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火德

+A -A

  长安城之中,骑士不断进进出出,带来前线的情报。

   情况不怎么好,现在敌军离他们不到200里。

   一旦前线战场崩溃,那么整个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就是一片平原,任由敌人践踏。

   这长安城的贵族们面临的场面就是被敌人劫掠,很可能因此家破人亡。

   “陛下,微臣恳请迁都洛阳。”底下的官员站出来说。

   “不可,这关中有诸帝陵寝,一旦被破,岂不是断我大齐龙脉?”

   底下又有人站出来反对。

   并不是谁都和皇帝一条心。

   对于这些达官贵人而言,也并不是没有其他路可走。

   皇帝死了大不了再换一个,王朝灭亡大不了再换个新的。

   最多损失一点元气,但对于他们的荣华富贵却没有任何影响。

   一旦迁都洛阳,那么就意味着放弃这里的田地,来到新的地方可能连条过江龙都不算。

   他们宁愿放弃现在这个皇帝,去投奔新的主子。

   或者干脆闭门不出,反正贵族世家掌握着天下大部分资源,新朝新君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底下的人因为是否迁都洛阳的问题争吵不休。

   上面的刘启反而不顾仪态的站了起来,东看看西看看,仿佛在找着什么东西。

   刘启年龄也不过30多,身处壮年的。

   在位期间也算是励精图治,不过这些年行事越发荒谬,不理会朝廷事务,反而钻研那些奇技淫巧,甚至还想着出家修炼。

   如今这天下所造成的乱局,起码有一半是这个刘启的责任。

   等到众人吵累了之后,刘启才缓缓开口:“吵累了吧?”

   “启禀陛下,如今事态紧急,还请速下决断。”

   灵武王为首的叛军势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着百万兵马气势汹汹而来。

   朝廷中央12卫军常备军也不过20多万,在征发民兵加起来也有100万。

   但这些力量起码有一小部分被抽调出去,平复关中一带的乱军。

   总体而言他们这边的实力还是差一点,对方来势汹汹,眼看就要打不过了。

   到时候长安城被围,那将是天下大乱。

   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洛阳,重整旗鼓再打回去。

   留在长安万一被人抓住,那什么都没有了。

   “陛下,太子前往洛阳,先去探探情况。”旁边一个老头忽然说道。

   如果刘启不想去的话,让太子去也行。

   这样一来有什么意外,也有太子在另一旁,再不济就让太子登基。

   “谁告诉你我不去了?”刘启笑道,“当然,不是迁都,这是列祖列宗上朝的地方,这让我如何有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刘启说出这一句话,群臣纷纷应和。

   一些儒家大师立马开始扯起了典故,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一个明显是逃跑的行为有一个正当性。

   找出合理的理由之后,准备打着秋狩的名义去洛阳。

   洛阳离这里大约有800里之远。

   日夜兼程应该是半个月就到了。

   前线虽然事态紧急,但也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被解决的。

   众人还有大把的时间。

   没有了威胁之后他们也能够从容的布置接下来的计划。

   甚至可以调动南方的卫军来拱卫中央。

   而且洛阳是连接南北之地,此处城池高大,道路四通八达,即使遇到危险,各地的秦王兵马也能够赶来。

   众人花了10天的时间收拾以及转移财富,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洛阳。

   这还是比较快的,刘启在这几天用了铁血的手段,把那些反对的人全部抄家灭族,才压得住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即便如此,一些世家也开始对刘启离心离德,有的甚至暗中联络其他势力。

   在洛阳的简易行宫当中,刘启坐在一处阴暗的大殿之上。

   整个大殿空无一人,只有刘启坐在龙椅之上。

   此时的他并没有穿着龙袍,而是穿着一身简单的便服,乌黑长发随意披散在身后。

   刘启手中拿着一个精美的匣子。

   缓缓打开小匣子,里面放着一柄精美的宝剑。

   这里古朴的青铜剑不怎么长,大约有两尺左右。

   剑身很厚,上面的纹路十分精美,犹如蟒蛇的皮肤一般的纹路。

   青铜的性质很脆,若是锻造长一点可能会直接断掉,所以一般的青铜剑都是很短,并且很厚。

   如今已经有了更先进的锻造技术,但刘启还是喜欢这种非常复古的款式。

   而且,刘启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上阵杀敌,宝剑照的再怎么锋利又有什么用呢?只是一件普通的艺术品罢了。

