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背后捅一刀

+A -A

  mpeg-1是mpeg组织制定的第一个视频和音频有损压缩标准。▽ ◇

  压缩算法于1990年定义完成。

  1992年底,mpeg-1正式被批准成为国际标准。

  mpeg-1的音频标准分为三层,分别为mpeg-1-layer1,mpeg-layer2以及mpeg-layer3。

  mp3的全称是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ii,它是在1991年由位于德国埃尔朗根的研究组织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工程师发明的。

  mp3被设计用来大幅度地降低音频数据量。利用mpegaudiolayer3的技术,将音乐以1:10甚至1:12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重放的音质与最初的不压缩音频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

  1992年至1998年期间,由于没有出现竞争对手,mp3格式在络上发展很快,几乎成了络音乐的代名词。

  在1998年9月,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向几个mp3软件开发者发去了一封信声明“发布或者销售编码器或者解码器”需要授权。

  这封信宣称非经授权的产品“触犯了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和法国汤姆逊公司的专利权。 制造、销售或者发布使用[mpeglayer-3]标准或者我们专利的产品,你们需要从我们这里获得这些专利的授权协议。”

  这些专利问题极大地减慢了未经授权的mp3软件开发并且导致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开发和欢迎其它的替代品。

  而经过近10年的发展,mp3音频格式的缺点逐渐暴露了出来:一是为了压缩而过多的破坏了音乐的品质;二是不支持支持证书加密。

  1998年末,帝盟公司发布了riopmp300。

  跟实力弱小的世韩不同,帝盟多媒体是美国加州的一个涉足多领域的电子消费品巨头,在电脑声卡、显卡等领域都有非常强劲的实力,被认为是推动电脑多媒体化的重要力量。

  帝盟公司发布的riopmp300很快就获得了市场的关注,并且很受消费者的欢迎,高达190美元的售价似乎丝毫阻挡不了美国消费者的热情。

  riopmp300支持的音乐格式是mp3,而这时候络上大量免费的mp3资源。

  很快人们就发现riopmp300可以在互联上下载mp3而不用花一分钱。

  但是,互联丰富的mp3资源带来了无限惊喜和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的新问题。

  帝盟很快就被传统的唱片业巨头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盯上,并以riopmp300侵犯了知识产权为理由将帝盟公司告上法庭。

  ……

  1999年2月,中国的寒假到来了,陈凡踏上美国的国土,在美国建立了保护伞电脑公司美国公司(umbrellaputerinc.)。

  随后,保护伞电脑(美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发布了u盘和ump音乐播放器(umbrellamusicplayer)——ump-u100。

  受限于制造技术,ump-u100播放器大小跟一盒香烟差不多,正面有一个小尺寸的单色反射式液晶屏幕,用于显示歌曲信息。

  ump-u100有32m存储空间,用一节5号电池供电,可以提供10小时的续航。

  ump音乐播放器不支持mp3格式,而采用保护伞自己研发的音乐格式ump格式。

  ump格式的编码方案是保护伞公司从德国购买的一组在mpeg-1layer2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更先进的编码方案。

  采用比mpeg-1更先进的心理声学模型、清晰语音监测技术、主动降噪技术,改变了压缩时所用的huffman(哈夫曼)编码,以得到更大的压缩率,而且采用了动态编码技术,在信号复杂时提高比特率,在信号微弱时降低比特率,能在得到满意的效果又能确保不错的压缩率。

  ump的文件格式设计的也更为先进,采用“制播分离”技术,也就是ump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已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播放它。

  ump格式支持多声道,在同样的压缩率下有着超越mp3格式甚至mpeg-1layer2的音质表现,并且支持支持版权保护,未经许可(即未获得许可证书),即使是非法拷贝到本地,也是无法收听的。

  mp3格式是80年代开发的,现在技术其实已经落后了,但它的市场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ump格式虽然比mp3格式先进的多,但市场前景黯淡,参观保护伞电脑公司的展位的人没几个看好这家没听说过的公司开发的新格式能取代mp3格式,连带着也就对ump播放器态度冷淡了。

