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农夫三拳

+A -A

  “吱呀!”

   大门推开。

   阳光却只照亮了半个房间。

   一道消瘦的身影笼罩在黑白相交的光影之中。

   那是一张狭窄干枯的脸,惨白犹如死尸不带任何感情,锐利的瞳子犹如鹰隼,让人不寒而栗。

   “咳咳!”

   纪纲捂着方巾,虚弱的咳嗽两声。

   唐鼎这才反应过,赶紧躬身一拜。

   “唐鼎拜见指挥使大人!”

   纪纲敲了敲手中烟袋锅,声音嘶哑。

   “本镇给你三句话时间!”

   唐鼎瞳子一缩,大脑飞速旋转起来。

   他高举金碗,单膝跪地。

   “定安伯府愧对太祖恩德,愿弃爵归恩,请大人奏明圣上!”

   “弃爵归恩?”

   纪纲抬头看了唐鼎一眼。

   他本以为这小子会跪地喊冤,没想到对方竟然直接认罚主动放弃爵位。

   “有趣,第二句!”

   唐鼎抬头:“定安伯府愿捐白银十万两以充军需!”

   听到唐鼎的话,纪纲彻底被勾起了兴致。

   “吧嗒,吧嗒!”

   他抽了两口烟袋,并未多言。

   “第三句!”

   “小子对大人丹青仰慕依旧,愿以白银两万辆,求大人墨宝一副!”

   纪纲愣住了。

   他还是第一次碰见将行贿说的如此清新脱俗的。

   他上上下下将唐鼎打量一番,眼中精芒跳动。

   若是常人进了这镇抚司衙门,恐怕早就吓的口齿不清。

   而眼前这小子表面恭敬,实则不卑不亢。

   更重要的是,他从头到尾,对自己父亲的事只字未提。

   “好一个以退为进,你叫唐鼎?”

   唐鼎:“o_o ”

   纪纲:“-__-”

   唐鼎:“⊙_⊙”

   纪纲:“???”

   两人大眼瞪小眼,气氛有些凝滞。

   “看什么看,说话啊?”

   “大人是在跟我说话?”

   “废话,此处就你我二人,我不跟你说话,难道是在放屁?”

   纪纲忍不住拍桌。

   “大人不是说,小子只能说三句话吗?”

   唐鼎一脸委屈。

   “我……”

   纪纲嘴角猛的抽了抽。

   他深吸一口气,幽幽看了唐鼎一眼。

   “你……很不错!”

   “多谢大人夸奖!”

   纪纲:“一-一”

   “咳咳……”

   “事儿我知道了,你可以回去了!”

   “告辞!”

   唐鼎说完,放下金碗转身便走。

   “这小子……有点意思啊!”

   纪纲盯着唐鼎的背影。

   “咳咳……咳咳……”

   他剧烈的咳嗽了几声,方巾之上留下道道血丝。

   “呼!”

   出门的瞬间,唐鼎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脊背早已湿漉漉一片。

   纪纲给他的压力很大,这种酷吏性情不定,说话稍有不慎恐怕就会弄巧成拙。

   好在这事情已经成了一半。

   自己这三句话看似跟老爹毫无关系,实则曲线救国。

   将金碗还于永乐帝,是希望永乐帝可以看在太祖的情面上,饶恕定安伯府。

   当然也有携恩压主的嫌疑。

   这个操作很危险,很有可能会惹怒永乐帝,弄巧成拙。

   所以唐鼎主动放弃爵位,并且捐十万两白银为军需。

   大明帝国连征蒙古三次,此时国库早已空虚。

   十万两白银虽然不多,但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在加上给纪纲那两万两贿赂。

   这一套农夫三拳打下来,绝对天衣无缝。

   当然,事情能不能成,还要看那位永乐帝大帝的意思。

   毕竟天恩难测。

   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看运气了。

   ……

   皇城,乾清宫。

   太子朱高炽双膝跪地,面色局促。

   他身前坐着一名老者,眼窝深陷,但腰板却挺拔犹如苍松,一行一止尽显威严之色。

   能让堂堂大明太子如此忐忑不安,眼前之人身份呼之欲出。

   正是永乐大帝朱棣。

   扫了一眼手中奏章,朱棣眉头轻挑。

   “鞑靼瓦剌互有争端,已经南下濒临我大明边境,你怎么看?”

   “儿……儿臣以为,我大明这些年久历战事,国库空虚,民生疲敝,不……不宜再动兵戈!”

   朱高炽紧张的看了永乐帝一眼。

   看到永乐帝没有表态,接着说道:“这些蛮夷打来打去,只要同我大明疆土秋毫无犯,儿臣以为可听之任之!”

   “听之任之?”

   永乐帝看了朱高炽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儿臣是不是……说错了?”

   “你下去吧!”

   “儿臣……告退!”

   感受到永乐帝的情绪,朱高炽声音都有些结巴。

   “时不我待啊!”

   看着鬓角斑白,永乐帝长叹一声。

   自己这个儿子性子温和,喜静厌动,若是放到盛世或许会是个好皇帝。

   但此刻北方瓦剌,鞑靼蒙古各部蠢蠢欲动。

   南方安南诸国同样不安分。

   自己的那些兄弟藩王,更是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他已经年过五十,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

   一旦自己撒手人寰,自己这儿子能不能压住局面还是两说。

   “银子,又是要银子的!”

   河东大旱,国库空虚,粮饷不足,新都城建设,全都是钱。

   手中的奏章,永乐帝是越看越烦。

   “大伴!”

   “老奴在!”

   “最近京师可有什么趣事,说来听听!”

   永乐帝打了个哈欠。

   “圣上,老奴今日还真听到一桩趣事!”

   “定安伯府的小伯爷唐鼎死而复生!并且扬言要在一月内赚够一万两银子!”

   “一月赚一万?这小子到真不知天高地厚!”

   永乐帝笑着摇了摇头。

   “可不是,老奴以为他定是被庸医给治坏了脑子!”

   老太监满脸赔笑,又说了几件趣事。

   “圣上,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求见!”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通传之声。

   “纪纲?让他进来!”

   “臣,纪纲拜见圣上!”

   “起来吧,找朕何事?”

   “启禀圣上,齐王案臣已经查清楚了,牵带连罪者共一千六百三十四人,这是名单,请陛下定夺!”

   “有什么好看的,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这些事情还要我教你吗?”

   永乐帝有些不悦。

   “圣上,名单上之人皆已定罪,唯有一人臣拿捏不准!”

   “嗯?什么人?”

   “定安伯唐金元!”

   “定安伯?怎么有点熟悉!”

   永乐帝摆了摆手。

   “起来吧,能让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求情,此人定有些不凡之处,说说吧,到底是什么情况!”

   “是!”

   纪纲起身陈述一番。

   “什么?弃爵归恩?捐赠十万两白银?”

   永乐帝眯眼抓起了金碗:“聪明人!”

   “正是,并且这唐鼎要以两万两的价格买小人的墨宝!”

   “你说他叫什么?”

   “唐鼎!”

   “定安伯府的唐鼎?”

   “陛下知道他?”

   纪纲一惊。

   “呵呵,有趣,有趣!”

   永乐帝仰头大笑起来。

   他笑容陡然一敛。

   “纪纲,你的墨宝挺贵嘛?”

   “臣……惶恐!”

   纪纲惊惧的跪倒在地上,脑门汗珠直流。

   良久永乐帝才缓缓开口。

   “这碗朕收下了!”

   “臣懂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明败家子 第四章:农夫三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