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变法的正确姿势

+A -A

  “破入二品?谈何容易啊.....”

   王子渊苦笑着摇了摇头:

   “更何况,如今我一身修为尽失,与文锁的联系也已经全部切断了。

   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废人罢了。

   束极楼主怕是要失望了.....”

   白止看了一眼面色有些泛白的王子渊,轻笑了一声,缓缓道:

   “对于寻常的法修而言,失去了己身文道而成的文锁,的确只能算是一个废人。

   但是,对你而言,这反而是一个绝佳的破境机会。

   我想,王御使你的文道,应该已经走到了三品法修的极致了吧?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将文锁托入秦国国运之中,甚至借此形成秦国运体的法令。”

   王子渊目光闪烁,没有否认:

   “在下也不知道有没有走到尽头,但是的确已经无路可走了。

   束极楼主既然知道的这么清楚,那某想问一下,您说的这个绝佳的破境机会,又是什么意思?”

   白止沉吟了一下,沉声道:

   “儒修自圣人而始,让周朝之后的术士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以浩然之气加持己身,以入世为修行。

   无论法修,墨修,儒修,终究都是殊途同归。

   但是,自法修的初创之人管仲而始,极少有法修能够破入二品明德之境,遑论天命之境。

   就算是为秦国打下盛世之基业的商鞅也陨落于踏入明德之境的前夕。

   你可知道原因是什么?”

   王子渊定定地看向白止:

   “因为,法修踏入三品,须得立法以明天下。

   但是法势无常,随时而变,因俗而动。

   上古兢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故而难以如别家踏入明德之境,可循前人脚步而行。

   立法之人,须得以尸骨踏出一条前路。

   若成,则得以明德天下。

   若败,则身死道消。

   故而,法修踏入二品之境极难。”

   白止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王子渊,开口道:

   “所以,你这次想要废除宗正署,以己身为木,界定秦法之公正,就是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

   王子渊皱了皱眉,摇了摇头道:

   “若是没有束极楼主出手,某早已死在宗正署的牢狱之中。

   亦或者是死于那些王室外戚的怒火之中,如商君一般车裂于咸阳。

   某,想的,也不过是为秦国之兴盛,出上一分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罢了。”

   白止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道:

   “所以,我说你们这些读书人的头脑都太过死板了。

   为什么要在这等着被杀呢?

   提前给自己备下一条后路,静等自己的立法之举得以践行。

   这样不就可以踏入明德之境了吗?”

   王子渊神情微肃,向白止拱手示意:

   “束极楼主,此言差矣。

   其一,某立法,当法布于众,一视同仁。

   某先前参与了安国君谋逆一案,以安阳城数十万秦民的性命为饵,甚至纵容属下犯法。

   此等行为,依秦法而定已为死罪。

   其二,某苟全己身,虽立法而欲除宗正署。

   但是已然违背了某之文道,甚至文锁都出现了些许问题。

   故而某直接舍弃文道,托入国运之中,以制掣宗正署。

   文锁化作秦之法规,无法归于己身。

   又如何踏入明德之境?”

   白止却是挑了挑眉:

   “所以,本楼主才说这段时间,正好是王御使你踏入二品明德之境的最佳时间!”

   王子渊微微一愣:

   “什么意思?”

   白止扭身,背对着王子渊,悠悠开口:

   “刚刚本楼主问你为何法修难以踏入明德之境,你说的,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就是法修相较于别家,更重于国!

   法施于国,法布于众,法定于天下。

   如此,才是法修的明德之道。

   其载体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众!

   故而,管仲定法于齐,李悝变法于魏,慎到明法于楚,国体咸变,方能踏入明德之境,甚至直抵天命。

   秦国依法治国,正是法修施展才华的沃土,但也是法修最难成道的境域。

   因为,商鞅给后世法修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死局,基于秦之国体的死局!”

   说到这里,白止的声音微微一顿。

   王子渊听着白止的话,眼睛有些发亮,急声道:

   “什么死局?”

