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关羽兴兵

+A -A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

  士。

  此人厉声喝道:“我等为社稷故,日夜兼程奔跑三百余里。”

  “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却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岂有让我等退兵之理!”

  丁原心中悚然,急忙转头看向说话之人。

  此人,正是董卓麾下谋士李儒。

  董卓被杀以后,本来关羽也准备杀掉李儒,因为贾诩之故,这才将其看押起来。

  关羽后来领兵讨逆,根本无暇顾及李儒,李儒就一直被关押。

  直到关羽车骑将军职位免,被刘宏召回京师受审,李儒这才重获自由。

  李儒虽然被释放,却不知道该去何处。

  他徒步往东,最后隐居在了河内,直到丁原奉何进之命屯兵河内。

  丁原出身贫寒,自身勇武过人,所以无论对待吕布这位猛将,还是有能力的文士,都极其看重。

  他素有大志,得知李儒隐居河内的消息以后,就三番五次登门拜访。

  及至后来,李儒终于被丁原打动,在其麾下效力。

  此次丁原入京,李儒自然也是跟着过来。

  丁原后退数步,示意李儒过来,而后小声说道:“陛下降诏,岂能违背?”

  此时,丁原对于朝廷,还是带有敬畏之心。

  李儒却是说道:“如今大将军被杀,十常侍伏诛,更兼天子年幼,无人能够执掌朝纲。”

  “明公今日领大军而来,正好遇到天子,岂非天赐良机?”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明公手握重兵,若能够趁势而起,定能独断朝纲,权倾天下。”

  “假如现在离去,待朝廷稳固,则明公自身难保矣。”

  丁原闻言,不由怦然心动,脸色也阴晴不定。

  野心,如同烈火燎原般,越烧越旺。

  他虽然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极善专营,否则也没有如今成就。

  在此之前,他也从未想过能够独断朝纲,权倾天下。

  然而。

  如今就有一个机会,充满诱惑的摆在丁原面前,他又如何能够忍得住。

  “父亲,军师所言大善。”

  “若不趁势而起,日后说不定反而会被清算。”

  吕布眼中,也燃烧着熊熊烈火,急忙出言劝谏。

  丁原当即不再犹豫,拒绝退兵,直接带着天子以及公卿回到雒阳。

  回到雒阳以后,李儒当即建议丁原,以天子名义收拢西园八校兵马。

  西园八校,以及何进旧部,此时都群龙无首。

  袁绍虽然想要收服这些军队,奈何名不正言不顺,只得眼睁睁看着雒阳兵马,尽被丁原所得。

  丁原迅速控制住雒阳,而后被封为司空,权势不下于历史上的董卓。

  只不过,丁原终究还是与董卓不同。

  董卓废立天子,乃是因为刘协被董太后抚养长大,董卓却认为自己乃董太后同族。

  正是因为有这份关系,再加上董卓想行伊霍之事,用以彰显自身权势,才会废立天子。

  相比起董卓,丁原野心终究小些。

  如今控制住整个雒阳兵马,位列三公,临朝辅政,丁原已经非常满足了。

  可惜的是。

  丁原却不知道,他的意外到来,打乱了袁氏所有计划。

  袁绍等人谋划这么久,可谓是机关算尽,又岂会坐视丁原摘取胜利果实?

  并州,太原郡,晋阳。

  州牧府。

  “你说什么?陛下驾崩,皇子辩登基为帝?”

  关羽听到这个震撼消息,当即霍然起身,满脸不可置信的盯着信使。

  “启禀征北大将军,消息千真万确!”

  关羽脸色阴晴不定,深深的无力感顿时涌上心头。

  “陛下驾崩多久了?”

  信使答道:“已有近两月时间,只因大将军封锁消息,再加上道路受阻,才在这个时候传到并州。”

  关羽双拳紧握,眼中满是戾气。

  “陛下身体虽然不好,却绝不可能这么快就驾崩,此间定有蹊跷!”

  “陛下建立西园八校尉,正是为了分何进兵权,却在这个时候驾崩,那何屠夫绝对脱不开关系!”

  关羽心念急转。

  他想起了刘宏对自己的信任,再想到对方意图振兴汉室之决心,以及如此不明不白死去,胸中顿时涌现出无边戾气。

  “关某深受皇恩。”

  “如今陛下死得不明不白,某若不查个水落石出,又怎对得起陛下器重?”

  “传我军令,尽起并州之兵,奔赴雒阳!”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汉末武圣 第一百九十八章 关羽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