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还是要苟啊

+A -A

  发电站是一定要建的,而且还还真得要建两座。...

   甚至考虑到下一步发展,这两座发电站都有些不足。

   一座一级发电站的发电能力是10万千瓦,而一座采矿厂满负荷运转开来就需要10万千瓦能量。

   光靠一座发电站是不够的,就算建了两座,新建成的建筑也会因为电力短缺而陷入困境。

   这智脑也太气人了,让杨洪自己去摸索,然后就当起旁观者。

   只有杨洪有了想法,询问它,它才会给出一个简略版的标准答案。

   而杨洪要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就算杨洪是红警游戏老手,也有些无处下手。

   现实中的基地和游戏根本就是两回事。

   在核心区建两座发电站,同时采矿厂的旁边还要建一座。

   杨洪可不希望,这种限电限产的事情,再次发生。

   核心区域的两座发电站很快就建成。

   不过,采矿厂旁边的发电站可需要花费多点时间,但由于距离基地比较近,只用五天就能完工。

   杨洪还专门向智脑请教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但智脑告诉他,由于这个时空的技术水平与游戏背景世界的差距太大,所以要想制造出战车工厂中的重型武器,就必须先要建立一个科技中心来进行改造调整。

   本来还想着早点把大炮和坦克弄出来的杨洪顿时一阵心塞。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拿门夹你的脑袋

   接着,当杨洪一听建造科技中心需要一百万,忍不住眼前一黑。

   本以为有一百万,能让自己舒舒服服地苟且一段时间,没想到,这点钱还不够基地塞牙缝!

   现在他已经不能指望大炮犁田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轻型武器和人海战术。

   经过数次的战斗,杨洪已经看到了这些克隆兵的强大。

   听着广播里传来鬼子士兵越来越近的消息,他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下意识地下达了在更远处修建两个兵营的命令。

   在这样的情况下,兵力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一来,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五十万的战车工厂,花了三天的时间才竣工,但剩余的资金还不足以支撑科技中心的建设。

   采矿厂的产量低得令人发指,唯一武装采矿车,也只有一辆。

   但是一辆采矿车的造价可是五万元,杨洪就觉得不划算。

   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任谁都有些不甘心。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杨洪都不准备再组织什么行动了。

   由于上次抢劫银行,韩复榘虽然没有太过在意,但这件事非同小可,所以必须的调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他眼皮底下,不查个水落石出,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而且,这么一大赃款,不知道有多少人眼馋,都想分一杯羹。

   所以,杨洪这段时间主要的是闷头发展,低调才是王道。

   但是,因为发电站的原因,他不得不再制造一辆采矿车。

   现实中的发电站和游戏完全不同,它是消耗染料才能发电的。

   煤炭、原油都行,哪怕是木柴、杂草,都可以通过超高压离子发生器进行燃烧转化。

   但是,一定要有燃料。

   附近有一座煤矿,储量很大,还好解决,唯一的问题就是开采和运输。

   采矿厂虽然可以将矿石和其他资源变成金钱,但转化的金钱比现实中买卖要低得多。

   杨洪一开始就认为,用煤炭换钱不划算,但自己使用那就划算多了。

   矿石必须经过精炼厂的提炼才能自己使用,要不然只能换成金钱。

   但煤不同,煤可以直接用来发电。

   唯一的问题就是,发电站需要消耗的煤炭很大,一天要一千吨的煤,虽然离煤矿很近,但也有段距离需要运输。

   不管多近,都要有运输工具,不可能用当地老百姓的手推车。

   所以,运输问题就变得很麻烦了。

   杨洪是在两座发电站建成之后,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还好,第三间发电站建在采矿厂附近,距离一个煤矿也不远。

   还好,基地里的能量源是采用了不知名的黑科技技术,不需要任何燃料,否则杨洪早就被折腾得够呛了。

   于是,一群克隆人将几辆卡车聚集在一起,开始搬运附近的煤矿。

   小鬼子的矿场早就被清理干净了。

   当地的政府都知道了这里有一伙凶残的土匪,他们派来的联络员被克隆兵用枪吓跑了,很聪明地选择了无视。

   尽管基地里有六辆卡车,但还是不够用。

   在这个过程中,采矿车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它的采矿能力非常强大。

   一小时十吨煤炭的速度要比人力快了不少,然后转运到卡车上,在有卡车运送到发电站,最后由发电站进行自动化处理。

   这倒是省去了采矿车来回奔波的功夫,效率大大提升。

   虽然战车工厂暂时无法制造火炮和坦克,但可以制造采矿车,克隆人就是最好的司机。

   智脑上的采矿设备,只要有人在,就能自动化处理。

   不过,出于保密的考虑,押车的士兵都是忠实的克隆兵。

   有了采矿机和卡机的协同采运的方法,开采的效率大大提升。

   这也是现实世界,没有游戏里那么古板,不知变通。

   这时,杨洪才松一口气,一狠心连续制造出了5辆采矿车。

   这样,4辆采矿车为发电站提供煤炭,就能保证一家发电厂的正常运转。

   在限制了一些建筑的使用功能后,基地内的一切都可以正常运转了。

   其他2辆矿车则继续开采铝矿,在运输车的帮助下,一天的产量翻了两番,每天能赚6400元。

   虽然不多,但也能补贴一点到基地了。

   原本还能制造更多的采矿车,但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卡车了。

   杨洪在附近转了一圈,又是买又是抢,总共才弄来十五辆卡车。

   要造车辆,首先要有一个科技中心,要搞一个科技中心,就得先拿出一百万元。

   钱,是绝大多数人永远难以解决的问题。

   杨洪叹息一声,对秤一、常威道:“这批药你自己看着办吧,另外顺便在泉城打探一下消息。”

   秤一没有回答,而是站直了身体,行了一个前世常见的军礼。

   这些克隆人都是这样的,因为他们来自于红色版本的背景。

   上次常威打探情报,杨洪对他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他笑着点头答应,虽然也经过了刻苦的训练,但他的笑容就像是刻在脸上一样,永远都不会改变。

   杨洪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靠着医药的暴利,一天的纯利润,就是四千多块钱。

   这是一笔让人疯狂的暴利。

   要不是有智脑的提醒,说一级基地最多只能建一座医院,杨洪怕是要再建好几个了。

   龟缩了一个多星期,他的药品积攒了不少。

   小鬼子越来越近,他们必须尽快把药品卖掉。

   车辆只剩下那辆曾去过泉城的小汽车了,其他的都用作拉煤了。

   好在这些药品并不占空间,装上了药品后还可以坐下两个人。

   泉城本来就不远,来回不会耗费多少时间,而且有上一次的销售经验,可以省下不少功夫。

   药品无论何时何地,永远都是供不应求的。

   小鬼子步步紧逼,药品也逐渐开始走俏。

   就连韩复榘的部队,也需要大批的采购。

   来回时间应该很快,不过,杨洪还是让秤一、李挺多打听一些泉城的情况。

   那里可是杨洪预定的主要根据点之一。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抗战之红色基地 第十一章 还是要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