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有何不敢?

+A -A

  儒家重文,重诗词。

   其中著作《诗经》,便是诗词集大成之作。

   大汉皇朝,重武轻文。

   儒家没落,文道相轻。

   院落中,陈珂赋诗后,便退了下来。

   有他抛砖引玉,其后才子一个个走出,赋诗诵读。

   董仲本以为,陈珂的诗篇,已是献丑。

   但在这之后,他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拉胯!

   之后的才子,言不达意者有之。

   离题十万八千里者有之。

   对仗不工整,立意不明者有之。

   更有甚者,竟连诗篇最基础的押韵都不存!

   所作诗词,不堪入耳。

   “这……这还能称作是诗词?”

   董仲无语了。

   此次文会,受邀的都是京都身份显贵的大人物。

   这些科举才子逐一出列,所为不过是展现才华。

   只是,这种拉胯的诗词,当真不会起到反作用?

   董仲深表怀疑。

   每次众人的鼓掌称赞声,在他听来,是那般的别扭。

   这世界,太疯狂了!

   接连不少人赋诗后,申勇轻笑:“我也试试。”

   “助你好运。”

   黄龙笑着鼓励。

   董仲沉默,他已经彻底无语,不抱希望了。

   申勇素有‘神童’之名,此番走出,当即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就连二楼中,亦有人低声议论。

   申勇自信一笑,也不废话,执笔赋诗。

   “思乡情愫随风起,同袍相携踏浪行。

   君问归期何日是,欢声笑语满京城。”

   诵读毕,诗篇亦是写完。

   宣纸上,笔墨生香,弥漫院落!

   “笔墨生香!此诗,蕴有才气!”

   “果真不愧是神童,年纪虽轻,已有大才。”

   “我等科举高中赴京,不正是欢声笑语满京城嘛!”

   众人惊叹。

   就连二楼,也引起了一阵骚动。

   顶层,其中一人点评道:“欢声笑语满京城,此句颇妙。”

   申勇听闻,大喜过望。

   顶层之人鼓励道:“继续努力,将来莫负了这‘神童’之名。”

   “谢大人夸奖,我之后定会加倍努力,不负所望!”

   申勇躬身答谢,喜形于色。

   回程途中,其余才子看他,满是羡慕。

   众人赋诗多首,他的诗词,是唯一得到顶层夸奖的!

   “申老弟,厉害啊!”

   “年纪轻轻,已有诗才,我不如也。”

   黄龙与陈珂,分别赞道。

   申勇颇有些沾沾自喜,笑问:“仲兄,我这诗怎么样?”

   “不错。”

   董仲回答。

   比起之前那些不堪入耳的诗词,申勇的诗词颇有水准。

   笔墨生香,足以说明。

   只可惜,此诗才气过少,难以出纸。

   未能达到及县的门槛,自然也算不得才气诗。

   “只是不错?”

   申勇皱眉,有些不悦:“仲兄科举作了两首才气诗,眼界高也是自然,这一点我确实不如。”

   董仲听闻,摇头不语。

   事实胜于雄辩,等他赋诗之时,自有公论。

   申勇之诗,远胜之前诸多诗词,大有碾压之势。

   此时上去,若无法作出上佳诗词,便不是展露才华,而是自取其辱了!

   一时间,院落中竟无人上前!

   “看来,申老弟你的诗词,给了大家很大压力啊。”

   黄龙笑侃间,缓步走出,:“既然大家都不出手,那就由我来承上启下,再作诗一首罢。”

   “是探花郎!他选这时候赋诗,莫非有必胜把握?”

   “此时赋诗,若不及那位申神童,只怕沦为笑柄。”

   “黄探花可是黄圣后人,此时出列,定是胸有成竹!”

   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但身为本届探花,又来自于黄圣世家。

   对于黄龙,众人看好居多。

   走到案前,自有仆人撤去申勇诗词。

   与其余才子诗篇,一同挂于阁楼梁上。

   放上崭新宣纸,黄龙持笔点墨,写诗时不急不缓。

   “思归归未得,不是爱山游。

   乡路随江远,人家近竹秋。

   情闲题寺壁,梦断入蛮州。

   切莫频相访,逢时懒下楼。”

   一诗写毕,墨香四溢,才气跃然纸上!

   “此等才气,几近及县!”

   顶层之上,一名官员叹道:“此子果真没让我失望,今夜过后,此诗只需稍加宣扬,定能及县!”

   “你等可曾发现,黄探花此诗,还是一首藏头诗?”

   天子侍读轻笑,说道。

   没想到,董仲还未出手,黄龙倒写出一篇准才气诗。

   这倒是,意外之喜!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思乡清切……果真是一首藏头诗!”

   “竟将思乡文题藏于字首,黄探花大才!”

   众人赞不绝口。

   唯有董仲,摇头轻叹:“可惜了。”

   大汉皇朝,律诗并未普及。

   黄龙此诗,已有五言律诗的雏形,本应是开创先河之诗。

   奈何他过于想要展露才华,强作藏头诗,反倒落了下乘。

   此诗空有才气,而无意境。

   除却藏头之外,言不达意。

   论及意境,还不如申勇诗词,情真意切。

   此诗才气,并非藏头之功,而是律诗之功。

   黄龙浑然不知,仍沾沾自喜。

   此诗他酝酿许久,更添藏头噱头。

   如今写出,果然不负他所望,引发轰动!

   众人夸奖,更有人直言:“黄探花有此诗,文会魁首,非他莫属了!”

   话音才落,一声冷哼已是响起:

   “哼,现在说他能夺得魁首,为时尚早!”

   说罢,一人快步走出。

   正是步离阳!

   步离阳快步走到案前,也不等仆人收去黄龙诗词,已抽出一张崭新宣纸,放在了桌案的另一侧。

   此举,让黄龙眉头一皱,不悦道:“步兄,此举未免……”

   然而,话才过半,步离阳已持笔疾书,雷厉风行。

   “遥望故园秋色浓,不知归路几千重。

   思想最是窗前月,夜半乡心梦里同。”

   嗡——!

   诗词写罢,才气汹涌。

   蜂鸣之声,回荡院落!

   步离阳此诗,才气,及县!

   两诗摆在一起,无需多言,只看才气高度,已分高下!

   “科举时,我是榜眼力压你一筹,如今文会,一样不例外!”

   步离阳傲然道,全然不顾黄龙面色铁青。

   他本以为,藏头诗一出,董仲会是他唯一的劲敌。

   未曾想,竟连步离阳,都在他之上!

   “两首才气诗,本届科举,当真是人才辈出。”

   天子侍读叹道。

   这次文会,惊喜之多,大出所料!

   接连两首才气诗,众人呆若木鸡。

   他们称赞的话语还在耳边,步离阳已然超越!

   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只是,还未结束!

   “董仲,我已‘侥幸’写出及县诗,现在轮到你来侥幸一回了!”

   步离阳低喝,矛头直指董仲:“我说过,文会之上,我会让你明白,孰强孰弱!”

   公然,挑衅!

   “有何不敢?”

   面对挑衅,董仲从容一笑,似胜券在握!

   他缓缓走出,如他戏言,压轴登场。

   一时间,万众瞩目,心怀期待。

   榜眼,压探花。

   状元,能否压榜眼?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汉儒尊,诗成传世惊诸圣 第四十三章 有何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