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悟!生命之力
他到了庙里除了洗衣叠被,做饭打扫,就是观看藏经阁里崭新的经书。听说这都是台湾来的大师,送给庙里的。保存的……还真好……
当时老和尚给他剃度后,就带他来到了藏经阁。说:“经中自有自在果,莫等闲时空祭佛。你读过书,识得字,自己就先看上两个月。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然后,就如电影里的情节一样,留给他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高深莫测的走了。
来到庙里的第61天夜里,他走进了老和尚的禅房。也迎来了他生命中最大的转折。
“师父,我看满两个月了。”
“感觉怎么样?”老和尚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大雨问道。
“佛之所言甚是微妙、难解,愿师父释疑。”
“讲人话!你讲的我听不懂。我是问,对这雨你有什么看法。都连续下了半个月了,怕是要发大水了啊!
要像98年那样,就又有人要遭殃了。明朝(天)我们就到别处躲哈(下)去。走走走,莫发痴了,赶紧去收拾哈(下)去。”
就这样他尚为反应过来,就被师父赶了出去。那天夜里注定无法安然入眠。
第二天一早,老和尚就来到他的房间,对他大吼道:“你还睡得着!水都淹到庙里了!”
说完一把提起他就往外走。当他们趟着齐膝的水爬到山上,老和尚看着越来越高的大水,无不感叹的问他:“你觉得我们出家人什么才最重要?”
看着老和尚充满期望的眼神,他突然感觉到手上的《长阿含经》,越发的有重量。他把经书贴身放好,目光坚毅的说:“师父我明白了!”
他话一说完,就火急火燎地往庙里跑。在跑的时候,他能感觉到老和尚,在对他大声的喊着什么。但当时他脑子里却只有一个声音:去救出典籍!
当他抱着经书,顶着齐腰的水走往高处的时候。他终于听清了师父一直大喊的,原来是:“你个死牛麻X!是命!是命啊!”
这也成为他在那个世界,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忽然猛至的洪水吞没了他。或许……这就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
他反复念叨着“生命”这两个字。这是老和尚给他上的最生动的一课,最刻骨铭心的一课,也是最后的第一课。
然而他并不埋怨老和尚。不识大字却能谨守戒律,礼佛不怠,这或许称不上大智慧,但也算得上“所谓的”功德无量。至少……比某些伪道学、江湖“术士”要高尚的多。
他想亲自整理一下那件旧僧袍,毕竟寄托着他对地球的最后念想。当他拿开衣服,发现了那本《长阿含经》,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他原以为书或许是丢了,也一度认为与佛的缘分也将断绝,但这一刻又让他有了些许庆幸。毕竟在他危急的时刻,是“佛”给了他生存的信念。
当然,以当时的情况而言,他若认为一块“汉堡”能救他,那么“汉堡”也会成为他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
只是,结合他的经历而言……好吧,注定某人要在某条不可预知的道上,越走越远……
摩诃小心的翻开经书,每页纸上都有洪水留下的泥土。本以为经历生死、看破生死的他,这一刻,泪水滂沱,不能自已。
他没有,也不愿将泥土拂去……
虽然经书上面的墨迹都已模糊,但他用红色圆珠笔,作的注义和笔记,依然还能识别。这是最庆幸的事。
他收拾好心情,慎重的将经书贴身放好。喝掉了那碗流质食物,他并没有细致的品味,让他能量倍增的是什么东西。大步朝外走去。
这时的安娜,静静的俯身依靠在过道的栏杆,望着远边的天,却是兴意阑珊;脸上带着的哀伤,淡淡;风撩拨着她的头发,她的罗衫;似若仙子下凡。
他走到安娜的身旁,不敢多想,多看。深深的向她鞠了一躬,双手合十,对她说了句“谢谢”。
他明白,只有魔法才能让那本经书,依旧保持完整。也只有魔法才能让他,神奇的用他从来没有学过的语言,与人正常交流。
而她显然并没有意料到,这突如其来的郑重,略显腼腆,但不失大方的说:不用。说完又那样眺望着远天。
“你似乎有什么心事。”他走到她的身边,与她并排而立。她却没有回应,依然淡淡的看着远方。
他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打量起了这里。第一次打量起了这异世的天,这天下。
这才发现,原来他觉得并不特殊的木屋,却是建在这里最高的一颗巨树,最高的一根可以搭建的枝桠上面,怕是高百米不止。
头顶是可以遮天的树冠,而门前却是一望无前。往下的树枝上面还有更多的木屋,若隐若现。有人或在藤桥,或在栈道,或在树枝,或在倾斜的树干,行走往来。
环顾四周,全是郁郁葱葱的巨大树木,比他所站的这棵要矮小许多。还有更多的小木屋,隐藏于重重叠叠的树叶之间。
当真是不可思议的异世,不可思议的种族,不可思议的一切!
