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二十四)

+A -A

  (二十四)

   难不成是许氏此生眼拙,没相中李白?

   不应该啊,她可以保证,李白比剧情中更加耀眼夺目,称之为梦中情郎上亿少女梦也不为过。

   那就是李白拒绝了许氏?

   十余年的朝夕相伴,荪歌何其了解李白。

   微微思索,她便知李白心中顾虑。

   因她,李白不愿成为赘婿。

   因性情家世,李白不愿重蹈覆辙。

   可,李白自己的心意呢?

   这个率真赤诚的谪仙人,看透了人情世故,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但,于她而言,合适与否并非最重要,重要的应当是李白的心意,李白的喜忧。

   一腔心绪,满怀不解,荪歌提笔回信。

   可写着写着,荪歌又叹了口气,将信折起来扔掉。

   李白在心中并没有提及婚事,她方才的回信,无异于是不打自招,自揭马甲。

   平复了下心情,荪歌中规中矩的回了封信,并着人送去了大量的银钱,在安州为李白置办了一处宅院。

   许氏和李白的事情,还远远不到盖棺定论的地步。

   千古保媒人,孟浩然还未上线。

   对,就是那个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孟浩然。

   孟浩然出身书香之家,有志用世,却也仕途困顿。

   但其性情恬淡,颇有隐逸之风,生死之交清贵如张子容,王维,皆是进士出身。

   又与治行名天下的韩思复为忘年交。

   李白对孟浩然,高山仰止,真挚喜爱寄情于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有孟浩然在,李白与许氏对婚事到底何去何从,尚不可知。

   所以,她要做的便是静观其变。

   若李白有意,孟浩然出面保媒,真好顺水推舟。

   若李白无意,也算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思及此,荪歌也就不再忧虑。

   她和李白都不是杞人忧天的性情。

   远在安陆的李白,看着手中的房契,看着一旁大木箱里的银钱,陷入了沉思。

   他是来拜谒的,不是散财的。

   “阿月可还嘱咐什么吗?”李白看向来人,含着笑意问道。

   “明月公子说,咱有钱。”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来人一本正经的学着荪歌的语气何神态。

   李白:……

   (′_`)

   好吧,这的确像阿月的作风。

   有了大量的银钱,安州的拜谒之旅分外的惬意。

   除了,每一封自荐书都如同石沉大海。

   李白认真反思,是不是他的自荐书出了问题?

   可,那字字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他乐善好施是真,自幼不俗是真,存交重义是真,性情高洁是真。

   “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遂之长途,白既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这有问题吗?

   若是荪歌在此,定会忍不住感叹。

   谪仙人李太白不愧是社交牛逼症鼻祖。

   一封自荐书,硬生生表达出,希望对方不要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的意思。

   说的简单粗暴些,总结下来不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哪个官员,看了这样的自荐书能心情愉悦。

   李白真真是自信到巅峰,难怪至死是少年。

   在不停的拜谒,不停的失望后,李白终于见到了崇拜似偶像的孟浩然。

   得知孟浩然进士落榜,即将东游江浙,李白兴致勃勃的的约孟浩然于江夏黄鹤楼相见。

   去见喜欢的人,就连路上的风都是甜的。

   这句话用在此刻最是应景。

   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余岁,才名天下知,李白心中倾慕已久。

   黄鹤楼,檐角高翘,轻巧飞扬,气势恢宏,金碧辉煌。

   站在楼上凭栏远眺,潇湘云水似是扑面而来,滔滔江水向东滚滚流去,雄伟壮观,一片绮丽风光。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看着莽莽苍山,浩浩长江,忍不住在心头感叹。

   崔颢的那首《黄鹤楼》信手而就,一气呵成,神行语外,擅千古之奇,绝妙。

   孟浩然姗姗而来,脸上带着歉意。

   颀长峭瘦,衣白袍,骨貌淑清,风神散朗,风仪落落。

   这样的孟浩然,符合李白心中所有的想象。

   “孟夫子。”

   李白一出口,便是尊称。

   这对想来自诩诗道第一,骄傲肆意的李白来说,极其罕见。

   孟浩然与李白相谈甚欢,长安城的风土人情,君王良相,甚至才子佳人的风月往事。

   越是交谈,李白越是觉得相见恨晚。

   他和孟浩然,志趣相投,见解颇合。

   酒微酣,映着黄鹤楼外的姹紫嫣红花红柳绿,孟浩然试探着开口“老夫想保次媒,不知李兄弟可有意愿。”

   “安陆,许氏。”

   孟浩然虽未进士及第,但家世清白,名满天下,与丞相张九龄都颇为熟络,亦曾受到过玄宗传诏。

   由孟浩然出面保媒,许氏女下嫁李白,也不算过于辱没,对族中人也算是一个交代。

   “许家寻了孟夫子?”

   李白眼皮一跳,沉声问道。

   孟浩然点点头“许公听闻我离京路过此地,便设宴相邀。”

   “言谈之间,似有此意。”

   “你曾拜谒许家,想来是见过那位许家小娘子的。”

   “许公有意,许家小娘子有情,不知你意下如何?”

   孟浩然并不知许家与李白之间已有一次关于赘婿与否的交集。

   他知晓李白志向,深觉这是一门好的姻亲。

   许家人脉尚在,李白若为许家姑爷,想来日后的仕途可以走的更加顺遂一些

   “孟夫子,此前许公曾招我为赘婿,被我拒绝了。”

   李白坦言道。

   “孟夫子保媒,我本不应拒绝。”

   “可扪心自问,我不欲长留安陆,许氏女嫁与我做妇,难道要随着我四处漂泊吗?”

   不是不欲长留安陆,而是他的脚步很难长久驻足。

   “许小娘子才貌双全,家世显赫,我不欲求娶。”

   心中那诡异的感觉,让他格外排斥这件事情。

   孟浩然微微蹙眉,有些不解。

   不为赘婿尚能理解,那不娶就有些奇怪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第七十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