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过满则溢

+A -A

  “恭喜董壮元,夺得魁首!”

   “一试鸣州,董壮元夺魁,实至名归!”

   “董壮元诗才,我等不如也,佩服佩服!”

   颁布文会魁首,众人纷纷拱手道喜。

   董仲获胜,实至名归。

   黄龙拱手道:“难怪此次文会,董兄始终云淡风轻,从容不迫,原来是胸有成竹。董兄文采,黄某服了。”

   文会结束,太子侍读所说话语,不过是场面话。

   并没有几人会那般愚蠢,真在院落逗留不离去。

   一众人与董仲道喜后,便纷纷告辞。

   董仲一一回礼,并未倨傲。

   不多时,院落中人数渐少,一道倩影出现在眼前。

   “仲哥哥,恭喜你,你真的太厉害了!”

   韩芊芊来到身前。

   董仲说道:“芊芊,许久不见了。我要上去见见侍读大人,你先在外面等我,我和他聊完,再和你叙旧?”

   “好,我等仲哥哥。”

   韩芊芊点头答应。

   与韩芊芊道别,董仲向着众人一拱手,适才前往阁楼。

   阁楼内,早有仆人等候。

   见董仲进来,仆人恭敬屈身:“您好,请跟我来。”

   话罢,已当先领路。

   董仲紧随其后,从楼梯直上三楼。

   沿途经过二楼,董仲遥遥一望,二楼摆满桌席,一众达官贵人坐在席上,有说有笑。

   其中不少人,呢喃朗诵,赞扬着董仲一诗《静夜思》。

   见他经过,不少客人都是点头示意。

   显然,董仲诗才,已征服了这些达官贵人。

   让他们对董仲,有了足够的重视。

   上得三楼,走过楼道,仆人推开一扇大门。

   “先生,里面请。”

   董仲入内,仆人恭敬关门。

   门后,是一个装潢辉煌的大厅,大厅后有一屏风。

   董仲越过屏风,是一小厅。

   小厅接连阳台,太子侍读等人,便坐在小厅中。

   “晚生董仲,见过各位大人。”

   董仲不敢倨傲,躬身行礼。

   能坐在此处,无一不是大汉皇朝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太子侍读笑道:“董小友无需客气,你且过来,我给你介绍介绍在座的各位大人。”

   此言一出,众人暗惊。

   在场的这群大人物,可不止一次参加京都文会。

   往届,即便有文会魁首,太子侍读接见也不过走个流程,颁发嘉奖罢了,何曾会有如此亲切?

   更遑论,亲自为他介绍在座众人!

   此等行为,与平日宴席中,为后辈铺路的长辈无异!

   “太子侍读此举,是要向我抛出橄榄枝?”

   董仲前世在社会滚爬多年,哪能不明白这个中意思。

   当即,拱手答谢:“谢侍读大人。”

   话罢,他已走到太子侍读身侧。

   “这位,是太史大人。”

   “这位,是蒋侍郎。”

   “这位,是黄廷尉……”

   太子侍读一一介绍着,董仲均是一一拱手招呼。

   很快,小厅众人,仅余两人。

   太子侍读指向左侧,再次介绍:“这一位,是萧通,萧侍郎。想来,你曾经听过他的名字。”

   “萧侍郎,久仰了!”

   董仲点头称是:“丞相之子的名字,晚生自然听过。”

   说话间,看似客气,可却并未行拱手礼。

   在场众人,无论何人,他都行拱手礼。

   唯有这位堂堂丞相之子,他却不行礼!

   当真,胆大!

   “好一位状元郎,不错!真不错!”

   萧通说道,面色铁青。

   董仲的行为,等于当众落了他的面子。

   再者,黄通县令的事,已让两人结怨!

   此刻出声,不似赞叹,反似盛怒!

   “这董仲,当真胆大妄为。”

   太子侍读暗道。

   他自知两人之间矛盾,只是没想到,这位看似举止得当的状元郎,竟会当众行此胆大之举,落了萧侍郎颜面。

   但,惊虽惊,太子侍读却未有责怪之意。

   他主动调解道:“萧侍郎,小友他还年轻,失了礼数,你莫要见怪。”

   “侍读大人!”

   萧通低喝,面色不善。

   他没想到,太子侍读竟会偏袒一个后辈!

   太子侍读笑而不语,只是与他直视。

   最终,萧通终是不敢拂了太子侍读的颜面。

   必将,他背后所代表的,是当朝太子!

   “侍读大人,本官身体不适,便先告退了。”

   萧通冷哼,告辞道。

   说完,已是拂袖离去。

   太子侍读见状,面不改色,继续介绍:“董小友,这一位是儒家圣地而来的行者,李墨,李大人。”

   儒家圣地,李行者!

   “晚生董仲,见过行者大人。”

   董仲一惊,拱手示意。

   堂堂行者,竟不远千里迢迢来此,莫非与他有关?

   “董小友,无需客气。”

   李墨颇为和善,笑问:“如今,距离你写出才气诗,已有一段时间,小友是否奇怪,为何还未有文气反哺而下?”

   此话,说到了董仲心坎。

   之前,他在众人道喜时,心中便觉得奇怪了。

   毕竟,上次科举时,鸣州诗的文气反哺,远没有如此之久!

   想念及此,他连忙问:“还望行者大人,为晚生解惑。”

   “此事,涉及到百家圣地的才气宝器。”

   李墨解释道:“世人皆知,宝器可吸纳才气,化作文气反哺给才子。只是罕有人知,宝器中还有着一个限制,过满则溢。”

   “才气珍贵,过满则溢的限制作用很简单,避免写出才气诗的文士,无法接纳过量文气,从而导致浪费。”

   “此次没有反哺,说明你的境界已不足以接纳这一股鸣州文气。”

   李墨安慰道:“你放心,等你境界突破,自会与宝器有所感应,届时只要你想,便可文气反哺坠落,助你晋升。”

   “谢行者大人解惑。”

   董仲拱手道谢。

   当初鸣州文气,助他突破到学子六环。

   如今,他已学子八环,剩余一环确实无需太多文气。

   而想要突破到学士境界,心种必不可缺。

   如此一来,‘过满则溢’限制触发,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太子侍读笑侃:“说来,这限制多年来始终存有,但从古至今能触发这限制的人,少之又少。咱们汉朝,董小友可是第一人!”

   此言不虚,想要触发过满则溢,要求严苛。

   而才气诗,寻常文士,一辈子难出一首!

   “侍读大人谬赞了。”

   董仲谦虚一笑。

   之后,众人闲谈几句,太子侍读便道:“诸位大人,还望先行离开,接下来本人有些私话,想和董小友谈谈。”

   听到这话,众人皆在意料之中,纷纷告辞。

   临别前,李墨笑侃:“侍读,你可莫要霸占董小友太久,我这次千里迢迢而来,可也是带着任务的。”

   “这是自然。”

   太子侍读应诺,两人相视一笑。

   此刻的董仲,俨然成了炽手可热的香饽饽!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汉儒尊,诗成传世惊诸圣 第四十六章 过满则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