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不留后路

+A -A

  话音刚落,众人满脸喜色,纷纷拱手道谢。

   拆洗老活儿,可不是鼻子上的饭粒,一摸就进嘴,得有几分本事才归置得好。

   而新入门的小徒弟哪有这本事呀,所以,“借包袱”便是不错的选择。

   就是把其它曲目里的好包袱,拿过来塞进自己的活儿里。

   简单来说,相声里的包袱,其实就是一个个零件。

   至于怎么组合,组合成个什么样子,看你自己。

   唐云风跟众人打完招呼,自己脱大褂。

   不时,抬眼瞧见烧饼跑过来。

   这家伙此刻的精神头不错,早已经从开场的折磨中缓过了劲儿。

   不找别人,专找唐云风。

   烧饼一到跟前,便拱手道:“师哥,师父找您。”

   师父?

   师父不是在外地拍电视剧吗?

   唐云风直接问道:“师父人在哪儿呢?”

   烧饼抬手一指,道:“他跟师爷打完招呼,现在在休息室里,走,我带您去。”

   唐云风没再多问,换好衣服,哥俩抬腿往休息室而去。

   行不多时,来到后台的临时休息室。

   “咚咚咚”

   “进!”

   烧饼退去,唐云风推门进屋,顿时眼前一亮。

   身着普托艏优W校谏撤⑸系男『谂肿樱皇枪赂栈鼓苁撬

   只是他依然一副满是疲惫的样子。

   唐云风紧走几步,上前见礼:“师父辛苦,剧组放假啦?”

   郭德刚没接茬,只招手道:“少爷,坐吧。”

   “哎!”

   唐云风坐下,习惯性的端起茶壶,给郭德刚续上。

   郭德刚一摆手:“茶不喝了,我得眯瞪会儿,明儿个还拍戏呢。”

   “您今晚还得走?”唐云风有些意外。

   郭德刚点头道:“我就回来看看。”

   唐云风突然什么都清楚了。

   剧组根本没有放假。

   师父这是拍完今天的戏,心里又放心不下自己的相声专场。

   连夜一张机票飞回来,看一看,好心里落个踏实。

   同时,还得连夜赶回去,接茬忙明天的事情。

   既落江湖内,便是薄命人。

   班主不是那么好当的,师父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时,脸上疲惫换欣慰,郭德刚笑道:“这场子,你们娘俩张罗得不错,你们在台上的活儿也不错。”

   唐云风心下不忍,但脸上也笑得很开心。

   “外头有师娘和我师姐在,后台有师爷和大爷他们坐镇,我里外不用管,反倒落了个清闲!”

   江湖人,谁不是呢?

   唐云风挑着轻闲话,跟郭德刚唠着。

   宽完师父的心,他很快便退出了休息室。

   临了,还叮嘱烧饼问师娘拿条毯子,给师父送进去。

   转身来到上场口,见过诸位师爷。

   张纹顺笑道:“哈哈哈,真不错,没白跟我喝了那么久的茶,可以出师了。”

   老爷子飘了,飘得很没面皮。

   每天在后台盯场,都涮着自己玩儿,现在还好意思说这个。

   唐云风完全有理由相信,老头现在精神越来越好,里面指定有自己的贡献。

   他咧嘴笑道:“我早就出师了,当时还是您亲眼见证的,怎么,您那会儿是不是睡着了?”

   张纹顺直接一愣,哟呵,敢这么跟我说话啦,这小子指定是飘了。

   旋即满脸热情的招呼道:“来来来,咱爷俩好好唠唠!”

   唐云风哪里敢干,赶紧拱手道:“呃,明天再跟您唠,我还要忙活儿,告辞告辞。”

   说完,逃也似的跑走。

   身后传统几位老爷子,神仙似的笑声,唐云风心里也乐了。

   前后照应完,他回到下场口,也开始盯场瞧活儿。

   他的瞧,跟老爷子们心态不同。

   以后到底会怎么样,随着自己介入的增加,变得越来越不可知。

   但有一点,他很确定,甭管怎么着,今晚上场的这几位,必定是班子未来的支柱。

   他们都很重要。

   所以,瞧着不足的同时,还得考虑得更多。

   此刻在台上使活的,是孔芸龙和李芸杰一组,曲目《八扇屏》。

   《八扇屏》,传统经典曲目,以贯口见长。

   名字中带“八”,但八在这里是虚数,代表“很多”的意思。

   流传到现在,这个虚数,又变得更虚了。

   曾几何时,只出三位人物的《八扇屏》,开始横行舞台。

   这其中既有演出环境,演出时长的限制,自然也少不了相声演员自己手艺的限制。

   反正大家都这么玩,谁也甭揭谁的老底。

   乐乐呵呵,玩的挺好!

   倘若谁能出到八位人物,那不得了。

   “嚯,够厉害的呀,全本《八扇屏》!”

   其实,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真正的《八扇屏》,总共有二十二位人物之多。

   目前最常见的,归拢起来,也不过“浑人”“莽撞人”“苦人儿”“小孩子”“江湖人”“粗鲁人”六位而已。

   改一句帝王之家的名言,来形容唐云风的心情。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败家最容易!

   所以,他坚持要求三哥,至少八位人物起步。

   被埋进泥土里的珍珠,总得有人再慢慢去把它们挖出来吧?

   而且,他还将两位赵前辈的垫话版本,教给了他们。

   就是希望,尽可能多的观众,重新喜欢上这段经典之作。

   台上的表演已经开始。

   ……

   孔芸龙左手拿扇面,右手比划,嘴里说道:“我每天呀,也就阅阅报哇、操操琴哪,舞舞剑哪,作作诗呀,尿尿炕啊……”

   李芸杰赶紧拦了一手,诧异道:“啊,尿炕啊?”

   三哥眼珠子一转,摆手道:“啊,不,不是,这个,写写帐啊。

   李芸杰抬手挡嘴,对观众道:”他差点儿把实话说出来。”

   ……

   小包袱一出,有些人开始乐了。

   但这个小包袱的作用,可不仅仅是逗乐观众,它还有更重要的作用。

   塑造人物的性格。

   上台使《八扇屏》,不是将贯口顺完,就代表你表演得出彩。

   贯口基本功只是底,面上还得带上人物角色,那才能称得上一声“好”。

   像此刻,李芸杰就是相声演员,而使活的孔芸龙则成了一位文化人。

   再通过刚才那个小包袱一抖,众人便会生出“这文化人有点没溜”的感觉,这便垫下了性格。

   后头再铺,再垫,再出贯口。

   顺溜了。

   一切听着都是流畅,享受。

   这才是两位赵前辈的版本,之所以能称得上“经典”的原因所在。

   不是亲自上场,唐云风对此,同样很是期待。

   唐云风正看着,于慊过来了。

   得,上场口竟然没有了慊大爷的位置,这你能信?

   唐云风拱手道:“大爷辛苦!”

   于慊点点头,脸色并未见喜。

   不时,他担忧道:“爷们,你刚才那段使狠了,氛围掀得太高,根本没留余地,这场只怕他们压不住呀!”

   唐云风没有答话,只是笑着点头。

   大爷不愧是大爷,眼光毒得很。

   可能连上场演员都没发现,这场专场其实真的是没有后路的,包括唐云风自己。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第226章 不留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