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兵仙韩信
项羽死,西汉王朝建立。刘邦征战多年,如愿当上了皇帝,可是刘邦并未使他人臣服。汉初,经济以及农业生产一切百废待兴,国力甚是薄弱,则让一些觊觎皇位的掌权者有了可趁之机。
英布 造反 彭越 造反 庐绾 造反
刘邦焦头烂额,无数求援信息接踵而至,天下再次动荡不安。战争烈焰,再次燃起。
韩信自幼丧父,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到少年时,因患病与世长辞了。韩信寄养在叔叔家,整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虽怀有鸿鹄之志,却无处施展才能。后被叔母驱逐,流浪在街头,又遭街邻唾弃,一时间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人性在压迫中暴露出丑陋的一面。韩信遭胯下之辱,但又遇漂母之恩。感悟到人间冷暖,发奋勤学苦练,终取得今日殊荣。伐代,灭齐,亡魏,取燕。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韩信终究骄傲过头,过于张扬,激起了刘邦的嫉妒之心 。自古以来,打天下需要能臣,守国只需忠臣,韩信在大汉危机中四处周游,而且还窝藏敌将钟离昧,难免让刘邦怀疑。功高震主,道理韩信明白,可他仍觉得自己为大汉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会遭疑。这一次,这个聪明绝顶,暗谙兵法,工于心计的男人却算错了。
没过多久,刘邦亲征,暂解燃眉之急。韩信,便被刘邦列为首要了。
天气晴朗,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大地,撒下了万丈光芒,刘邦身穿龙袍,乘着龙辇,前后跟着仪仗队,反常的是个个身着甲胄,气势如虹,庄严无比。刘邦表面上的目的是要去楚国名景 “云梦泽” 游玩,韩信如今是楚王,负责管理楚国。一路上风平浪静,刘邦坐在华丽的盖蓬下,内心十分复杂,他想留下韩信这位奇才,可又怕韩信有野心,一山不容二虎,万一到时韩信反戈一击,刘邦深知自己肯定赢不了韩信,无毒不丈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想到这里,刘邦下定了一个决心。
--------楚国
在一座气势磅礴的宫殿中,青烟袅袅升起,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无不在勾引坐台上那个男人的味蕾。可案台上的男人眉头紧锁,因为他接到密保,刘邦来势汹汹,意图绝非游玩这么简单,“看来终究还是动手了。” 韩信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步伐沉重的走出殿门,来到了一条小路, 路间幽深静谧,禽鸟啾叽,四围灌木蒙丛,真是个隐居圣地!渡过一条小河,这才发现,路的尽头,有一间精美的房子。房间呈长方形,顶部雕着逼真的图案,加上上好的白玉闪耀着温润的光芒,门匾是檀香木制成的,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韩信推门走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兵器,个个精良。钢刀,闪着寒光,毫无缺口瑕疵。铁剑,蕴含戾气,一看便知有无数人亡于刃下。长枪,玄铁炼制,矛头锋利无比,挥舞起来定能虎虎生风。一个男人从里屋走出,一看到是韩信就会心的笑了。两人坐定之后,钟离昧倒着茶,“韩信,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看你脸色不好,发生什么事了?” 韩信紧蹙眉头,心事重重,这可是很少见的。
其实韩信与钟离昧的结识源自于一场战争。秦末,秦将章邯收编了骊山的奴隶,率领几十万秦兵前去扑灭各地起义之火。首先灭亡掉陈胜吴广等人,接着,章邯便与势头过盛的项梁开战。项梁与各路诸侯结盟,凭着强大的兵马和过人魄力。把章邯竟打的节节败退,一次,项梁攻占了章邯的一座城池。钟离昧当时是韩信的长官,在战斗中,他被韩信的文韬武略所折服,从此一直引荐韩信并听取他的意见。先说项梁,项梁攻克了城池后,便骄傲轻狂的说秦军已被吓破了胆,开始在城中狂欢,守城的兵卒喝的酩酊大醉,对于城外毫不设防。韩信劝项梁积极布兵防止章邯来袭。但是都不起效果,韩信联系了钟离昧,钟离昧按韩信的说法和他出城寻找项羽。果不其然,就在韩信前脚刚走,章邯的队伍从天而降,毫不费力的屠杀了楚军,项梁也被乱刀砍死在城中。钟离昧在项羽营中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惊的无以复加,对韩信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虽然最终还是没有挽回韩信投奔刘邦的心,但是二人的感情却从未因为阵营的对立而断绝。在项羽死后,韩信便偷偷的收留钟离昧,藏在了楚国。
韩信早就知道刘邦发现钟离昧在楚国,只是没想到刘邦的动作这么快。韩信有些惭愧的说:“钟大哥,我这里实在是留不住你了,高祖已经察觉到你在这里,这次他说是游玩,其实……” 韩信说完, 两人一阵沉默。 “他既然知道我在这里,那么你也危险了,都是我连累你了!” 钟离昧显然比韩信更惭愧。“不,不!钟大哥,兄弟之间何谈连累。能保全你,我危险又能怎样?” 韩信真诚的说到。“好,我知道了,我去收拾一下行李,明日便走。” 钟离昧的眼中散发出一种异样,韩信察觉到了,以为他是歉疚,便不再过多的怀疑。“那我就不打扰了,钟大哥,告辞了!” 韩信转身走了出去。心中尽管万分不舍,但是能保钟离昧一条性命,怎样也是值得的。
韩信走后,钟离昧关上了门,苦笑一声,来到了浴室,洗完澡后,他郑重的穿上了铠甲,披上了战袍,戴上了一顶白银头盔,直径走到大厅的那堆武器前。摸出了一柄短剑,悠悠的寒光照在盔甲上,青绿色的刀柄上刻着钟离昧的名字,这是他拥有的第一把武器,也是最喜爱的武器。今日,他将用它了结自己的性命。没有过多的犹豫,狠狠地朝心脏一刺……
第二天,韩信给钟离昧送行时,发现了他的尸体,以及压在身下的绝笔信。信中的内容无人得知,韩信读着读着便潸然泪下。钟离昧的死,对韩信是有利的,这样可以解除高祖对他的怀疑。但是,以兄弟的死来换回自己的苟活,谁又能做到?
