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抢救!追悔莫及的永乐帝!

+A -A

  断头谷。

   哀声一片。

   薛禄率大军匆匆赶到。

   瞧见这一幕,他也觉得头皮发麻。

   汉王万箭穿心,眼瞅着是活不成了。

   皇帝陛下悲痛欲绝,已经听不进劝了。

   这仗,还怎么打?

   而且这只是北疆战局。

   汉王殿下暴薨,消息一旦传回大明,那大明可真就要变天了!

   如今这大明朝,经过汉王殿下的励精图治,正在推行各项新政。

   那些个文人士大夫,北汉王殿下打压得极其凄惨,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可以说遭遇了灭顶之灾!

   但是,那只是中央朝堂罢了,地方上的州府县官,可还是出身科举的程朱文人!

   解缙陈公甫等人还在推行新学,才刚刚开始起步,一旦程朱文人得知汉王暴薨的消息,新学失去了主心骨,程朱势必会立刻反扑,将那新学碾成齑粉!

   这还都是小事,毕竟归根结底,还只是学术之争。

   但朝廷正在推行的诸王外放,那可是事关大明江山社稷的国策!

   汉王一旦薨了,何人主持大局?

   太子爷吗?

   以他那优柔寡断的性格,加上文官缙绅的怂恿,只怕会立刻停止各路大军的海外征伐!

   毕竟在这些文官缙绅眼中,战争有伤天和,不符合他们儒家仁义道德的治国理念。

   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

   那也就意味着,原本武官勋臣正在崛起的大好局面,因为汉王爷的骤然薨逝,将会瞬间就被打回原形!

   那些个文人士大夫,甚至可能会抓住机会,给武官勋臣来一次狠的!

   同样的道理,武官勋臣皆以汉王为主,希冀着汉王爷能够夺嫡成功,入主东宫!

   如今汉王薨逝,他们又该怎么办?

   汉王世子吗?

   他分量不够,甚至还比不过朱瞻基这个蠢货!

   一想到这儿,薛禄心中哀叹了一声。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承担起责任,索性将中军大帐立在了此处。

   杨荣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久久都说不出话。

   他木楞地看着汉王殿下那万箭穿心的尸体,脑海中却诡异地回荡起了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汉王朱高煦,虽然不是文人,但他偏偏做到了。

   推行新政造福百姓子民,弘扬新学承继百家绝学,南征北战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他朱高煦,一直被世人错看的汉王爷!

   皇帝陛下还抱着汉王遗体痛哭流涕,众人默然哀伤叹气。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汉王心腹聂兴仿佛想到了什么,突然一把推开了给自己治疗伤势的医师,冲上前去大喊道:“皇上,王爷没死,他不会死的!”

   朱棣闻言豁然抬头,眼眶通红地看着这个汉王心腹。

   “你……什么意思?”

   聂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含糊其辞地解释道:“王爷出征之前曾做了准备,末将也不知道集体是什么,还请皇上让医师抢救王爷……”

   “对,抢救!”朱棣如梦初醒,当即看向了薛禄,“快,把所有医师调过来,就地抢救汉王!”

   听到这话,薛禄心中叹了口气,硬着头皮出言劝谏。

   “皇上,汉王已经……”

   “混账!去把医师找来!”

   朱棣懒得听他劝谏,暴怒嘶吼下令。

   见此情形,薛禄也不敢再劝了,立刻差人将随军医师全都找了过来。

   然后又命甲士飞快支撑起了一个大帐篷,充当战场上的临时医馆,让几十名医师在里面替将士治疗,以及抢救汉王爷那具尸体。

   是的,尸体。

   万箭穿心,必死无疑!

   这是傻子都知道的道理。

   可是皇上爱子心切,非要这样做,他们也毫无办法。

   朱棣强撑着站在帐篷外面,看着双手沾满的血迹,一时间又是老泪纵横。

   他脑海中此刻始终回荡着爱子最后那句话,那句对他这个皇帝的谴责!

   “这段……时间……我……好累啊……”

   儿子明明放弃了不该有的念头,一心想着是云南就藩,过几天安生日子。

   可是自己这个皇帝,非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于他,甚至让他监国理政!

   监国理政是假,解决隐患是真。

   太子朱高炽天性宽厚仁慈,又因为太子的身份,很多事情他做不得。

   所以朱棣才动了心思,让老二监国理政,替老大解决掉这些隐患。

   只是后面因为老二做得太过出彩,他才真正动了易储的心思,但同样犹豫到了极点。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等惊变。

   本该在金陵帝都监国理政的汉王,从少师姚广孝口中得知了真龙之战天象异动,毫不犹豫地赶来北疆营救太孙,结果自己真应了那句谶言,万箭穿心而死!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觉得心如刀绞,令他喘不上气来。

   他朱棣这辈子,愧对自家老二,实在太多了。

   靖难起兵,是老二带头冲锋,浴血奋战,拼死搏杀!

   监国理政,还是老二打击贪腐,推行新政,得罪缙绅!

   结果现在,他还千里迢迢地赶来营救太孙,最终万箭穿心而死。

   大明,愧对于他!

   朱棣,更愧对于他啊!

   朱瞻基与朱瞻壑接受了医师的治疗,沉默着走出了帐篷。

   朱棣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们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冷冷地吐出了一句话。

   “跪在这里!”

   听到这话,两个好圣孙根本不敢开口,老老实实地跪了下去。

   此战,他们是罪人,该杀的罪人!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轻敌冒进,孤军深入草原腹地作战,太孙幼军不会遭受重创,项昆仑与他的三千禁军骁勇不会全军覆没,汉王率领的万骑精锐更不会……命丧于此!

   一想到这儿,朱瞻基与朱瞻壑都是痛哭流涕,泣不成声。

   然而正当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陡然出现。

   “皇上,臣弹劾汉王世子朱瞻壑轻敌冒进,累死三军,致使我大明合计一万四千余名将士阵亡!”

   “皇子犯法为庶民同罪,为正我大明军律,为无辜阵亡的将士伸张冤屈,臣请皇上严加治罪汉王世子,以儆效尤!”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所有人都变了脸色,难以置信地看向那出言之人。

   给汉王世子定罪?

   为什么?

   凭什么?

   此战主将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这是打了败仗,就想要让汉王世子朱瞻壑做太孙朱瞻基的替罪羊啊?

   汉王殿下虽然薨了,可是他尸体还没凉啊!

   如此行事,岂不是让人感到寒心?

   朱瞻壑一愣,懵在了原地。

   他下意识地看向朱瞻基,后者同样满脸茫然不解,不明白眼前是什么情况。

   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茫然。

   是哪个不怕死的混账东西,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搞事情?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第357章 抢救!追悔莫及的永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