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大秦的三座奇观,都是利在千秋的千古奇观!

+A -A

  养殖业,种植业,乃至各种奇观基建。

  这些,全都是能够提升大秦国运的东西。

  扶苏必须趁这个造奇观的机会,尽快提升国运到达下一个时代阶段。

  现在领到的三件科技蓝图,说实话,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大规模养成。

  不过,精盐,白砂糖,土豆,红薯,这些带来的加成也非常可观了。

  能够为大秦积攒大量的财富。

  目前,大秦所处的时代阶段,处于比较常规的低武时代。

  建造灵渠以后带来的变化,是大秦整体进入低武时代,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武者。

  见此,扶苏不由期待起下一个时代推进以后,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没错。

  狗系统根本没有标明下一个时代是什么时代。

  扶苏也只能按照低武时代的名称推导,不出意外的话,便是中武时代,亦或者高武时代了。

  如今,已然灵气复苏。

  总不能给他整个赛博科技时代出来吧?

  难不成还来个赛博修仙?

  不管如何,最终时代阶段,必定是仙秦时代,这个是已经确定的。

  想到这,扶苏也不由皱了皱眉头。

  可惜。

  现在要推进时代进度,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建设才能完成。

  灵渠建设以后折算出十点点数,但是,对于整个大秦的时代推进,这十点实在是太少了。

  没错。

  下一个时代推进进度,需要足足一千点时代推进进度。

  这从普武时代到低武时代,也就需要一百点就能完成了。

  一千点时代推进进度,这是直接翻了十倍啊!

  这尼玛,拿各种监工的命去各种造奇观,这也根本造不动吧?

  扶苏麻了。

  不过,一想到要打造巍峨仙秦帝国的最终理想,扶苏原本有些波动的内心,还是压了下去。

  只要建造仙秦,他就能直接登仙。

  现在进入了低武时代,已经是完成仙秦帝国的第一步了。

  在一个看似寻常的历史位面当中,打造出强盛的大秦帝国,再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打造无上的仙秦帝国。

  接下来就是斩神,灭仙。

  光是想想,就让扶苏热血沸腾。

  好在扶苏又仔细查看了一圈系统界面,这才发现系统的设定不一样的地方。

  系统要求的时代点数,并不完全需要建设奇观才能提供。

  进入低武时代以后,系统的设定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一定的更改。

  比如,只要不断提升大秦国运,就能增加一定的时代点数。

  这样的话,一千点,的确算不得很多。

  扶苏也开始考虑起来,接下来需要建设的奇观。

  灵渠这种大规模的奇观已经建成了,不知道接下来又要建造什么样的奇观好一点。

  如果有可能的话,扶苏更想在这个时候修筑长城。

  万里长城,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心之所向的地方啊。

  谁不想亲眼看着巍峨雄伟的秦长城拔地而起?

  正思索间,系统界面也缓缓弹出了一行金色字体写就的提示。

  【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建设水利类序列奇观,灵渠。】

  【宿主当前可自主选择建造奇观,可以同时建造三座奇观,系统将会为宿主提供一次刷新奇观列表的机会。】

  【当前可选择建造奇观如下:黄金台,万里长城,郑国渠,都江堰,秦驰道,黄鹤楼,十二金人。】

  看来,这一次的奇观列表,还是和上次的差不多。

  上一次奇观列表有五个可供选择建设的奇观,这一次,则是多了两个。

  尤其排除了少林寺,倒是让得扶苏心情好了不少。

  建造少林寺,性价比根本不高。

  在扶苏看来,现在建造少林寺唯一的作用的就是养一群武僧用来作战。

  问题就在于,但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什么武僧传统兵种?

  时代变了啊!