-------- 楚国城外
天气湿润,空气里弥漫着花香,心旷神怡。按照日期来说,今天刘邦应该来楚国 “游玩” 了,韩信穿着浅蓝的礼袍站在城门旁,手上提着一个经过密封的箱子,身后文武百官,全部跪膝伏地,迎接着高祖到来。太阳慢慢的爬上山头,已经到了正午,刘邦还是没有来,这让韩信有些焦躁。过了许久,远处传来马蹄声,一个身着军衣的士兵风尘仆仆的来到韩信身边,“禀楚王,陛下因身体不适,不宜行动,请你到十里外的郊外接驾。” 韩信听后,眉头皱的更深了,他隐约知道这是一个阴谋。
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箱子,韩信就好像安了心一般,骑着马和那个士兵去了。郊外曲径通幽,草木茂盛,一群乌鸦在空中盘旋,好似在提醒韩信前方有危险。左拐右拐,终于看到前方的营寨了,汉旗随风飘荡,彰显着自己的威严。不多时,来到了军寨门口,四下无人,韩信走进军营,突然木门被带路的士兵猛的关上,无数道黑影从帐篷里窜出,个个手拿利器,挥舞而来。韩信身手敏捷,片刻间打倒了十数人,别以为韩信只会文不会武,其实他的武功仅次于项羽。双拳打不过四手,韩信腾空扔起木箱,大喊到:“高祖,吾不曾负你,怎杀我于房前?岂不叫天下人说您斩杀忠良冤枉无辜?” 话音刚落,刘邦一脸阴沉的从高筑台上走出:“韩信,为何窝藏楚将钟离昧,有人谏你谋反!” “钟离昧头颅在此,可还吾清白!” 韩信声嘶力竭,争取着生的希望。箱子里看来装的就是钟离昧的首级了。刘邦眯起眼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哈哈,朕就说大将军怎会叛我,朕给你开玩笑呢。” 刘邦爽朗的一笑。韩信看了看四周密密麻麻的人头,人手铁矛金戈,也笑了笑,比哭都难看。
“大将军,朕寻思着还是因为你手握实权,别人才会冤你,为了避免流言蜚语,你还是把兵符交与朕,来西安享享福吧。” 看来终于切入正题了,这个老狐狸。“当然,如果你不愿给朕,那也没关系。” 刘邦故意把 “没关系” 这三个字咬的很重,也就是说,韩信若是不交出兵符,他就无法活着出去了。没有摆在明面上,但暗处却流动着杀机。一滴冷汗划过韩信的脸颊,胜战连捷的他很少有过这种情况。交还是不交,要知道,韩信若不是依仗着兵权,他早就死多少回了!来到西安都城,更无异于软禁。 “我交。” 为了保住暂时的性命,韩信还是决定交了。“好!韩信果真令朕钦佩,朕封你为淮阴侯,立刻回西安,朕要宴请你!” 刘邦激动的快跳下高台了,韩信也渴望他失足掉下去摔死。
一点准备都没,韩信就被稀里糊涂的拉上了龙辇,向西安驶去。不过,这也是他的归途了,末路的归途!西安繁花似锦,热闹非凡,韩信几日的奔波,离开了自己的领地,来到了西安。在皇宫里,韩信怎甘没落,外人眼中,他整日沉迷酒色,其实,他早有准备。陈豨曾是韩信部将,如今戍守巨鹿一带,完全靠韩信提拔,所以他面韩信如再生父母,在他去巨鹿做官时,给韩信道别,然后秘密的进行了一段对话。
不多时,陈豨趁刘邦得病之时,发动叛乱,一时间也风头大出,汉朝避其锋芒,等待刘邦再度出征。刘邦无可奈何,拖着病上阵讨伐叛军,韩信机会已到,欲和陈豨里应外合,端掉汉室王朝。可天有不测风云,家奴走漏风声,尽数被吕后得知,但不敢和韩信正面交锋,以贺寿的名义将韩信骗到永乐宫中。韩信也暂时不想和吕后撕开脸皮,两人心怀鬼胎,各有各的打算。
同床,异梦。
韩信谨慎的进入了永乐宫,却见金碧辉煌的屋中挂着无数铜钟,四周开阔,一道人影在钟的后面。房门在韩信进入后迅速关上,一道声音如惊雷般响起 “贼臣韩信,你串通陈豨谋反一事以被查明,罪该万死!” 吕后怒斥到。“看来我还是落入你手中了,呵呵呵,那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非韩信之错,高祖容不得忠良,我为汉朝立下了无人能及的功劳,到头来,却要拿我性命。你觉得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韩信咬牙切齿,看来这种抑郁不平的情感压制了他很久。“放肆,死到临头竟还要诋毁高祖,罪以当诛!” 吕后奸诈的一笑,“来人呀,拿下!” 说着,一群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韩信,几根绳索一松,一个麻袋像个网一般将韩信提在空中。“高祖曾许诺你,见铁不杀,我的人拿的都是竹尖。见天地不杀,你悬在空中,上有土瓦,下有麻袋。见人不杀,你的眼睛现在根本看不见我们。所以,你受死吧!” 韩信闭上了眼,接着,无数竹尖穿透了他的身躯。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功臣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