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是该下狠手了

+A -A

  见天子提起开设少年班这事,种师道和张叔夜两人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

   张叔夜站出来禀报。

   “陛下,开设少年班,并从十岁开始培养将官的做法,是否周期太长?如此一来,也会耗费更多的精力、物力和财力,会给朝廷财政带来一定的负担压力。”

   张叔夜的这个观点。

   倒也有几分道理。

   在这个时代。

   男性始终都是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也是经济收入来源的主要支柱。

   这些战死疆场的将士。

   本身就会让这个家庭缺少一个主要劳动力。

   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收入来源。

   如果在将他们的后辈男丁选入军学院,就会导致这个家庭里的劳动力出现断层。

   如果一个家庭出现了劳动力断层,那么就会导致这个家庭的收入来源降低,一旦收入来源降低,如何缴纳朝廷的税收?

   除非朝廷能免除这一部分税收。

   光是免除税收还不行。

   因为这家庭肯定还有老人要赡养。

   所以,朝廷还得赡养这些老人,这又是一笔开支。

   但对于张叔夜的这点担忧。

   赵桓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他笑了笑道。

   “这其实并非是很大的问题,军学院所设置的少年班,肯定是有着相应的选拔规则,不会从独子中选拔,一般的家庭也不会是独子,再者说,这少年班的人数肯定是不会太多,最多不过千余人,

   就这千余人,朝廷难道还承担不起相应的财力和物力消耗?对于朝廷的赋税来讲,支出的这一小部分,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并不会影响到朝廷的整体开支收入。”

   赵桓在意那点财力开支吗?

   他并不在意。

   要将一名十岁的少年培养成可以领兵上阵杀敌的将领。

   充其量不过七八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千把号人的物力财力开支。

   无论是赵桓自己,还是朝廷的税收开支,都是承担得起的。

   赵桓需要的是什么?

   他需要的是一批从小便接受忠君爱国教育,并誓死追随天子,为大宋江山社稷开疆扩土的将领。

   在当下。

   赵桓也有这么一批年轻善战的将领。

   比如岳飞,张宪等人。

   还有就是一直没提拔起来的吴玠、吴璘、李彦仙、虞允文这些年轻将领。

   这些人的个人能力和忠诚度是绝对没问题的。

   可以接替宗泽,种师道,张叔夜他们这些老一辈将领。

   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讲。

   将领的培养必须得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宗泽他们退位了。

   可以有岳飞、张宪、吴玠等人接替。

   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上阵杀敌,本就凶险。

   说句不好听的话,万一某一天,岳飞、吴玠这些年轻将领战死疆场。

   如果后面没有更年轻的**将领顶上去。

   那岂不是国家就没办法继续向外扩张?

   年轻将领的培养,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国家不能出现青黄不济的情况。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极其危险。

   少年班。

   赵桓是肯定得开设起来的。

   是军学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种师道和张叔夜见天子这么说。

   他们也是非常的清楚。

   这事肯定就这么定下来了,也是不在反对。

   种师道回禀道:

   “既然陛下已经确定了此事,那臣在规划军学院时,定会将少年班规划进去,也会制定相应的选拔标准,以保证所选拔的这些少年,资质优越,不会太差!”

   赵桓点了点头。

   “此事你们先下去拟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出来,如有不足之处,也能尽早的调整。”

   种师道和张叔夜二人齐齐领命。

   “臣遵旨!”

   没多久,蒋文照进了垂拱殿。

   将拟定好的旨意呈到了赵桓的面前。

   “陛下,这是臣以枢密院和三衙的名义,替陛下所拟定,给宗泽军令的旨意内容,请陛下过目!”

   赵桓接过蒋文照手中的折子,仔细确认了一番,又在上面加了一道旨意。

   旨意的内容很简单。

   大军南撤,并派兵击退李良辅的五万西夏大军后。

   留下三万大军交由王禀统领,驻扎太原,以防备北方金国之兵。

   同时,姚平仲和种师中二人领兵返回各自此前的驻地。

   宗泽麾下的近十万大军,则是立即返回东京城。

   在赵桓的计划中。

   针对西夏的军事行动,应该是不会等得太久。

   宗泽就地驻扎在太原,整军备战其实也是可行。

   之所以赵桓要让宗泽率领大军返回东京城。

   是因为赵桓接下来要打造一支新军。

   而且,这支新军要实行新的训练方法和新的军制。

   赵桓改革大宋军制的第一步。

   就从禁军中的新军开始。

   见没有遗漏的旨意。

   赵桓在这份折子上面盖上玉玺,交给了蒋文照。

   “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将这份旨意送到宗泽手中,让其按照上面的旨意行事,不可耽搁。”

   “臣领旨!”

   等蒋文照离开垂拱殿后。

   赵桓问种师道和张叔夜二人。

   “此前太原一战的将士们战功审核一事,应走的流程是否已经全部走完?这眼看就要到除夕了,对于有功将士应有的奖励和一应升迁,朕希望能在除夕之前完成!”

   这仗都打完好长一段时间了。

   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

   该升的升,该奖的奖。

   对于这些有功将士们来讲,刚好也能回家过个好年,喜上加喜的事。

   种师道和张叔夜两人当然也是明白这一点。

   “陛下,昨日晚些时候,臣去三司问过此事,三司对于奖赏所需要到的一应财物,已经核算完毕,很快便会向陛下呈递折子,待陛下您批阅了折子,枢密院和三衙便可正式下达奖励公文,

   在除夕前将此事办妥,应该是没问题的!”

   赵桓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

   随后,赵桓又与种师道和张叔夜聊了一些有关军政的事,两人便离开了垂拱殿。

   两人刚离开没多久。

   李奉走了进来,向赵桓禀报。

   “陛下,今日上午时分,那些喧嚣闹事的太学生,以及违背李纲命令,没有原地受罚的太学生名单已整理在册,请陛下过目!”

   “让朕看看,是哪些家伙如此的胆大妄为,不知悔改!”

   赵桓接过李奉手中的名单,仔细的看完后,神色极其不悦。

   “看来,不下狠手整治这些混账东西,他们真以为自己能翻天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回到大宋当暴君 第194章 是该下狠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