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养民

+A -A

  “道兄,你就帮我这一遭吧!”

   “求求你了!”

   东方辰满脸可怜兮兮地看着面前的道人,整个人甚至都伏了下去。

   只是就算他再怎么哀求,那个背过身子的道人也始终没有转脸哪怕看他一眼。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

   足足小半天过去,一道苍老的叹息声才缓缓响起。

   “你这是何必?”

   “贫道也是没有几年好活了,就算出山又能帮到你几分呢?”

   “更何况是朝廷之事了。”

   “贫道山野之人……”

   东方辰一下子就急了起来。

   “道兄!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而且陛下也并不介意我等的身份……”

   “既如此,为何不为我等搏一个出身?”

   “日后……日后也好……”

   话没说完,背过身的那个道人就默默晃动了脑袋。

   “山野之人,普慈救人就已经是贫道的能力极限了,至于去朝廷任职一事。”

   “也就用不着再说了。”

   说完他就缓缓转身过来,双眼紧闭着:“更何况,如今贫道这对眼睛,早就看不清物了。”

   “明月那孩子你就带下山去吧,我这一身医术,他早就学得七七八八了……”

   眼看着老道松口,东方辰也是沉默了良久。

   而后他就轻叹一声缓缓站了起来。

   “道兄……”

   老道唇角勾起了一丝笑意:“去吧,去吧!”

   “无需再等了。”

   “照看好明月!”

   而后他就一甩袖子,重新转过了头去。

   只是此时,那个始终站在一旁没有插嘴的小女孩眼底却带着好些担忧。

   东方辰的目光则是落到了她的身上。

   “明月?”

   道门不禁人性,而重修心。

   此刻明月的表现也并不出格。

   随着东方辰声音落下,明月就看了过去。

   “东方师叔……”

   “去吧!去吧!”

   老道的声音适时响起:“你的道,在山下。”

   “莫要误了事情!”

   这下明月也不再好作推辞,便朝着老道深深鞠了一躬。

   作为这道观中原本唯二的人,她又怎能不知道老道的身体?

   可以说这一趟她下山后,有很大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老道了。

   而这一礼,敬的就是救命授业的恩!

   随后她就动身走到了东方辰身前。

   “东方师叔,可否容我收拾一番?”

   看着她小小的脸上那股子认真,东方辰下意识就点了头。

   “好!那师叔先去山门外等你!”

   而后明月就转身往她的住处走去。

   东方辰看着她的声影消失后,就转头朝老道行了一礼。

   “既然如此,道兄我就带明月走了?”

   但是随后他却没有得到任何一丝的回应。

   足足过去半晌,极度的寂静才让东方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先前就算再怎么寂静,老道也始终有在诵书。

   可现在呢?

   别说什么诵书声,就是呼吸声都一样很难听到!

   当即他心底就泛起了一丝不妙。

   等到抬头看过去的时候,东方辰就稍稍咬紧了牙关。

   不行!必须得确认一下!否则又如何安心?

   “道兄?”

   一声落下,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道兄?明月那边,你可还有什么要嘱托的?”

   这一声过后,他还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复。

   下一刻,东方辰就起身迈开步子朝着老道走了过去。

   等走到老道身前看过去的时候,其脸上面容没有分毫变化。

   可即便是这么近了,他也没有察觉到老道的任何呼吸声。

   而后他就缓缓探出手去,放在老道鼻下。

   没有呼吸!

   东方辰缓缓收回了手,沉默良久后,他就动手将老道的身体开始往外面搬。

   而此时差不多已经收拾完一切行李的明月回来也看到了这么一幕。

   当即她眼角就落下了两道清泪。

   东方辰也是沉默地做着一切。

   过去半晌,他就给老道身旁围好了木柴。

   道法自然。

   生死亦然。

   随着一把烈火燃起,明月眼角的泪水就止不住地落了下来。

   ‘咔哒!’

   看着明月将山门用铜锁给锁了起来,东方辰就伸出手去将她略带冰冷的手给牵了起来。

   “走吧,师叔带你去洛阳。”

   走出去了许多后,明月才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封闭起来的山门。

   直到暮色将领,两人才总算是来到了山下的小镇上。

   夜间林子里可并不好玩!

