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杀阵冲天

+A -A

  ,

  苏观没有继续多逗留,很快的离开了金州,带着满心的期盼而来,又灰心的离去。

  贾鉴作为幕僚很忠心,完全以恩主的利益放在首位。

  这是他的长处。

  同样也是短处,只要能达到己方的目的,任何的手段都可以使用,哪怕导致的后果极严重。

  他有一条毒计。

  明面上答应朝廷,金江镇全军赴锦州,即能获得朝廷大量的物资,又能迷惑锦州。

  锦州以为金江镇会援助,就会做这方面的布置。

  这条毒计一箭双雕。

  既能让金江镇获得大量的物资,又能让锦州疏于防备,而被蛮族攻破。

  那么朝廷必将陷入被动的局面,只能全力困守山海关,再也无法轻易收复辽东。

  因此,对于将军否决他的计策,贾鉴极其的不懂。

  将军是有野心的,他看得出来。

  既然如此,为何却不采用他的计策呢。

  只要朝廷势力彻底退出辽东,那么金江镇可以全力应对蛮族,收复失地也不忧心朝廷插手。

  如此这般。

  金江镇将全占辽东,势力大涨,甚至可以为王。

  此人类三国毒士。

  唐清安看着贾鉴面露不快,内心想到。

  “锦州可以因为实力不足败于蛮族,但是绝对不能因为受金江镇欺骗而败于蛮族。”

  贾鉴不以为然。

  结果有什么区别吗?

  “不久你将明白。”

  唐清安没有多言。

  ……

  济州岛小海湾很多。

  已经开始不少的船只往来济州岛,都是金陵各家的商贾的掌柜,已经提前来布置。

  船上的货物不多,因为是先来探路准备。

  几条小河把山峦反隔开,山脚下一边是牧场,时不时奔跑过一群马匹。

  一边是水田,种植水稻。

  前番考虑过种番米,可是此物乃机密,所以没有在济州岛推广,还保留在大小长山岛乃至石城岛等地。

  济州岛海外渔船繁多。

  不同于大小长山岛渔场的渔船,济州岛的渔船,更像是小舢板,轻侜似箭。

  这些小船出不了近海,也运载不了多少渔获。

  不过正如李成贤所言,济州岛做到自给自足,这方面一直都做不得不错。

  十几名军士,在一名官员的带领下,正在码头等着剩余的人。

  当天气逐渐温暖起来时,飞鱼聚满海湾的景象,让人看得心里底气十足。

  因此众人并没有感到不耐烦,而是津津有味的打量海面。

  码头外的船只,甲板上透风的水手,同样看得啧啧称奇,周围的小舢板。

  在波浪的晃动下,熟练的网获了一兜渔获。

  “这里真是一片宝地啊。”

  官员情不自禁的感叹。

  众人都认同的连连点头,如此好的地方,在朝鲜手中,真是暴殄天物。

  此时,又匆匆赶来三名军士,官员勘验了腰牌,才送这些人等上船只。

  济州岛作为朝鲜重要的岛屿,不过海面平静,因此也只驻扎了六百兵。

  节度府号令全军队长齐聚金州,演练军势。

  除了前线的军队,保留一二,其余各处全部都要报道,济州岛也是如此。

  “你们去了好好露露脸。”

  官员笑道。

  军士们腼腆的笑了。

  “全军四千队长,哪里轮得到我们出头。”

  有人笑道。

  “那又如何,咱们济州岛的难道弱于其他地方,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你们好好表现,立了功劳回来,也算是对得起这些年,各位孤守此岛的苦劳。”

  众人都点点头,神情跃跃欲试,谁不想要在节度使身前留下个好印象。

  一船船,或者一队队的队长们,从金江镇各地踊至金州。

  对于这些队长,金州方面极其重视,专门设了营地,为他们修整之用。

  并且准备了丰盛的食物,甚至还备了酒水。

  只酒水一事,就是金江镇多年难得之有。

  有的人先到,有的人后到,因此离家近的,甚至家就在金州的,都批了假。

  三日内必须返营。

  李如靖,徐聚费,赵学颜,潘驯,葛世峰等,乃至朱纯,武斌,马大芳,高长芳等等。

  都欢欢喜喜的奔赴家中。

  节度府里,葛藟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的亲哥哥了。

  既担忧哥哥的安危,又期盼他早日达成心中的志向,成为一名大将军。

  “妹妹,你看看我跟你带了什么。”

  葛世峰一表人才,身材高大,英武不凡,神采飞扬,浑身自信,和当年那个满脸狠厉的小子,完全变了一个人。

  不光他如此。

  看着眼前的妹妹出落的清水芙蓉,面色白皙,可见在夫人身边没有吃什么苦。

  和很多人一样。

  他全家亡于蛮族,从小带着妹妹流离失所,如果不是将军的收留,他们兄妹哪有这般的机遇。

  更有妹妹被夫人收养,因此他不但对将军忠心耿耿,乃至对夫人也是满心的感激。

  “哥哥又乱花钱了,我在夫人身边有月钱,一应事务都有供应,没有需要花钱的用处。

  倒是哥哥年龄大了,要把钱都攒下来,以后娶嫂子才是。”