  况且,建造上林苑以后,信仰修正就会变成佛教信仰了,这根本就和扶苏建设大秦奇观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

  现在系统直接把少林寺排除了,实在是再好不过。

  免得一直占着一个奇观位置相当碍眼。

  扶苏放眼过去。

  现在他可以选择建设的奇观,一个比一个离谱多了。

  万里长城,秦驰道,十二金人,黄鹤楼,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名震千古的奇观。

  没想到,竟然一次性全部出现了。

  扶苏看了一圈下来,也有些犯了难。

  这尼玛看哪个奇观似乎都不错,哪一个奇观他都想建。

  锤瘾犯了。

  别的不说,就一个只是造福蜀地的都江堰,进入了低武时代以后,效果也有了变化。

  扶苏打开都江堰奇观介绍,一看究竟。

  【水利类奇观,都江堰(二级)。】

  【奇观介绍:低武时代奇观,都江堰扼守百川水泽,铸就天府生态,由此,都江堰必须敕建于原址之上,只有推进时代到低武时代才可生效。】

  【奇观属性:一、建造后,将会在巴蜀地区诞生蕴含天地灵气良田,粮食种植产量翻倍,修炼速度翻倍。】

  【二、奇观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完成后,巴蜀地区发生水患的概率永久减少50%。】

  【三、每逢枯水期,大概率产生降雨,在整个巴蜀地区产生风调雨顺的效果。】

  【四、建造完成后,额外附送一名传说级别大工程师。】

  【系统提示:在原址上建造升级奇观,所需建造时间减半,所需建造用材减少50%,该奇观建造期间,可以和其他奇观一同建造。】

  都江堰这种奇观,属于在原址基础上扩建的奇观,建设工期会减少一半。

  比如稷下学宫,灵渠,这种现实压根不存在的奇观,需要从零开始建设,建设工期就相对来说要多一些。

  一个是踩在巨人肩膀上建造,一个是自己啥都没有从零开始建造,这当然不一样嘛。

  看完了都江堰,扶苏也是颇为的激动,再一次查看起郑国渠的效果起来。

  《史记·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水利类奇观,郑国渠(二级)】

  【奇观介绍:低武时代奇观,郑国渠引水入渠,灌既关中使其再无旱田,贫瘠土地也能化为沃土。由此都江堰必须敕建于原址之上,只有推进时代到低武时代才可生效。】

  【奇观属性:一、建造后,将会在关中地区诞生蕴含天地灵气良田,关中地区所有粮食种植产量翻倍,修炼速度翻倍。】

  【二、奇观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完成后,关中地区发生水患的概率永久减少50%,同时减少山体滑坡的概率。】

  【三、每逢枯水期,大概率产生降雨,在整个关中地区产生风调雨顺的效果。】

  【三、建造完成后,额外附送一名传说级别大工程师。】

  【系统提示:在原址上建造升级奇观,所需建造时间减半,所需建造用材减少50%,该奇观建造期间,可以和其他奇观一同建造。】

  可以看到,郑国渠和都江堰的效果不能说差不多吧,至少也是一模一样。

  枯水期大概率引来降雨,保证不会发生干旱的情况。

  而且,都是专注于提升所属地区的粮食总产值,是在总产值基础上翻倍!

  这是啥概念?

  拿甘蔗举例,甘蔗可以亩产一万斤左右,如果在郑国渠所属的关中地区栽培,那也还是亩产一万斤,不会有变化。

  但是升级成二级的郑国渠,这就不一样了。

  有了系统加成,甘蔗直接可以亩产两万斤,这生产水平不上去都不行。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都江堰和郑国渠,全都是功在当时,利在千秋,泽被后世的伟大奇观工程。

  虽然郑国渠这个工程一开始就是韩国打算用来拖垮大秦的手段,故意派间谍郑国去下的套。

  修建目的本来就不纯,建造过程能浪费就多浪费,开凿运河宽度全都是十五米到二十五米之间,深度八九不离十米。

  整个修建过程所用各种人员多达几十万人,难度和工程量之大完全不亚于万里长城。

  正因如此,大秦集结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都全力用来建造郑国渠,修了十年,郑国渠这才修建完成。