   武艺高强的自然不惧,可他们这两人都是没多少武力的。

   所以在速度上两人都用出了全力。

   而且这也是在明月对这些路熟悉的情况下!

   一旦进了镇子,两人的动作就快了许多。

   等到在一个旅馆住下,他们才安心下来。

   而这座旅馆里,现在住着的就有好些道人,他们都是被东方辰所邀请来的。

   其中年纪各异,有二十来的,也有近五十岁的。

   只是近夜,他们早早就开始休息了。

   所以明月在第一时间并没有看到那些人。

   一直等到第二天早间,东方辰敲了响她的房门。

   “明月师侄,起床吃饭,吃完我们就要赶路了!”

   都离开洛阳这么久了,若是再耽搁下去,说不定曹芳会把他给‘忘掉’!

   不能再拖着了。

   当然,这次确实是收获颇丰!

   包括他自个儿,再加上明月,总人数已经到了二十五。

   其中更是不乏熟悉占星、医术等等一切的人才!

   当然,也有人擅长相人……

   不过东方辰也并不怎么相信这个。

   至于普遍都会的炼丹,这就不需要多说了,二十五个人里面起码有二十个都懂。

   当然,至于能不能吃,那就不好说了。

   而后明月的房间就在一阵吱呀声中打开了。

   里面早就已经开始早课的明月站在门口。

   “东方师叔晨安!”

   东方辰看了她手里拿着的书一眼,而后点头道:“收拾一下行礼吧,等吃完早饭就要出发了!”

   “对了,你会骑马么?”

   要知道现在他们所有人都是骑马的,若是明月不会骑马,那就要再添置一辆车。

   虽然钱不是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去洛阳的速度就会下降好多。

   真要说到洛阳起码得多花半个月。

   “会!”

   明月的回答也是不负所托。

   只是此刻她看起来眼眶还是略微带着些红色。

   东方辰伸手在她头顶轻轻摸了下。

   “走吧,去吃早饭!”

   明月点头之后就转身去收拾好了行礼背起来。

   其实她的行礼也并没有太多东西。

   就是一套用来换洗的衣物,再加上几本书和几块干粮。

   早些年逃难的经历让她保留了准备好干粮的习惯。

   要紧关头,这就是救命粮!

   在吃早饭的时候,明月就见到了到底有多少人。

   再加上他们来的这家旅店本来就不大,所以等她看到的时候,就是坐满了一整个大厅的人。

   而且这么些人,个个都穿着一身道袍。

   ……洛阳。

   看着桓范递上来的册子,曹芳就忍不住双手按上了太阳穴。

   数字不普及的坏处啊!

   册子里面都是用飞白体写的。

   虽然好看是好看了,但一个数字就是一串,看得也确实头疼。

   翻动了好一会儿,他就直接动手打开了最后一页。

   在那上面记载的就是一切总数。

   财货折合共七十万钱。

   粮草折合共三十八万石。

   其余的东西虽然也记载了一串,但是曹芳却丝毫没有去看的意思。

   粮草和钱才是根本!

   七十万钱和三十八万石的粮草。

   且不说那些粮草的质量,就是这个数字,若是放开了,还真能供一整个大魏从上到下吃用一年还有余。

   果然打劫才是最快发家致富的硬道理!

   尤其是这个被打劫人是世家的时候,所得简直是太多了!

   当然,这样的打劫也就是这一次。

   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机会了。

   也就是说,尽管确实发家了,该省着的还是要省着来。

   “桓卿,这些天确实是辛苦你了。”

   “接下来就从这些粮草里面拨出来五万石先运往青州救灾吧!”

   “至于剩下的,就先保存起来,不到要紧关头就别乱动。”

   桓范接过曹芳重新递回来的册子后就笑了起来。

   “陛下所言甚是!”

   五万石粮而已!

   而且还是救灾!

   这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剩下的!

   自从他任职了这么个官位后,手上的东西那完全就是要天天掰着手指头来分配。

   饶是这样,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意。

   毕竟东西就那么点,一个人手上多了,另一个人手上肯定会少。

   再加上各处都要……

   说句难听的,就算是掰着手指头了,也还是缺!