   白止扭头,眯着眼睛:

   “这个死局若是能解开,秦当开创不朽之功基,立下万世之基业。

   其中牵连极多,而且以王大人当前的状态,也难以解开这个死局,所以暂时保密。”

   王子渊的心中仿佛有人在不停的挠抓,痒的厉害。

   但是听着白止这个语气,似乎的确没有说的意思,不由得眸光有些晦暗。

   “

   但是就算不解开这个死局,本楼主也是有法子让王大人踏入明德之境的。”

   白止看着似乎有些失落的王子渊,微笑着开口:

   “本楼主刚刚说的契机,可不是那个死局,而是如今被王大人托入了秦国国运的文锁。

   法修的文道,是随着国运的反哺,人之愿力的吸纳而不断精进。

   王大人止步于法修三品,并非王大人资质不够,也不是秦国不够强大,愿力不够精纯。

   而是秦国的国运只会给王大人反哺那么些运力,毕竟王大人也未曾真正做出什么推动秦国国运强盛的举措。

   但是如果王大人成功诛除宗正署,真正在秦民的心中立下了刑无等级的理念,秦民的愿力自然会增强,国运亦会强盛。

   而位于国运体内化为镇压宗正署律法的文锁,也自然会得到反哺。

   到时候只要王御使取出了文锁,自然能顺理成章的踏入明德之境。”

   王子渊眉头紧皱,疑惑道:

   “我,已经切断了同文锁的联系,而且文锁还在秦国国运之中。

   我也没法子让它重新回到我的体内啊。”

   白止摆了摆手,开口道:

   “这些王御使就不必费心了,本楼主既然能说出这个方法。

   那就肯定有办法让那文锁重新回到王御使的体内。

   现在,王御使要做的,就是在此地好好养伤,且先静等一段时间。

   嗯,应该不会太久。

   至于王御使的家人,本楼主自然也会安排妥当。”

   王子渊听着白止的话,沉默良久。

   抬眼,看向白止:

   “在下想知道,束极楼主在某身上花费这么大的气力,需要某付出什么代价?”

   白止目光闪烁,轻声开口:

   “代价之事,另说。

   不过如果王御使到时候真的愿意接受我天刑楼的馈赠,怕是再难以秦国御使大夫的身份行走于天下了。

   但是还请王御使放心,若是王御使不愿意,本楼主自然也会放任王御使离去,绝对不会以王御使的性命亦或者是王家子女的性命相要挟。”

   王子渊定定地看着白止,那双深邃无比的眼眸之中,尽是淡然与赤诚。

   随即王子渊拱手,沉声开口:

   “既然如此,某,多谢束极楼主!

   不过,王某希望多加一个条件!”

   白止挑眉:

   “什么条件?”

   “劳烦天刑楼,放过白家的白止。

   若天刑楼能应下,某现在便愿意答应楼主的条件。”

   王子渊轻声开口,且直欲躬身行礼。

   一股力量向上托举,止住了王子渊的躬身行礼之势。

   白止已经悠然转身。

   “你放心,那个白止.....

   不会有事的。”

   看着那道隐没在黑暗中的身影,王子渊的心中长舒一口气,又尽是疑惑。

   这个名叫束极的天刑楼楼主,在他身陷廷尉署之时,便幽然出现在牢房之中,视廷尉署内部的道阵如无物。

   随后便直接了当地对自己说自己想要以身殉之的变法就是个笑话。

   如果自己想要见识一下变法的正确姿势,就要听他的安排。

   (稍等,没有码完。)

   但是已然违背了某之文道,甚至文锁都出现了些许问题。

   故而某直接舍弃文道,托入国运之中,以制掣宗正署。

   文锁化作秦之法规,无法归于己身。

   又如何踏入明德之境?”

   白止却是挑了挑眉:

   “所以,本楼主才说这段时间,正好是王御使你踏入二品明德之境的最佳时间!”

   王子渊微微一愣:

   “什么意思?”

   白止扭身,背对着王子渊,悠悠开口:

   “刚刚本楼主问你为何法修难以踏入明德之境,你说的,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就是法修相较于别家,更重于国!