  怎么看帝盟的riopmp300也比ump-u100更讨好市场。

  这时候已经有很多消费电子公司看好mp3播放器的市场了,但还没哪家会不自量力去开发一个新的音乐格式,还不兼容mp3格式。

  ump播放器不被看好,但保护伞展位的udisk却让展位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usb接口是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发展了好几年的已经成熟的技术。

  就在去年,微软公司发布的windows98系统内置了usb的通用驱动,使得usb接口设备看上去更为前景广阔。

  1999年,移动存储设备发展的滞后已经困扰人们很久了。

  目前计算机所使用的移动存储设备仍然以1.44mb的软驱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存储器,如zip、mo、刻录机、外置硬盘等等。

  但是这些设备作为移动存储器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软驱所使用的软盘价格便宜,但是可靠性极差,且容量小,速度慢;而其他新型移动存储器则价格偏高,安装携带不便,标准不统一,且一般采用串并口,速度慢。

  这时候,突如其来的udisk从人们的思想盲区之外闯入人们的视线,让看到udisk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

  udisk的技术并没有任何技术难关,已经出现的mp3播放器把音乐相关功能去掉,再稍微修改一下控制器,基本就成了一个u盘,只是一直没人想到而已。

  而u盘的优势参展的it从业人员甚至不需要保护伞公司介绍,自己就能看出来:

  擦写次数高于zip和mo盘;

  不需要安装,支持热插拔、驱动器和存储器一体,适应于任何具有usb的计算机;

  容量更高、体积更小、存储和读取速度更快;

  成本低于zip、mo盘驱动器,而随着闪存价格下降,甚至可以低于软驱。

  看上去可以完美替代软驱的u盘,一出现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得知保护伞电脑申请了u盘的专利后,询问保护伞电脑u盘授权方式的公司如过江之鲤——其中最热切的就是手握闪存制造技术和专利的东芝公司。

  90年代intel公司因为成本和战略原因放弃了闪存制造业务,专注于cpu的研发和制造。

  这时候的三星还很弱小,全球的闪存制造基本被日本公司所控制,而东芝就是nand闪存的专利所有人和最大制造商。

  这时候的东芝正苦于nand闪存的市场容量太小而难以推广,98年出现的mp3播放器已经让它喜出望外了。

  然而mp3播放器怎能和有望取代软驱的u盘相比?

  所以东芝才是对u盘专利最热切的公司,甚至保护伞提出用u盘专利和东芝的闪存专利交换,东芝公司都表示可以谈。

  2月9日,保护伞公司的u盘和同期展出的数码相机一起,获得了1999年度ces最佳参展电子产品奖。

  欧美的媒计算机报纸杂志甚至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项“划时代的产品”,对u盘不吝溢美之词,有些媒体还顺便介绍了一下保护伞电脑同期参展的ump音乐播放器。

  一时之间保护伞电脑在欧美it界炙手可热。

  这时候美国唱片工业协会aa)状告帝盟侵犯了知识产权的官司正闹得沸沸扬扬。

  美国唱片工业协会aa)在费吉尼亚州东区的联帮地区法院正式控告帝盟的riopmp300业务因为故意不严谨的加密技术促使用户在互联上大量无偿下载音乐侵犯了其知识版权,请求禁止帝盟在美国销售riopmp300,并赔偿5370万美元。

  帝盟则态度强硬的要求法院驳回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诉讼,宣告并不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反对技术的进步,要求美国唱片工业协会重视审视mp3播放器技术对促进音像音响作品通过互联传播的积极意义。

  原本这项诉讼最终会以帝盟胜诉结束的。

  这时这起诉讼还没有结果,正在美国互联上闹得沸沸扬扬,在门户站和主流媒体上都很多相关报道,并且大量it互联公司倾向同情帝盟的立场,美国唱片工业协会逐渐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

  相比这项诉讼的热度,u盘的出现也要屈居于下,成为这时间的美国互联第二热门的话题。

  不过这时候正广泛受到关注的保护伞电脑公司,突然跳出来指责帝盟公司,称帝盟选择mp3这种不支持版权保护的音乐格式,缺乏道德上的考量,严重侵害了众多音乐创作人的权益。技术进步不能作为理所当然的侵害他人的借口,帝盟应该好好反省自身的错误!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凡人重生传 第十章 背后捅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