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揪住了李承乾的小辫子

+A -A

  “做得到做不到,这种事情你不要问我!”

   李思文看着李承乾,然后说道:“你应该扪心自问,你有没有这个信心,你从现在开始努力,总有一天能够看到这一天,若是你看不到,你的孩子,或者你孩子的孩子能看到这一天,只要你足够的努力,影响到你的孩子,到了那时候,他们一定会看到这一天的!

   早一天努力,就早一天看到这一天。

   你明白吗?

   你是一个太子,一个储君,整天就在想着这些东西,你哪有功夫想这些的?

   你应该想的是,如何造福大唐万民,如何让大唐变得更加的强大,如何让天下的百姓吃饱穿暖,并且活的更加的幸福!

   你不想这些,反而想着如何去做那些事情,你这个太子还有什么意义?

   你还不如去做一条咸鱼,至少,你不用被逼着去做这个做那个。

   自从你当上了太子的那一天,落在你肩膀上的就只有责任二字。

   你承担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

   你应当明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龙袍,不是那么好穿的,这龙椅,也不是那么好坐的!

   皇帝的冕服其重超越三山五岳,龙椅可比刀山火海。

   为了这些,你必须要牺牲自我,成全天下的大我!

   明白吗?”

   “……”

   李承乾听了这些话,顿时就懵逼了。

   这些话,他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说过。

   以前的时候,那些老师,只会教他应该如何去做,应该怎么去做。

   做错了,就直接劈头盖脸的去骂。

   完全将他骂的一无是处。

   而李思文呢?

   李思文虽然也骂他,但是骂的没有那些老师狠。

   并且李思文虽然骂了他,但是告诉他了,为什么要这么去做。

   他是一个太子,要为了天下的万民,牺牲自己,成全整个天下。

   皇帝的冕服很重,欲承其重,必先舍小我,而求大我。

   李承乾在这一刻,他终于悟了。

   “孤,应该如何去做这一切?”

   李承乾对李思文问道:“还请李少傅为学生指点迷津。”

   “如同普通人一般,去做那些普通人能够做得事情。”

   李思文对李承乾说道:“将每一件普通的小事,都做好了,就是不平凡。你记住了,你现在不是在教书,也不是那些蒙学的老师,你现在是在播种希望,能够让你成为皇帝的希望,你明白吗?

   你是一个太子,你需要自己的根基,而这些学生,就是你的根基,以后他们不管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你的学生,你都是他们的启蒙老师。

   今日他们或许会以你为荣,但是他日,或许你会以他们为荣!

   百年树人,你现在播种,不求能够有什么回报,但是多年之后,说不定他们就会还你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大礼!

   你能明白我说的吗?”

   “孤明白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然后对李思文说道:“说这么多,你就是想让孤去当老师,去教导那些学生,是也不是?”

   “你明白就好了,我就不用白费口舌了,做不做一句话。”

   李思文看着李承乾直接就对他说道:“你要是不去做的话,我马上写折子跟陛下汇报一下你刚刚说的那些话。”

   “!!!”

   李承乾听到这话,顿时就惊呆了。

   刚刚自己说什么话?

   那些话能够让父皇知道的吗?

   那可是特么的要命的话啊!

   造反啊!

   李承乾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看着李思文,他只能低下了头,选择了从心:“孤明白了,孤会好好的教书的。”

   “记住了,考核不通过的话,你就继续当老师,直到你能够真正的教好学生的时候,我才会给你讲解一些高深的东西。”

   李思文对李承乾说道:“那些东西,就是你梦寐以求的,可以建功立业的办法!”

   “孤一定会努力的!”

   李承乾高声的对李思文说道:“孤从现在开始,跟这些人一起教学!”

   “很好!”

   李思文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等着开学吧。”

   这已经是八月底了。

   经过了好几个月的努力,武士彠还有李孝恭已经召集到了不少的流民。

   这边境的流民还是很多的,尤其是李世民之前打战采取的坚壁清野的政策,导致了许多的百姓无家可归。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亡皆苦,百姓的生活是惨不忍睹的。

   不过这个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

   突厥被赶跑了,而他们的那些家园早就被没有找到粮食,气急败坏的突厥人给一把火烧光了。

   此时的他们成为了流民,这个时候阴山城建立了。

   这些流民自然是知道消息的,听到了阴山城放出来的消息,要召集流民共同建设新城,凡是加入阴山城的流民免赋三年,并且家中有娃的,可以让娃子免费上学,上学的费用,由阴山城全额支出,这些孩子,十年之内,吃住全包,这些孩子只需要学习即可。

   多好的待遇啊!

   不说自己这边免赋三年,就说这孩子十年的吃住全包,简直就是体贴入微啊。

   尤其是这阴山城还给所有的愿意加入阴山城的人提供借贷服务。

   没有粮食?

   没关系,城里可以借,只要签字画押,签下借据,等以后有了粮食,慢慢的还就行了。

   没有衣服?

   没有关系,一样可以借,只要签字画押,以后以粮食来还债即可。

   这是多么好的政策啊。

   一时间,问讯的流民,络绎不绝,都不需要李孝恭和武士彠去找人。

   这些流民一传十,十传百,全都涌到了这阴山城。

   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统计人数,然后在给这些人安排借款。

   这些人来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这里不仅是粮食和衣服可以借,甚至于房子都可以借,只有田地需要自己来开垦。

   不过那些农具倒是可以跟城主府借,耕牛也是可以借的,各种东西,只要生活必须的,就全都可以借。

   只要打一个借条,签字画押,什么都可以借。

   这短短的两个多月,这阴山城的花费,让武士彠和李孝恭头皮发麻。

   短短的两个月,借出去的东西,价值近五十万贯!

   这一下子涌入阴山城的百姓足足有十万户!二三十万人!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 第165章 揪住了李承乾的小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