“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富含江湖气息的八个字其实挺对赵宝钱胃口的,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抬手敬礼:“长官好!”

  “你好!”王平、刘云彪回礼。

  “咱们两家从前没接触过,我得先请示一下。可庄长官离这有点儿远,一来一去的要不少功夫。”赵宝钱顿了顿接着又说:“你们要是只有五个人的话,我就斗胆做个主,带你们直接过去。”

  “好,没问题,我们就五个人。”王平痛快地答应下来。刘云彪也感觉此行问题不大,于是安排了五个战士直接往回走,剩下五个人由赵宝钱带着向南营镇方向走去。

  抓住一切机会“唠家常”,这几乎就是优秀政工人员的本能,所以没走出去多远,王平就和赵宝钱唠开了。

  “赵连长是哪里人啊?”

  “奉天抚顺人。”

  “哦?那怎么在中央军当兵啊?”

  “唉,这话就长了……长官,您请走这边。”说着话赵宝钱跳下大路,贴着路边直立的山体继续走,“大家看地里埋的这几块石头,一定要走石头的里侧,外侧是个陷马坑……”

  刘云彪不禁打了个冷战,这要是刚才哨兵没拦住……

  “我说你们这招可够阴的啊!”

  “没办法啊!”赵宝钱的表情带着得意,“鬼子有卡车,还有摩托车,这也是为了防止鬼子长驱直入,直接杀到家门口啊!”

  “这招不错,政委,咱们也可以试试……咦,那你们自己要是有大车怎么办?”

  “这附近我们还藏了些木料……”赵宝钱的警惕性也实在是不高,问啥说啥。

  一行人说着唠着,顺着路绕了个S弯,眼前豁然开朗,南营镇及其四周的田野尽入眼中。赵宝钱从路边的树林里牵出一匹马来,众人翻身上马,向南营镇疾驰而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民国路线图 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