  大秦也元气大伤,无暇顾及韩国,韩国也因此多活了十年。

  此后,郑国渠连通了泾河和洛水,所经河水,尽数汇聚郑国渠。

  原本有些贫瘠的关中平原,形成密密麻麻如同蛛网的灌既网络,关中百姓,再无苦楚。

  想到这,扶苏也毫不犹豫,打算建设起都江堰和郑国渠了。

  这两个奇观都已经有了原址,建造工时和消耗也和原地从零开始建造没法比。

  毕竟是完善,又不是让他重新造一个类似灵渠的大型水利工程出来。

  灵渠那是为了岭南地区的长治久安发展,不得不建造的奇观。

  都江堰,郑国渠这两个只需要进行改善升级即可的奇观,不建那才是傻子了。

  扶苏这也是,为了巴蜀地区,乃至关中地区的子民幸福考虑。

  既然同时可以建造三座奇观,扶苏现在就已经选择好了两个了。

  剩下的一个,扶苏打算从万里长城,秦驰道,十二金人当中选择。

  黄金台还是个普武时代的奇观,不实用不说,根本没这么多金子给他用来招贼。

  黄鹤楼想都不用想,那肯定得跑去楚地建设,在咸阳建设不得叫咸阳楼了?

  看了一眼黄鹤楼的属性加成,更倾向于对文化方面提升。

  对于现在迫切需要提升军事实力,以及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扶苏来说。

  现在建黄鹤楼这个奇观的意义,也就是让李太白去题一首诗。

  好嘛?那当然好,有用吗?效果不大。

  如果不是必须的话,扶苏现在更倾向于建造那种在原址上建设的奇观。

  直接可以减少一半的用时和材料损耗,这不美滋滋?

  扶苏念及如此,也转过头来,看着另外的三个奇观属性。

  除了十二金人以外,秦道,以及万里长城,都是有着大概的雏形。

  也就是说,可以触发系统的减少工时的效果。

  对比了一下,扶苏原本一脸兴奋想要建造长城的内心,逐渐平复下来。

  建造长城奇观相对来说,还是非常消耗人力的一件事。

  历史上的公子扶苏和蒙毅戊边的原因,便是为了监视长城修建进度。

  而修筑的长城,也只是把战国时期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三国长城所连接起来,西起临桃,东到辽东。

  光是这个浩大工程,就动用了无数人力,

  甚至还搞出来孟姜女哭塌长城的典故。

  但是正儿八经的修筑长城,也得从蒙恬北逐匈奴那个时候开始的。

  而且,大部分人影响当中有着烽火预警的长城,那基本上属于奢侈

  扶苏现在有了水泥制作工艺,修筑长城难度并不大,甚至用水泥修筑的长城,强度会比明长城时期还要坚固。

  但是吧,长城修建的最终目的也还是为了抵御匈奴。

  现在扶苏更倾向于修建秦驰道,先把交通问题解决了才是大事。

  把百越平了以后,再修建长城也不迟。

  要致富,先修路!

  秦驰道对大秦的意义同样深重。

  基本上,是在政哥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下令开始建造的驰道,可以算是以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各地最早的国道铁路。

  但是除了内史郡附近的驰道以外,大部分的驰道这个时候也就是个概念。

  秦驰道和秦直道毕竟两个概念,秦直道是为了打仗专门打造的一条高速铁路,秦驰道则是遍布全国的铁路干道,意义本就不同。

  毕竟秦驰道也才刚刚开始建了一年,不过即便这样的工程,也能触发系统的加成。

  扶苏打开秦驰道的奇观属性介绍,上面就写的非常直观。

  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军事类序列奇观,秦驰道(一级)】

  【奇观介绍:低武时代军事类奇观,构筑仙秦的必备奇观之一,秦驰道】

  【奇观属性:一、秦驰道基础日行速度可达五百里,通过秦驰道运输物资速度将会提升50%。】

  【二、商业繁荣,在秦驰道上可以发展商路,商路上运输物资将会获得商业发展提升修正。】

  【三、秦驰道原料将会减少,无需长时间维护,养护维护费用以及减少50%,秦驰道所至郡县,将会得到增益。】

  【系统提示:秦驰道奇观建造必须要按照车同轨的要求,道宽必须要七十米左右,每隔七米需要栽一棵青松,以及对应的路标。】

  扶苏看着秦驰道的介绍,不由面露惊喜。

  决定了。

  就建秦驰道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秦:祖龙看我剧本,竟要我监国 第一百零五章 大秦的三座奇观,都是利在千秋的千古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