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上初二的那一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人生一大转折。
那年她十二三岁,弟弟妹妹们还小,因为奶奶为了老房子的建设,爷爷又忙于工作,便经常没时间陪伴,加之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外出务工,也就只有姐弟二人一起逗玩。
两人玩耍之际,多有口角发生,奶奶便说“是没爹没妈的孩子,还打架闹事。”讲多了,便也麻木了,没了父母的概念,对于她来说,他们算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好似在说别人的父母。
建房子差不多有三年五载的时间,期间都是她与弟弟互相照顾,竟在不知不觉之间,便已长成了大姑娘和小伙子了,也有了些许叛逆。因此奶奶说“每天忙于建房子,装修房子,竟不知你们已经不知不觉的长大了。”
在那时奶奶忙于建房子,也没得空照顾年迈的老太。等房子建好了,老太年级也大了,行动不便,后又一直卧于病榻之上——半身不遂。一半可以行动,一半则没了知觉。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是在病榻上,奶奶也是寻医问药,在医院也有月余之久,但皆是药石无医。医生建议回家将养,毕竟年级八十有一二,后续可以让老太完未完之心愿。
姑姑得知此事,便以为是奶奶不愿花钱找医生治病,其实找了也是无用呀,奶奶又怎想不治好呢?可是已经晚了呀!母女俩闹僵了,姑姑一气之下搬到县城去住了,好些年没怎么回来看看奶奶。
老太得病临走之际,头脑还是清醒的,但已经说不清话了。
还记得天没亮人便走了。
陪在老太身边,看着她,竟不觉得害怕,反而很亲切,这也许就是亲情的缘故吧!
如果是陌生人,也许会害怕,会有鬼魂之说。
天亮时,给老太穿了寿衣,整理好。还需要绕着棺木走一圈,看着老太就这样静静的躺在里面,心里沉沉的,但看着安详和蔼的面容也很是安慰。毕竟走的时候不是那么痛苦,子孙们也在身旁。
盖棺后,跪在灵前,希望老太去的地方,是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有的只有快乐与幸福。能够儿孙绕膝,享晚年之福。
送往殡仪馆,火葬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窗外门外,其中也包括小辈们——曾孙辈。无一不悲痛欲绝,失声痛哭。
火葬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说“老人家看着瘦小,火葬的时候,知道老人家生前一定也是享福了的,没受什么罪。”奶奶听后,对自己也算是些宽慰吧!
火葬回来后,准备前往墓地安葬的时候,一排排亲人跪在灵柩前。
奶奶回过头,看到她与父亲没有哭,便问“你们这没良心的,奶奶老太生前不疼爱你们呀!怎么没哭。”
她与父亲说,“不知怎么对着骨灰哭不出来,也许是她去了天堂,极乐世界,不再痛苦了,所以没有眼泪了,哭不出来了。”
世界上又少了一个疼爱她的人。
有多了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