   法施于国,法布于众,法定于天下。

   如此,才是法修的明德之道。

   其载体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众!

   故而,管仲定法于齐,李悝变法于魏,慎到明法于楚,国体咸变,方能踏入明德之境,甚至直抵天命。

   秦国依法治国,正是法修施展才华的沃土,但也是法修最难成道的境域。

   因为,商鞅给后世法修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死局,基于秦之国体的死局!”

   说到这里,白止的声音微微一顿。

   王子渊听着白止的话,眼睛有些发亮,急声道:

   “什么死局?”

   白止扭头,眯着眼睛:

   “这个死局若是能解开,秦当开创不朽之功基,立下万世之基业。

   其中牵连极多,而且以王大人当前的状态,也难以解开这个死局,所以暂时保密。”

   王子渊的心中仿佛有人在不停的挠抓,痒的厉害。

   但是听着白止这个语气,似乎的确没有说的意思,不由得眸光有些晦暗。

   “

   但是就算不解开这个死局,本楼主也是有法子让王大人踏入明德之境的。”

   白止看着似乎有些失落的王子渊,微笑着开口:

   “本楼主刚刚说的契机,可不是那个死局,而是如今被王大人托入了秦国国运的文锁。

   法修的文道,是随着国运的反哺,人之愿力的吸纳而不断精进。

   王大人止步于法修三品,并非王大人资质不够,也不是秦国不够强大,愿力不够精纯。

   而是秦国的国运只会给王大人反哺那么些运力,毕竟王大人也未曾真正做出什么推动秦国国运强盛的举措。

   但是如果王大人成功诛除宗正署,真正在秦民的心中立下了刑无等级的理念,秦民的愿力自然会增强,国运亦会强盛。

   而位于国运体内化为镇压宗正署律法的文锁,也自然会得到反哺。

   到时候只要王御使取出了文锁,自然能顺理成章的踏入明德之境。”

   王子渊眉头紧皱,疑惑道:

   “我,已经切断了同文锁的联系,而且文锁还在秦国国运之中。

   我也没法子让它重新回到我的体内啊。”

   白止摆了摆手,开口道:

   “这些王御使就不必费心了,本楼主既然能说出这个方法。

   那就肯定有办法让那文锁重新回到王御使的体内。

   现在,王御使要做的,就是在此地好好养伤,且先静等一段时间。

   嗯,应该不会太久。

   至于王御使的家人,本楼主自然也会安排妥当。”

   王子渊听着白止的话,沉默良久。

   抬眼,看向白止:

   “在下想知道,束极楼主在某身上花费这么大的气力,需要某付出什么代价?”

   白止目光闪烁,轻声开口:

   “代价之事,另说。

   不过如果王御使到时候真的愿意接受我天刑楼的馈赠,怕是再难以秦国御使大夫的身份行走于天下了。

   但是还请王御使放心,若是王御使不愿意,本楼主自然也会放任王御使离去,绝对不会以王御使的性命亦或者是王家子女的性命相要挟。”

   王子渊定定地看着白止,那双深邃无比的眼眸之中,尽是淡然与赤诚。

   随即王子渊拱手,沉声开口:

   “既然如此,某,多谢束极楼主!

   不过,王某希望多加一个条件!”

   白止挑眉:

   “什么条件?”

   “劳烦天刑楼,放过白家的白止。

   若天刑楼能应下,某现在便愿意答应楼主的条件。”

   王子渊轻声开口,且直欲躬身行礼。

   一股力量向上托举,止住了王子渊的躬身行礼之势。

   白止已经悠然转身。

   “你放心,那个白止.....

   不会有事的。”

   看着那道隐没在黑暗中的身影,王子渊的心中长舒一口气,又尽是疑惑。

   这个名叫束极的天刑楼楼主,在他身陷廷尉署之时,便幽然出现在牢房之中,视廷尉署内部的道阵如无物。

   随后便直接了当地对自己说自己想要以身殉之的变法就是个笑话。

   如果自己想要见识一下变法的正确姿势,就要听他的安排。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公子你的马甲又掉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变法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