   将青铜剑拿起来,轻轻擦拭着。

   白布划过上面的花纹,发出沙沙的声音。

   声音引起了整个青铜剑的共鸣,整个空间回荡着一种轻微的嗡嗡声。

   仿佛好像是这柄青铜剑发出声音。

   青铜剑之上闪过微微荧光,这道光芒仿佛是在回应刘启的抚摸。

   刘启正在抚摸着宝剑的时候,身后忽然缓缓出现了好几个影子。

   这个影子躲在大殿的柱子后方,看不见真实面目,仿佛只是一道普通的影子。

   “你说,我大齐国是什么德?”刘启漫不经心的问道。

   “本朝是火德。”刘启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所谓的德是上古圣贤提出来的一个理论。

   一个王朝对应着一个五行之中的德。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

   上一个王朝是木德,火克木,所以本朝廷是火。

   刘启一般穿着红色,崇尚火。

   这是五德终始论,也有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的关系。

   “那么下个王朝岂不是水的?”刘启问道。

   “在下不太清楚。本朝万年,陛下不用太过担心。”身后的手下说道。

   身后的人始终躲在影子当中,看不见真实面目,说话的声音极其苍老,就像是用尖锐物体在光滑的物体上摩擦一般。

   整个室内越发黑暗了,仿佛有多黑暗在吞噬周围这个世界。

   “水德……原来如此,是不是有冥冥之中的天道在主持着王朝的轮回?”

   “当然,天道无处不在,掌控着冥冥众生。这天道肯定是掌控着王朝的兴衰。”

   “有没有王朝同时主宰两个德?”刘启问道。

   依然在擦拭着手中的青铜剑。

   青铜剑上面的光芒不断的流转,散发着无色光芒。

   光芒随着刘启的说话不断变换,犹如呼吸一般。

   身后的黑影看到这个青铜剑,呼吸不由自主的沉重了一下。

   明显认出这个青铜剑到底是什么东西。

   从这个黑影的表现上来看,这个青铜剑应该是非同一般的宝物。

   听到刘启的话,黑影思索了一下,说道:“没有,目前我没见过。”

   忽然,影子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好像有一个,汉朝就是同时掌握了两德。”

   但是汉朝其实也算是亡国了一次,后来的皇帝其实跟上一任的皇帝血缘关系不大。

   相当于亡国在重新建立国家。

   一般亡国之君下场都很惨,虽然国号相同,但其实都经过大洗牌,和上一任王朝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说没有一个真正的王朝可以继承两个德。

   包括大齐国也一样,除非出现了中兴之主,但是这中兴之主继承的还是火。

   不过很少有建国280年才出现中兴之主,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个大齐国的命运可能就应该就是这一任刘启。

   “没有吗?”刘启微微一笑,把手中的青铜剑放进匣子里,整个屋子的光芒顿时消失一空。

   身后的那个黑影看到青铜剑放入匣之中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呼吸也稍微放松了一些。

