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风雨欲来

+A -A

  “公子,这些糖我全要了。”

   老掌柜神情激动。

   “咦,你不是便秘吗?怎么又精神了。”

   “嘿嘿,这不是看到公子,便秘就好了嘛。”

   唐鼎:“……”

   清算,交接。

   总共三百三十斤,老板直接给凑了整数,足足四千两宝钞。

   “公子,以后这白糖有多少,我收多少。”

   “你们吃得下这么多吗?”

   唐鼎好奇。

   老掌柜笑着一捋胡子。

   “公子可别看小店店小,我福缘德的东家可是山西李家,专营盐糖之物,生意遍布全国,不管您有多少白糖,绝对吃的下。”

   “山西?原来是晋商啊,怪不得呢。”

   唐鼎点头。

   永乐时期的晋商虽然不如后来的八大晋商出名,但财力依旧不容小觑。

   尤其是朱重八设盐引政策,允许民间卖盐,不少晋商因此发迹。

   “那感情好……”

   唐鼎跟老掌柜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沈炼离开。

   “四千两啊!”

   看着那厚厚一沓宝钞,唐鼎不由啧舌。

   古代盐糖不愧是关系经济命脉的行业,利润太高了。

   这还仅仅只是自己和大玉他们三四天的成果,若是工坊专业化生产,盈利更是不敢想象。

   “看来有机会,得让豆饼帮我找几个信得过的人了啊!”

   对唐鼎来说,开个工坊并不难,难的是值得信任的手下。

   毕竟白糖的利润比香皂还高,一旦拿出来绝对会引起窥觊。

   比如说,现在沈炼看自己的目光就有点不对劲。

   “看啥?”

   “你。”

   唐鼎:“……”

   “好看吗?”

   沈炼郑重:“你很聪明,我第一次见有人赚钱如此轻松的。”

   唐鼎得意:“那可不,也不看看是谁。”

   “可惜,聪明的人往往不长命。”

   唐鼎:“……”

   沈炼:“太有钱,也不长命。”

   唐鼎:“???”

   你丫有病吧,天天诅咒我。

   “那我祝您聪明绝顶!”

   唐鼎翻了个白眼,转身便走。

   “去呢?”

   “买桌椅。”

   毫无疑问,有沈炼这个锦衣卫跟着,买东西完全不用排队,甚至不用讲价。

   不到半刻,唐鼎便以超低价格挑好了桌椅。

   沈炼扛桌,唐鼎拿椅。

   “锦衣卫!”

   “快走啊……”

   一路上行人避之不及,看向两人的目光尽是畏惧之色。

   这让唐鼎有种过街老鼠一般的感觉,十分不舒服。

   唐鼎停下,回头。

   沈炼止步。

   “沈大人,你平时上街就不能换一身衣服吗?”

   “我就这一套衣服。”

   唐鼎:“???”

   “不换内裤的吗?”

   “内裤两条。”

   “你……牛批。”

   唐鼎无语竖起了大拇指。

   “抱歉,那我先走了。”

   沈炼说完,转身。

   “不是,你先帮我扛回家啊?”

   “哦!”

   有沈炼这个苦力帮忙,两人很快将桌椅运到唐府。

   “唐公子,告辞。”

   沈炼放下桌椅,便要离开。

   那孤寂的背影,让唐鼎莫名感到些许冷清。

   “等一下。”

   “有事?”

   “不进来喝杯茶再走?”

   “可以吗?”

   “可以,毕竟我家现在有坐的地方了。”

   沈炼:“……”

   “好。”

   唐鼎原本只想留沈炼喝杯茶,却没想到碰到了饭点。

   “沈大人,来,我敬你一杯。”

   好客的唐金元自然顺势留下沈炼一起吃饭。

   “请。”

   “沈大人平时公务一定很繁忙吧?”

   “还行。”

   “我听朋友说,最近锦衣卫似乎有什么大动作,沈大人知道吗?”

   唐金元一脸八卦。

   “老爹,那是朝廷机密,能是乱问的吗?”

   “也不太机密!”

   唐鼎:“……”

   “太好了,沈大人给讲讲呗,让我等小民也防患于未然。”

   唐金元再次举酒。

   沈炼浅饮一杯,开口。

   “是靖难余孽。”

   “靖难余孽?”

   唐鼎眯眼。

   当年永乐帝从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被称为靖难之役,之后清洗朝堂,不知道牵连了多少人。

   建文帝生死不知,他的追随者并不在少数。

   这些人妄图推翻永乐王朝,被统称为靖难余孽。

   “有消息称,最近靖难余孽入京,所以北镇抚司动用了大量厂卫,最近南京城恐怕要不太平了。”

   唐金元眼睛一亮:“那感情好啊。”

   沈炼:“……”

   唐鼎:“……”

   “咳咳,我的意思是说,只要不是盗贼山匪来京城抢劫就行。”

   唐金元干笑一声。

   唐鼎白眼直翻。

   怪不得老爹这么热情的问东问西,原来是担心最近家里赚钱太多,被人盯上了。

   “老爹,这里可是京城,盗匪除非脑抽才敢来南京城抢劫。”

   “也是哦,来来来,沈大人,再干一杯。”

   “干!”

   唐鼎摇头。

   他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靖难余孽的目标应该是即将成为皇太孙朱瞻基。

   毕竟一旦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太子一脉大势已定。

   其中的操作空间就很少了。

   不过,猜测归猜测。

   这些皇家的事情,跟他一个升斗小民有什么关系。

   ……

   “阿嚏!”

   东宫,正在蹲茅房的朱瞻基莫名打了个喷嚏。

   “难道又有人偷偷说我帅?”

   朱瞻基摇摇头,提起了裤子。

   “啧啧,还别说,唐兄这香皂真是好用啊,我多年的便秘都被治好了。”

   房间中,灯火阑珊。

   太子朱高炽眯眼批阅着奏章,一丝不苟。

   “父亲,也都什么时辰了,您怎么还在批折子,明天再批吧。”

   “不行,今日事今日毕,能送到这里的折子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耽搁不得。”

   风来,灯影闪烁。

   朱高炽眼睛眯的更是细了几分。

   朱瞻基摇摇头,手持油灯为他照亮。

   “父亲,我知道您勤勉,可也不必事必亲躬吧,不然还要内阁那群老家伙干什么?”

   “瞻儿,你不懂,为父天生愚钝,论勇武比不过你二叔,论才智,比不上你三叔,唯有勤勉一途,父皇既然让我主管东宫是相信我,我自然不能出一丝纰漏。”

   “哎,好吧!”

   朱瞻基瞟了两眼,不由皱眉。

   “汉王又要军费了?年前不是刚给过。”

   “这些日子边境不太平,早些预防也是应该的。”

   朱高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旋即盖上了大印。

   “这都第几次了,父亲,要我说汉王就是欺负您,当初皇爷爷理政的时候也不见他要过军费,怎么一到了您,三天两头来要钱。”

   “瞻儿,别乱说,都是为了大明江山。”

   “轰隆!”

   一声闷雷。

   朱高炽放下折子,看向窗外。

   乌云密布,劲风袭来。

   “哎,瓦剌不臣,鞑靼动荡,靖难余孽入京,岭南蠢蠢欲动,真是风雨欲来啊!”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明败家子 第三十五章: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