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陈仓营

+A -A

  司霍二人约定好后,一行人在清凉静谧的树林里露宿一晚。

   第二天清晨,每人身上顶着十来个蚊子包继续上路。

   司匡骑着马,上欲哭无泪,艰难的挠着身上痒痒之处。

   不知为何,昨晚几个可恶的掠夺者专门挑脊梁附近下手,以至于他只能用佩剑剑鞘充当痒痒挠。

   可见穿甲胄也有穿甲胄的好处。

   起码身上不会被蚊子叮咬,充其量也就咬几下脸而已。

   夏天野外什么都好,就是虫子太多。

   司匡已经下定决心了!

   待张骞从匈奴回来,凿空西域的计划必须提前了!

   哪怕到不了罗马,也得先到中亚,带几头大蒜回来!

   大蒜,不仅可以调味,被蚊子叮了还能简单地涂抹几下。

   这东西,比花露水止痒效果好。

   ……

   这支赶着羊、拉着粮的队伍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行进约七个时辰,终于到了陈仓境内,一番打听后,来到驻扎在陈仓故道的军营。

   军营驻扎在一个南北通行的狭窄泥泞小路上,加以封锁南北交通。

   营地两侧是重叠的山峦。

   山峦上生长了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高大树木以及半米高的野草。

   陈仓营整体规模不大,也就一个操场的大小。

   几顶破破烂烂、被虫蛀了好几个大洞的白色帐篷零零散散地坐落在营垒之内。

   司匡在营门口细心数了数,不过八顶。

   按照十人一什的编制,一个里面只能住十名士卒。

   也就是说,同为控制交通要道的关隘,此地的士卒,只有武关的十五分之一左右。

   怪不得徐偃提到这里的时候,得意扬扬。

   这根本就是土财主看到乞丐之后的优越感啊。

   司匡与霍去病下马,领着几个人靠近军营。

   骤然,在门口看守的五个皮甲士卒,有四个面露凶光,同时举起长矛,以尖抵着。

   为首未拿武器的士卒则走过来,用嫉妒的眼光,肆无忌惮地打量这群颇为富裕的同僚们。

   黑压压的数量不说。

   人均甲胄。

   人均一马。

   人均长槊。

   羊粮无数。

   好家伙,来炫耀的嘛?

   这种事他早就见多不怪了。

   大散关那群家伙在运送军粮的时候,经常会“不经意”路过此地,在营地门口驻足,用戏谑的目光挑衅陈仓守军。

   谁让这里穷呢?

   自从大汉建国,陈仓这条路就被主动废弃了。

   没有哪个将军会放着栈道不走,来走这一条崎岖不平、充满野兽、危机四伏的老路。

   若不是此地为太祖皇帝出汉中,入关中立下功劳,恐怕连陈仓营都会被废除。

   戴五仲扭了扭脖子,脸色阴沉,耷拉着。

   举起左手的佩剑,未出鞘,仅仅挨个指指点点,声音低沉回转,没好气的道:

   “尔等何人?此地乃陈仓重地,未经许可,严禁通过!”

   “陈仓尉何在?”路博德面无表情,上前一步,大声喝问。

   “校尉去乡里处理事情了,尔等来此,为公为私?”

   “路博德,搞快点!”霍去病拍拍衣服,不耐烦起来,双手环绕胸前,眼睛余光瞥了瞥司匡,见这位兄长没有生气,继续呵斥,“让他们赶紧开门,小爷累了,要好好睡一觉,养好身体还得跑步锻炼呢!”

   “诺。”

   路博德嘿嘿一笑,对霍去病拱拱手。

   随即立刻转身,看着这五个守门的士卒,脸色一下子耷拉下来。

   他奶奶的,害得自己被训斥。

   右手伸进甲胄里面摸了摸,一块金黄色的帛书被他掏出来。

   “吾乃陛下钦点校尉,车骑将军帐下,立刻开门,配合吾侪行事!”

   “车骑将军帐下?”

   戴五仲脸色变了变,从不悦变得凝重,额头抬头纹多了三道。

   双手接过帛书,阅读片刻。

   作揖归还。

   “见过路校尉,校尉请进。”戴五仲赶紧挥挥手,示意打开垒门。

   在路博德地指挥下,司匡从武关带来的羊、粮均被赶了进去。

   “这些是稷下侯为尔等准备的物资。侯爷知尔等辛劳,无人关怀,特意准备羊若干、粮百余石,为尔等改善伙食。”

   “这些都是给我们的?”

   戴五仲尖叫,瞳孔先是骤然收缩,变成豆粒大小,随后又逐渐变大,和铜铃似的。

   “这……”

   “这位是稷下侯,来此执行公务,尔等配合就好。”路博德侧身,向司匡抱拳,对戴五仲介绍道。

   “君便是稷下侯?卑职听闻过您的事迹!”

   戴五仲瞳孔里花朵绽放,喜滋滋的,像一个追星的粉丝,赶紧迎了上去,重新拜揖。

   他现在的心情,如小兵见到了常任将军似的,

   激动的信仰乱颤。

   “告诉我陈仓尉所在,吾要见他!”司匡神色严肃。

   “校尉一个时辰之前,受三老邀请,去乡里处理一个案件了。”

   “一乡有有秩、嗇夫,游徼等。案件应由他们决断,为何校尉前往?难道出现了山匪强盗之流,需调兵平叛?”

   “非也,只因乡中诸吏,皆无法查明真相,特意请校尉一探究竟。”

   “究竟何事?汝可知晓?”

   “卑职略知一二。”

   戴五仲拱手,再拜,才说道:

   “稷下侯有所不知,这件事,可以已经在陈仓闹得沸沸扬扬了。”

   “我陈仓之地,原名眉县,几百年前,凤鸣于岐,周始于此,秦文公亦定都于此。此地山峦之下,不乏大型陵墓,秦国诸多国君陵墓,皆葬于此,周之陵墓,也存一二。”

   “就在半个月前,一村民发现西山大麓下多了一个奇怪的人形洞穴。其下去查探后,赫然发现,这竟然是一个盗洞!洞数十米长,直通西山大麓中央。”

   “关中本为秦地,虽今天下归汉,然依旧无法改变此地之民,皆为秦后,体内,皆存秦血之现实。”

   “西山大麓,为秦文公之墓,盗贼所偷,乃我辈之祖,因而陈仓全境掀起轩然大波。若无法寻觅盗贼,那么关中秦后裔之愤怒,如何消散?”

   “本地官吏恐陛下震怒,昼夜不眠,终于在昨日,抓到可疑之人。经过审问,因证据不足,无法定罪,眉乡之三老、嗇夫、游徼迫于无奈,特向我陈仓营求助。”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六朝汉臣 第三百零一章:陈仓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