   面对这个青铜宝剑的时候,黑影内心的压力很大,整个人差点当场跪下。

   “下去吧,影子,我要休息一下。”刘启并没有用帝王的专有称呼。

   其实刘启一般在平常也没有那么端着架子,用的称呼其实跟普通人差不多。

   毕竟这可是十几年的习惯,刘启在没登基之前最多用的也是我。

   “是,陛下。”影子渐渐退下去。

   整个房间的光芒又亮了起来。

   刘启依然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仿佛对周围的事物毫不在意。

   甚至对旁边紧急的奏折都没有兴趣去看。

   桌子上的奏折可不是一般的奏折,而是关于西北全线溃败的消息。

   如今敌军百万大军已经正在向长安城逼近。

   就凭城里留下来的那几万守军根本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到时兵峰将直指洛阳。

   一旦这几个最重要的关卡被攻陷,那么整个北方将一片坦途。

   众人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南下迁都,南北分治了。

   这个局面不是众人所希望看到的,但也没有办法。

   如今已无力回天。

   这场败局可能会让众人失去整个北方,草原上的那些家伙也是和边军打得火热。

   而刘启还在慢悠悠的处理这些事务。

   除了吃喝拉撒以外,整日就在摩擦着手中那柄青铜剑。

   整日剑不离身,害的贴身太监都以为这个刘启疯了,甚至还偷偷询问过太医。

   还在支持皇家的世家极度失望,甚至已经派出门人子弟偷偷接触其他有可能逐鹿天下的势力。

   深夜,刘启站在窗前,望着繁星。

   偌大的大殿之中,只有刘启的身影,显得极为孤独。

   “不好了陛下!不好了!”太监嗓音尖锐,屁滚尿流的跑了过来。

   “什么事?”刘启眉头一皱,脸色有些不悦。

   “贼军已攻破长安城,灵武王自称秦王,如今带着百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

   灵武王终究只是一个郡王的称呼,已经不适合现在拥兵百万的位格。

   自称秦王也是和部下妥协之举。

   原本是想要黄袍加身,登基称帝。

   但这样难免引起众人围攻,加个秦王不算太过引人注目。

   “那你急什么?不是还没来吗。”刘启说道,“传令下去,令天下义士进洛,拱卫皇室。”

   “是,陛下。”太监脸色灰败。

   这道命令发下去相当于让天下的野心家都拥有了招兵买马的借口,以及合法的拥有逐鹿天下的便利。

   太监根本不担心诸侯到底会不会来。

   谁先入住这里,相当于间接掌握了天下。

   他不信没有人能够撑得住这个诱惑,就相当于饮鸩止渴。

   ……

   “这天下变了。”

   扬州城,状元楼。

   一个身着青衣,留着三撇小胡子,面目儒雅的青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禁感叹道。

   旁边跟着几个同岁数的青年。

   几人都是饱读诗书的模样。

   “怎么说,皇甫兄?”旁边的人说。

   “曹兄,你可能不知道,我昨日夜观星象,而且荧惑星动,此乃天下刀兵的乱象。”青衣男子皇甫明说道。

   “皇甫兄说的没错,出门前听我家父说了,如今长安已陷,圣上逃到洛阳,如今已发布勤王令,这是诸侯割据的征兆啊。”

   在场的几位都是各大家族的嫡系子弟,都是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

   其中最大的莫过于这个皇甫明所在的家族。

   此人的家族出过两朝六任宰相,甚至皇甫明这一脉的祖先还是开国皇帝身边的从龙之臣。

   “看来又是新的一轮逐鹿天下,不知哪家有胜算?”

   “咱这扬州牧周玄,拥兵10万,为人宽厚爱民,更是扬州大教天师道的教主,信徒百万。可能登上宝座?”旁边的青年看向皇甫明。

   众人都是大家族的子弟,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转到挑选新主的话题上。

   在他看来,周玄的实力在这天下也能排上前5。

   若是投靠周玄,将来又是一番荣华富贵。

   “非也。”皇甫明高深莫测一笑,“这周玄拥有一切英主的气质,可惜败就败在这个天师道之上。”

   “此人是一方教主,又是修炼长生之士。从古至今未有教主当皇帝,更未有长生的皇帝。所以我说这个周玄没有任何希望,最多只是为王前驱罢了。”

   说到这里,皇甫明不禁有些叹息。

   周玄若是没有修炼者这个身份,绝对是一个英主,在他的辅佐之下,有六成的机会登上宝座。

   “不会吧,周玄那么强大的实力都没可能?”

   周围的青年惊讶道。

   周玄已将这个扬州打造的是铁桶一般,怎么可能当个普通的踏脚石。

   “在扬州的实力确实能排的上号,但不是为周玄准备的。”

   “那为谁准备的?”

   “天师道门徒朱行烈。”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道法的世界 第四百三十章 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