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清洗东林

+A -A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天关心!”

  正月里,皇帝前往国子监看望备考的监生,也在这里一同接见了各省入京备考的举人代表们。

  在这场巡视国子监,看望监生考生的活动里,皇帝却突然提笔给国子监写了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在明末实在太有名了,几乎无人不知。

  “多年前,一个风雨之夜,陈云浦先生乘船在桥下避雨,岸边有一户人家透出微弱灯光,能看到两个孩子在灯下苦读的剪影。陈先生有感而发,吟出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屋内读书两個孩子之一,居然对出一句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大家都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吧?”

  下面众多士子脱口而出,“无锡东林先生。”

  “没错,那个孩子就是顾东林顾宪成,后来他万历八年中进士,历任京官,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

  万历二十二年,朝廷会推阁臣,顾宪成提名之人为神宗所厌而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

  十年沉寂后,顾宪成与弟弟顾允成重修家乡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又同有人说是东林旧迹,有人说是后学津梁。

  随驾的冒辟疆站了起来,“是洛闽中枢四字,意在称赞杨时在洛阳二程和福建朱子理学发挥承上启下作用。”

  这位掌印都给事中的话,引来阵阵称赞声。

  当年的复社四公子,也是年轻士子里的偶像,复社又称小东林,政治上是一脉相承。而这几年,这四公子主编几大报纸,又掌握科道,刷新吏治,整顿朝纲,监督司法,确实也是大出风头,政治声望极隆。

  甚至已经被称为东林四君子了。

  还有人称他们是东林新一代领袖,刘宗周黄道宗这种不完全算东林,祁彪彪姜曰广吕大器等人甚至都老了,如今东林就得靠这四君子主持,甚至之前因弹劾阮大铖而被贬的顾咸受等,也都是名望大增。

  冒辟疆站在那里,对一众监生举人们点头示意,然后坐下。

  朱以海面上仍满是微笑。

  “朕很佩服东林先生,每每读到当年东林初建时的那种风声雨声读书声的盛况,也是深感震动。

  当年东林先生他们持名检,励风节,严气正性,侃侃立朝,而从东林书院最早走隘,他们开始党同伐异,任用私人,

  最终在与阉党的斗争中逐渐没落,甚至连东林书院都被烧了!

  让人嗟叹!”

  会场的气氛慢慢变化。

  变的安静,变的凝重。

  绍天大帝起兵监国以来,不止一遍的强调停止党争,同仇敌忾,共同对外。甚至取消了万历以来的这些什么这党那党案。

  不仅重用阮大铖马士英等奸党,也一样重用钱谦益、高弘图、姜曰广等人。

  不论党,不论过去,不计出身,甚至都不论是否投过顺降过虏,连曾经大顺的丞相牛金星,张献忠的义子都一样重用。

  “当年顾宪成重建东林,估计也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东林书院会变成东林党,更不会接受这个名字,他还在世时,他的反对者,攻击他们为东林党,顾宪成可不接受。

  但到了后来,许多人却公然以东林党人自称,这是为何?

  何谓党?朋党小人也!

  自万历以来,历经数朝,当年顾东林所倡议的那个东林书院,那个东林人,早变样了。沦为了党同伐异的,政争的工具,成了争权夺名,甚至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他们

  朕说的可对?”

  国子监里这无数的官员、学生们听到这一声声问,思索过后也都点头。

  皇帝说的没错。

  当年东林反对宦官,反对矿税,其实一是宦官干政,二是征矿税进的都是皇帝私库,二来皇帝是派太监征税,太监在地方征税确实也有扰民害民情况,另外也是因为工商矿税征收,影响到了士绅利益。

  而如今绍天朝这几年来,虽说不算时间长,但行的是另一条路,有实践有证明,皇帝的税赋,于百姓确实大为减轻负担。

  “朕的税赋,不论正税的田赋丁银,还是其余工商厘金,设立时都充分调查考虑过,征收也很正规,总体来看,百姓们都比较支持,这没错吧?”

  大家都点头称是。

  朱以海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变的严肃起来。

  “朕起兵之初,就要大家摒弃门户之见,更禁止结党争斗,都要团结对外,共救时艰,拯救社稷。

  可仍然有人还总想着结党营私,打着东林的旗号,做的却是攻击陷害的勾当,完全枉顾事实,也无视大局!”

  “如今之安定局面来之不易,东林这块招牌,虽 皇帝的话引人震动,甚至让许多在场人都不由的变色惶恐。

  因为今天皇帝的话太过惊人,还是直接点东林的名,虽说的是一些假东林,但这话里之意,也就还是指东林。

  难道皇帝羽翼已丰,要开始清洗东林了?

  冒辟疆、侯方域等更是面如土色,他们终于明白皇帝绝对是冲着他们来的,而缘由就是他们控制的几大报纸,之前的顾咸受案,这次的王之仁弹劾案,估计已经触及皇帝底线了。

  。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海上升明帝 第649章 清洗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