   什么都缺!

   钱粮物资就没有一样不缺的。

   当然,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的话就好多了。

   这么多的物资,做梦都得笑死!

   至于说什么掰手指头?不用!

   此刻他倒是颇有一种大地主的感觉。

   总算不用那样扣扣嗖嗖的了。

   “恩……还有今年粮食的长势如何?”

   曹芳眸子里更是有着些许的明亮。

   要知道今年这雨水完全充足,该有太阳的时候也是一直有太阳。

   就这样的情况,粮食要不丰收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提及这个,桓范脸上笑意更浓郁了起来。

   “回陛下,只要不出意外,今年丰收应当是没什么问题了!”

   要知道这么些日子,他就没少跑洛阳周边的农田。

   在看到那一片片绿色后,他就更开心了。

   因为这些绿色意味的就是库中粮草!

   现在再加上这么些现有的粮草,手头宽松啊!

   舒服!

   “这样吧,等夏收结束,就用这些旧粮去换新粮。”

   “具体的标准你去定。”

   粮食这玩意儿总归是吃的,旧粮还是要及时放出去的,首先就能稳定粮价。

   其次就是能够让朝廷收获一些新粮,方便储存,也不用担心储存的时间太久导致粮食都没法吃了。

   本来按着正常程序,应该是朝廷放粮出去卖,然后再用钱来购进新粮。

   但这次曹芳并不打算这么去做。

   因为这个办法往往意味着朝廷和百姓之间会多上一层盘剥者。

   到最后,朝廷讨不了好,底层百姓也难受得要死。

   如果只是朝廷放开了用旧粮换新粮,那最后的结果就会好上很多。

   最起码上下能得个双赢。

   百姓虽然把新粮换成旧粮了,但是手头的粮食确实多了。

   这样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养民之策。

   “喏!”

   “臣谨奉诏!”

   “还有财货,七十万钱,就先拿出来二十万钱来做平抑粮价所需。”

   “若是市面上的那些粮食价格低了就全力往国库中收购,若是正好青黄不接而粮价又高了,就用这二十万钱来购粮,以平价出售给百姓。”

   “每人每日定量。”

   虽然这么做并不能保证所有百姓都吃饱,但是最起码他们能保住命!

   这一点就够了!

   百姓的要求从来都不高!

   有饭吃!饿不死人!

   只有满足不了百姓这两点要求,他们才会造反。

   若是满足了这两点,那就已经是一个极好的世道了。

   若是再能吃饱,那对百姓而言就是太平盛世!

   可就算这么简单的要求,遍数历史,从上到下的所有朝代,就算是那些所谓的盛世,该饿死的人依旧饿死!

   至于繁盛,只属于那些顶层的人!

   这就是事实。

   “陛下仁慈!”

   桓范满脸认真地冲着曹芳行了一礼。

   别的什么都不用说,就冲这一点,曹芳就已经是仁君了。

   上数两百年,都没这样的帝王。

   曹家前三代曹家人就不说了,就是刘家人,上两百年内都没有出过这样的帝王。

   曹芳只是略微一笑。

   仁慈与否那都无所谓了。

   但凡经历过后世的,基本上都清楚人力资源有多重要。

   所谓的养民不过就是保存国家潜力的措施罢了。

   毕竟要是没有人,一个国家就算上面的人再厉害,也不过就是一个空壳子。

   可若是下面百姓多了,国家强起来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

   当然,这也要各个阶层的配比没有出问题,否则的话,那就是纯纯的作死。

   赵宋就是一个例子。

   人口多、经济发达又如何?

   朝廷上的配比完全就是步入了一个误区,否则又怎么会让底层百姓年年月月天天的起义造反?

   老百姓都是傻吗?

   不!

   就是因为活不下去!

   因为朝廷而导致的活不下去!

   经济就算是发达了,也耐不住朝廷往死了挥霍!

   虽然也不是没出贤君,但就那么一个人顶屁用!

   这个锅,就是赵大和赵二要背的锅了。

   所谓的祖宗法!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芳魏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