他闭上了眼睛,因为他觉眼睛已经不够用了。深深的呼吸着这里的空气,感受着阳光温暖,感受着清风拂面,感受着人语鸟言,感受着自然……自然的双手合十,自然的轻声诵念“南无阿弥陀佛”。
虽然他闭上了眼睛,但所见到的,却更加立体清晰的在脑海呈现。渐渐的他什么也听不到,感受不到,也忘自己,只专注于脑海。不经意间进入了定禅!
他的脑海里的世界,依然是他所看到的世界。但他却看到了树木枯荣,四季更迭。
世界、时间、四季相对来说是恒定的,不为人的意志而改变。那又是什么造就了人、兽、花草树木,等等世间万物?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生,死,轮回?
他就在那里专一于心,感悟着他所见到的天道。却不知道,天地之间的一种能量向他聚集,融入他的身体。
他的身上因此发出了一种柔和的白光,越来越浓厚。也有越来越多的精灵,从四面八方赶来。或坐,或立,或在树枝,或在走廊,围在他的身旁。
他们相貌不一、神色不一,或年轻、或苍老、或严肃、或笑,但他们都有同样的一点,那就是左手背上的图案。
本来正在议事的奥菲利亚等人,带着一位老者,也走了过来。奥菲利亚将已经陷入呆滞的安娜,搂在怀里,轻抚着她的脸庞。轻声的问:
“安娜。他似乎在冥想,但我没有见过能站着冥想的人。你能告诉我,他身上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之力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恢复清明的安娜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奥菲利亚转首带着询问的神色,看向伊利亚特,奥德修斯,还有那位老者。老者走到摩诃约一米的地方停住,他看见了摩诃的左手,说:
“他在感悟天地之力,重生力量。想不到他竟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元素力量,而且还是生命之力。
而你们却说他原本不是魔法师,当真是平生仅见。我很期待他能拥有怎样的力量,达到什么境界。”他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所有人都不要去打扰摩诃,自己也轻轻的退在一旁。
不知过了多久,渐渐的有淡淡的黄色光华,从摩诃体内发出。就像初升的太阳,温和而不炽烈。
温和的黄光缓慢地浸染着体外的白光,似梦如幻,直至同化,直至再次回到摩诃体内,消失不见。
而专于一心的摩诃,并不知道自己引起了轰动,惊世骇俗。他正在“观看”一片树叶的从无到有,从生到落。
下一瞬,他脑海里的树不见,人不见,天也不见了,一切都变成了黑暗的虚无。只留下一个个的银色光点,或消失或出现,如若星光。
他仔细的感受着它们。不知过了多久,或者就只在一瞬。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这些光点或许就是“业”。
佛家有云:因果无常,皆由业往。物有生死苦乐,业却丛生难灭。(人的每一个动作或者说行动,都是在制造业。)
比如人。因前世(或这一刻)自己所“造就”的业,作为“因”;从而决定,今世(或下一刻)经历生死忧患,富贵荣华,拥有诸多不同的“命运”,也就是“果”。
如此因果轮回,更生不息。
(归根结底还是劝人多做好事的说。谁知道有没有下辈子?都不过是某种“美好期望”罢了。)
诸天、神、佛,则通过修行,获得大智慧,能看透“因果”的大智慧。从而达到不昧因果,不再受轮回之苦。
而佛法则是“佛祖”教人,如何获得大智慧的一种修行,也就是梵行。
人生在世是不可能因此成“神”,但可以“堪破”或“规避”各种磕绊。从而少些“心中的”苦恼,以至清净自在。
思及此处。一种柔和的白光进入了“虚无”之中,从外至内将虚无侵蚀,“星光”也悄然而逝。当白光将最后一点虚无吞噬,在虚无消失的地方,突然涌出大量黄光。
瞬间,整个“天地”只剩淡淡黄光,还有天地中心的一轮“旭日”,由黄色光华凝成的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