  葛世峰感到好笑。

  当年那个只知道哭的妹妹,如今也懂得疼人了,心中升起一股欣慰之感。

  “蛮族未灭,何以家为。”

  葛藟抿了抿嘴,父亲还在时,教她认过字,她至今都记得,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你别瞎担心,咱们金江军不同以往,不惧蛮族,倒是蛮族怕我们,我身边还有那么多兄弟,没事的。”

  见到妹妹的表情,葛世峰宽慰起来。

  “我就知道你们在这。”

  李如靖突然跑了进来。

  就猜到葛世峰会来找他的妹妹,因此直接奔往后院外偏门的门房,果然见到了两人。

  “都跟我走,到我家吃饭去,这是我母亲交代的,你们可不能拒绝,不然她要念叨我。”

  李如靖边说边上前拉着葛世峰。

  葛世峰看着妹妹。

  葛藟犹豫了一番,最后说道。

  “夫人说放我假,可是府里正缺人,我也不放心离开太久,我见了哥哥就满足。”

  葛世峰明白妹妹的意思,府里有了几位身孕的主,夫人又有两个小公子。

  而将军一向不喜多用人,知道府里人手短缺。

  李如靖也不多劝。

  葛世峰交代了妹妹一番,葛藟同样叮嘱了哥哥一番,两人念念不舍的告别。

  “还是有妹妹好,我那个弟弟可算是完蛋了,十足的纨绔子弟模样,真不知道母亲怎么教养他。”

  葛世峰不言长辈之过,李如靖埋怨几句,也不在提此事。

  各家都有各家的景致。

  像马大芳兴高采烈的回家,年余为见父亲,面色仍然如旧,大骂他乱花钱。

  “这可真是一点变化也没有啊。”

  马大芳习以为常,要是他父亲真的变得热情,他反倒是觉得奇怪。

  他的老娘,同样一脸麻木,不过早早的就在灶台生火,马大芳跟了进来。

  果不其然。

  锅里正炖着一条鲜鱼。

  “父亲又把渔场的东西带了回来,啧啧,果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家靠着父亲占公家的便宜,倒是日子过得滋润。”

  军中养人。

  他们又是在军学校读了几年的书,受了几年的训,每日都吃饱肚子,本就养得骄傲的很。

  在军中又受到重视,更是养出了一股变化。

  和普通百姓子弟不同,和勋贵也不同。

  “瞎说什么呢,你老子听到了揍你。”

  马大芳的娘,这才说了见到儿子后的第一句话。

  不久。

  马大芳的几个弟弟,从军校里放学归来,虽然早就吃饱了肚子,看到大哥带回来的零嘴,仍然唧唧咋咋高兴的很。

  缠着马大芳,追问军中的事。

  “别烦我,说了你们也不懂。”

  马大芳不耐烦的摇了摇手,把他老子的模样学了个十足。

  从军中退伍多年,当了五年渔夫的马林,坐在院子的石墩上,虽然目视前方,余光却偷偷看着他们。

  忍不住想笑,又怕他们看见,立马扭过头。

  还有一等人家。

  退伍老兵,做了船匠的高珍的两个儿子。

  高长芳被自己弟弟叫大狗,锤了他两下,小狗不服气还手,两兄弟在院子里打了起来。

  气的高珍举着木棍,吓得两兄弟抱头而逃。

  ……

  烈日之下。

  无风。

  三千余名军士,一动不动的站在校场之中。

  各方旗帜皆无力垂下,显不出丝毫军场威严的气氛,但是这数千军士。

  虽汗流浃背,却无人说话,更无人晃动。

  校场高台。

  唐清安穿着铠甲,同样立在太阳下。

  被包裹的严密的唐清安,咬着牙坚持,有些勉力,不过穿的不薄,倒也没人看出。

  养尊处优才几年,就有些跟不上军队的苦了。

  他身后一排大将,威势强悍,各面色严肃,视线巡视下方军士。

  众大将的视线下,下方的军士越是丝毫不动,没人愿意在这种场合出丑。

  军队的魂不是将军,不是将领。

  而是眼前的队长们。

  队长是三十名士兵的核心,队长在最前面,穿着最好的装备,队长做什么。

  其余的士兵就跟着队长做什么。

  队长说什么,士兵就听什么。

  而一旦进入战场,就听不到人的声音,因此士兵只能看到队长的动作。

  队长就是全队的主心骨,是全队的榜样。

  乃至军中旗帜金鼓军令之下,都需要队长立马做出应对,带领全队尊军令而动。

  队队的军队,合起来成为一部杀戮凶兽,队长就是其中的灵魂。

  队长强,则全队强。

  队长强,则全军强。

  ......

  “哈!”

  ......

  高台之上,一行令旗兵,同时打下旗语。

  台下。

  数千军士大喝一声,整齐划一,步步向前逼近,扑面而来肃杀之气。

  “哈!”

  “咔嚓。”

  一喝一步。

  刀枪如林,杀气腾腾。

  “止!”

  “咚......咚......咚,”

  令官大喝,鼓声响起。

  “哗啦啦。”

  军阵停步,收枪挺立。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杀阵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