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问责

+A -A

  南阳城外,军营中军大帐。

   赵钰双手负后,被麻绳牢牢困住。

   此时,蒙恬面沉如水,冰冷的杀意从他眼中迸射而出。

   面对他如此凶狠的目光,赵钰依然坦然淡定,毫无畏惧之色。

   营帐内无人说话,寂静的氛围,如黑云一般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压力徒增。

   账帘被人从外掀开,秋离在士卒的搀扶下,踱步走了进来。

   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赵钰后,秋离单膝跪地,朗声说道:

   “末将见过将军。”

   “起来。”

   “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蒙恬面无表情的说道。

   道谢一声,秋离起身,随后指着赵钰说道:

   “将军容禀。”

   “此事全乃赵钰所为。”

   “他暗中帮助流沙,带卫庄进入营寨重地,并胁迫末将,将先前抓捕的紫女从牢狱中救出。”

   “赵钰此间种种作为,都表明他是流沙打入我军的细作。”

   “在此,末将恳请将军,将这个小子交给末将处理。”

   “末将向将军保证,不出三天,绝对能够撬开他的嘴,让他将所知事情,全盘托出。”

   听完秋离的话后,蒙恬神色未改,仿佛在听一件和他毫无关系之事。

   如此反应令下方的秋离心中一沉。

   在他的印象中,蒙恬治军手腕极其强横。

   军中一点点违规违纪,都会遭到严峻的惩罚。

   而如今,赵钰通敌之罪可谓是铁证如山,板上钉钉。

   这样的罪名,放到哪里,都是死罪难逃。

   但看蒙恬现在的反应,此事似乎还有变数。

   想到如此可能,秋离不禁眉头紧皱。

   “在我来之前,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心中疑惑,眼神难免游离。

   而对于他的神情,蒙恬并未在意。

   听完秋离的说辞后,他对赵钰淡淡问道:

   “秋离说的可有偏颇??”

   “回将军,没有。”

   “既然如此,你是承认通敌之罪了?”

   通敌两字从蒙恬嘴中说出时,一股无尽的威压从他的身体中迸发而出,如汹涌波涛,朝赵钰涌来。

   面对如此恐怖的威能,赵钰宛若定海神针一般,岿然不动,泰然答道:

   “不承认。”

   “我乃秦军百将,从未通敌。”

   “哼,狡辩!!!”

   “你说你从未通敌,那为何要带协助卫庄救走紫女??”秋离指着赵钰的鼻子问道。

   面对秋离的责难,赵钰依旧面不改色,语气异常平静的回应说: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我大秦伟业。”

   对于这样的回答,秋离自然不能认可。

   更令他生气的,是赵钰那平静的神态。

   此时的他,感到自己胸腔内有一股熊熊烈火在不断燃烧。

   而赵钰一切尽在掌握的表现,更是犹如一桶黑油,直接浇灌在烈火之上,让秋离几近疯狂。

   “狡辩!”

   “你就是在狡辩!!!”

   对此,赵钰直接选择忽视,向前迈进一步,直视上方主位的蒙恬。

   望着他清澈明亮的双眸,蒙恬心中微微一动。

   他虽为武将,统领千军万马。

   但作为蒙家之人,蒙恬自小便被教导如何辨人识人。

   从他和赵钰相遇的那一刻起,蒙恬便在心中笃定,眼前的少年郎,绝非凡人。

   这也是为何,他要提拔赵钰,将其收入黄金火骑兵之中。

   此时的赵钰,虽然被捆在下方,受到秋离的指责。

   但不知为何,蒙恬在看到他那双清澈明眸后,心中依旧愿意选择相信眼前的少年郎。

   “为了大秦伟业?”

   “本将军想要好好听听,你这么做是如何为了大秦伟业的。”

   面对蒙恬的追问,赵钰下颚微微扬起说:

   “大王身负雄才伟略,胸怀鲲鹏之志。故此,我大秦的伟业便是一统六国,创建万世王朝。”

   “然而,我大秦虽有百万锐士,但六国依然拥有骁勇之师。”

   “想要完成一统伟业,大秦必须珍惜一兵一卒。”

   “韩国虽弱,兵力虽不及我大秦甲士,但若他们负隅顽抗,定然会令我军进攻受阻,蒙受损失。”

   “以将军的能力,末将相信,即便韩国负隅顽抗,也必定会被秦军锐士击溃。”

   “但在此过程中,将军所带军队,若是折损严重,必定也会引起大王的不满。”

   说道这里,赵钰驻足不语,静静的看着上方的蒙恬。

   他虽未接话,但对于赵钰的分析,还是十分认同的。

   此次灭韩之战,秦王政只给了他十万大军。

   韩国虽小,但毕竟是六国之一。

   而且,在韩国姬无夜、血衣侯这等骁勇战将。

   想用十万人就将其完全击溃覆灭,困难重重。

   但正如赵钰所说,为了六国一统的大业,秦王嬴政必须要珍惜一兵一卒,把所有战力都用到刀刃上。

   点了点头,蒙恬开口说道:

   “你说的虽然有点道理。”

   “但这和你放走卫庄等人又有何关联??”

   “依你所见,难道不应该抓住他们吗???”

   “你应该知道,流沙乃是韩非所建。”

   “若是能够将其瓦解,将会大大减小秦军灭韩的阻力。”

   语毕,蒙恬抿了一口茶水,等候赵钰的解释。

   对此,赵钰淡淡一笑说:

   “将军,此言差矣。”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在韩国,流沙和夜幕,水火不容。”

   “我们若是重创流沙,让夜幕一家独大。”

   “到时进攻韩国的时候,反而会受到更为严峻的抵抗。”

   “与其如此,不如放卫庄他们回去。”

   “我们作壁上观,看他们在新郑明争暗斗。”

   “将军若是信我,不出十日,新郑必乱。”

   “到那时,大秦便可兵不血刃,覆灭韩国!!!”赵钰的话音刚落,营帐内的其它人脸上纷纷露出惊疑之色。

   “什么!!!”

   “新郑大乱???”

   “他怎么知道??”

   一旁的秋离,震惊的同时,脸上闪过一丝喜色。

   身为罗网一员,新郑即将发生动乱,这样的事情他连一点风声都未收到过,而赵钰却如此笃定。

   在秋离的眼中,只有流沙内部之人,才能掌握如此情报。

   “臭小子,还说你不是流沙的人。”

   “你若不是,又怎会知晓新郑即将发生动乱!!!”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