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举荐肖大侠,损失超预期

+A -A

  “微臣想……能够像父亲一样,可以多为陛下分忧解难。”

   区区七品小官,如何能与丞相比较?

   天子闻言,顿时乐了。

   “你是想升官?”

   “是。”

   倒是诚实。

   天子细思了一番唐家丫头的话,发现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她却没有说。

   那便是如何发现密道与密室的。

   本想敲打一下,询问其中的细节。

   眼下见她忙活一晚上,将董家如此之多的财富,毫不犹豫地献上,心里高兴。

   “正好你的顶头上峰互市监在董家的案子里有关联,明日……不,一会儿朝会,朕便撤了他的职,由你来顶上,你意下如何?”

   “父亲从小就教导微臣,长者赐不可辞……微臣,叩谢陛下!”

   成了!

   唐清柔以头抵地的瞬间,嘴角疯狂地上扬。

   迫不及待地想去秦家酒楼和秦公子分享这个成果。

   但她深知,要克制住内心的喜悦。

   官位升得越高,越要宠辱不惊。

   再抬起头来,唐清柔的脸上依旧挂着温柔的笑意,让人看不出一丝破绽。

   天子见状,不免想到了另一个许久未见的人。

   王之逊。

   同样长相俊美、以温柔示人,实际上连他都猜不透心思的王副丞,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唐家丫头,互市监是承上沟通户部、启下调配京师乃至全国各商行发展方向的职位,说忙碌也忙碌,说清闲也清闲,你清闲时,便多去上书房走动走动,大公主好几次都在念叨你自从当了官,便与她生份了。”

   刚升了官能够参加朝会,天子便提出这样的条件。

   唐清柔也不敢深究其中原因,只能低头应是。

   “喝汤,喝。”

   天子见她如此乖巧,心中更是欣慰。

   唐门都是忠良,哪怕有些小心思也无妨。

   女帝配女相。

   来日辅佐皇储的,还得是唐家丫头这种知根知底又正派的好孩子。

   天子手撑着头,原本是想等财物押运进宫的。

   可能是近日来最大的心事落定。

   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等他再睁开眼,看到满殿金碧辉煌,摆着上百口装满黄金的箱子,还有各种堆得跟小山高似的古玩字画。

   要不是看到唐丞相被小山挡在后面,他都会以为自己又在做美梦。

   “陛下,董家私藏里的一部分,老奴先让人送来的,老奴让他们动静轻一些,没想到还是惊扰了陛下。”

   李公公笑着请罪。

   “不想惊扰朕,就应当直接放到私库里去!”

   天子打趣一声,自然不会怪罪。

   他一个箭步冲到殿中,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些前朝遗失的许多宝物。

   在其中拿起一本字帖递到唐丞相手里。

   “唐三小姐酷爱此人所书,朕今日高兴,便送予她了,还望她能够多多努力,好好教导朕那三位公主。”

   “谢陛下赏!”

   根据多年当臣子的经验来看,丞相知道这赏赐贵重,一定不太好拿。

   但陛下前脚刚提拔了大女儿,如今又重赏三女儿,并且所有赏赐都赏到了心坎上。

   他就算是豁出了老脸,也得替陛下办好差事。

   “丞相啊,朕最近有两大难题,你这宝贝丫头替朕解决了一下,还有一个,亟需丞相大人为朕分忧解难啊。”

   来了!

   “陛下这是在挖苦老臣了,但凡老臣能做到的,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好,那这关内两万征兵之事,你便挑个帮手后,与姚尚书一起为朕完成了。”

   果然是难题啊。

   唐丞相想到天子的话风放出去好几日,也无人应征。

   再看姚尚书因为不用承担责任,而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心下暗笑。

   身为兵部尚书,却断了为军营输送后生的门道,姚尚书竟还在沾沾自喜。

   怕是这头上的乌纱帽,是戴不稳咯。

   “陛下,老臣领命,定当办成。”

   他得好好挑几个能入陛下眼的帮手了。

   肖家小子不错。

   谢家老九也挺好。

   唐家……清陵和清峙两人已经送上战场了,再去就要和肖家叫板接替司家之位,还是别再送了。

   “陛下,老臣听闻肖家小子肖成梁的师父在江湖中颇有地位,且其哥肖成栋又是国师的关门弟子,不如由肖成梁替老臣筛选将士,让肖成栋写篇应召推文,请国师把关,双管齐下,大家入伍的积极性定能提高。”

   “你倒是提醒了朕,知章先生也快入京了……好,此事便由你去做。”

   若是知章先生能出面,许多存世数百年的名门望族,定然给这个面子。

   没想到陇西肖家,一介武夫成家立业,还有如此高才之人。

   “成梁成栋,一文一武,希望他们不日能成为我大乾的栋梁之材!”

   唐丞相听到这话,便知陛下对肖成梁确实看重。

   暗中决定。

   等这批将士前往北境时,便给清陵清峙带封家书。

   多多提点和考察肖成梁,看看这位曾受长公主亲自指点的高手,究竟有何本事。

   ……

   呼呼呼——

   寒风呼啸而过,卷起雪原上的枯草,落在汗王的营帐毡布上。

   噼啪!

   营帐内取暖的铜盆里,围坐着一群脸色铁青的突厥将领。

   他们风尘仆仆,膝盖以下的裤腿随着取暖,因雪水融化而打湿,黏糊糊地粘在腿上,极其难受。

   可大汗不让他们动弹,他们也只能忍受这份无声的惩罚。

   呼呼呼——

   风声更大了。

   吹散了黑暗,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一直靠在椅子上,闭眼假寐的拔延努终于睁开了双眼。

   “昨夜黑伏山还未来人禀报战况?”

   在被饿了三日后突围,本就凭着一口气。

   谁知。

   大乾士兵早有准备,硬生生地将除了同州城外的二十五万大军拦在了黑伏山。

   其中一半得以逃脱出来,剩下的一半则被困在黑伏山。

   他想要派骑兵折返救援,可想到乾瑞长公主让人提前挖的那个深坑陷阱坑了他上万骑兵,不敢贸然折返。

   只能等着这十数万大军自行突围。

   突围最讲究士气,饿太久有气无力也不行。

   昨夜是大乾士兵调整布防之夜,也是最佳突围时间。

   只要乾瑞长公主按照先前的战略措施,不与他们硬碰硬,十数万大军,能回来半数才对。

   “报!”

   来了!

   拔延努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越过围着火盆的将领们走到帘子处。

   挑开帘子,将前来汇报的士兵拉了进来。

   “快说,黑伏山撤回来多少人?!”

   扑嗵!

   士兵双膝跪地,挣脱开拔延努的拉扯。

   拔延努见状,刚才还被炭火烤暖的整颗心,重新跌入冰窟。

   “损失惨重,只回来了三五万人?”

   拔延努颤声追问。

   已经做好了问罪指挥将领的准备。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乾败家子 第五百三十六章 举荐肖大侠,损失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