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重逢张骞

+A -A

  得益于阿育王的辛勤传道。

   大宛国也初步开始有了佛教。

   只不过佛家僧侣过少,程度并不太高。

   信佛教,并不意味着不吃荤。

   大宛国王深刻践行了酒从肠中过,佛祖在心头。

   很快,前线的消息也就传到了大宛。

   “汉使?”李牧之身子向前倾,面露诧异。

   大宛国王:“翕侯,汉使已经到达了郁成城,这次主使还是张骞。”

   “张骞嘛。”

   李牧之有些感慨,时隔五年之后,又要再次相见了。

   那时候,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

   真可谓是一场轮回。

   过了十日之后,张骞等人在李延的护送下也到了大宛的都城。

   苏武好奇地看着这里,询问道:“这里的宫殿竟然丝毫不逊于我大汉的宫殿。”

   张骞回道:“可是这里的百姓却没有大汉的好。”

   大宛富庶,却是王宫贵族富庶。

   底层的百姓的生活条件可不高。

   李延骑着大马,护送着众人。

   “翕侯也在这里,想必应该等急了。”

   张骞深吸一口气,此情此景,再次重逢,心情复杂。

   苏武目光闪烁,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听张骞说过一些故事。

   听闻那大月氏贵霜翕侯的真实身份竟然是秦人。

   更是在大月氏想尽办法振兴华夏文化,张骞也多为推崇,所以他的心目中早就起了好奇心,想要看一看到底是何样的人物。

   “有请汉使入殿。”

   大宛国国王坐在高位,李牧之坐在下方的一个位置,目光都落在了宫殿门口上面。

   宫殿前,出现了几道身影缓缓进来。

   李牧之目不斜视,终于看到了张骞。

   此次张骞衣着整齐,不复狼狈之色,面色润红,有几分上国使者的威严。

   “汉使,拜见尊敬的大宛国国王。”

   大宛国国王和张骞也相熟,也微微弯下身子,表示见礼。

   “咱们又见面了。”

   李牧之站起身来,笑道。

   张骞也是面带微笑,看着眼前身材高大的男子。

   心中唏嘘不已,自己当年看到有些青涩的少年眨眼间也变成了一位成熟的执政者,一举一动间威严尽显,在大宛国国王面前也无法掩盖其风华。

   大宛国国王:“看来都是老朋友啊!”

   “汉使,请坐。”

   张骞几人坐下,立马有宫女上前服侍。

   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苏武目光闪烁,李牧之的言谈举止,还是面貌妆容,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恐怕会当做汉朝的某个贵人。

   尤其是话语纯熟,地地道道的大汉话。

   想想都觉得十分神奇,老秦人竟然能在万里之外的地方重现?

   秦国再生啊!

   “这位是?”

   李牧之也第一眼注意到了张骞身边的男子,进来之后神情淡定,而且一看就是张骞的副手,那想必应该是响当当的人物。

   只不过年龄略小。

   但是眉宇间充满了坚毅。

   “这是我汉朝的副使-苏武。”

   苏武抱拳。

   “苏武!”

   李牧之眼眸一缩,又是一名历史名人啊!

   苏武牧羊的故事可是相熟的很。

   西伯利亚大草原,也就是贝加尔湖畔,苏武放牧的地方。

   宁死不屈,好像将近二十年才回到了大汉。

   后来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

   “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

   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

   其中就有苏武,而并列的还有霍光。

   苏武在回到汉朝之后又做出了许多贡献。

   【详情可看汉阙!】

   苏武觉得李牧之的目光有些怪异,不过只是一瞬间,又恢复了正常,让他有些摸不到头脑。

   “对于汉使的到来,我敬二人一杯。”

   大宛国国王开朗大笑,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李牧之也同样举起。

   四人相碰!

   李牧之看了看大宛国国王,嘀咕道,未来你的国度就要被大汉攻破,如果你知道这些,也不知道是何感受。

   几人快速聊了起来,张骞和苏武二人含糊其辞地把在乌孙的事情代过。

   张骞话语中对乌孙和大宛的战争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说此次前来只是奉汉朝皇帝的命令前来与各国建立友好的关系,并带来了大量的礼品。

   等丝绸献上来之后,大宛国王后的眼睛都直了。

   不愧是女人。

   大宛国国王也是高呼神迹,其实以前也有不少丝绸通过商人传到西域国家,可是嘛,那些丝绸只不过是汉朝普通的,一些商人更是为了贩卖更多的钱财会故意吧丝绸分成段,而后和其他布料拼凑在一起,为了卖出更多的价钱。

   而张骞等人带来的丝绸可是属于皇家特供,上好的礼品。

   大宛国国王哪里见过。

   轻如薄翼,颜色鲜艳。

   大宛国国王的感观蹭蹭地往上涨。

   他说道,大宛国愿意和汉朝友好交往之类的。

   于是,整场宴会和平融洽的结束了。

   回到房间后。

   苏武眼眸中忍不住地流露出欣喜之意,开门红啊!

   张骞则十分淡定,道:“保持平常心就好,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大汉强大的原有。”

   他向外看了看,低头道:“我去见见大月氏的贵霜翕侯。”

   苏武欲言又止:“好。”

   ......

   李牧之也心有灵犀地等待着张骞的到来。

   “好久没见了!”

   张骞轻轻地抿了口酒。

   “大哥回去想必被封了大官!”

   李牧之悠然道。

   张骞翻了个白眼,感慨道:“差点坐牢问斩!”

   “为何?”

   “和匈奴打仗,陛下派我当做导游,结果带错了路,差点连累军情,索性最后没有造成大碍,最后丢了官,花了大量钱财才出来的,这次陛下派我来继续来,才把我官复原职。”

   张骞有些吐槽,他感觉自己在李牧之的面前放下了警备,把自己在汉朝受到的一些挫折全都抖搂了出来。

   连带着自己匈奴老婆因病去世的事情也说了。

   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

   张骞挑了挑眉头,问道:“你在大月氏如何?”

   “还不错,我和女王生了个孩子。”

   张骞奥了一声,随后神情呆滞,下意识地以为自己听错了。

   “和女王生了个孩子?”

   李牧之嗯了一声。

   张骞喉咙鼓动一下,咽了一口唾沫,目瞪口呆地看着李牧之。

   脑海浮现出戴着面纱的大月氏女王。

   额,好像是长的可以。

   但是,李牧之和女王竟然还生了孩子,这就让人接受不了了。

   不过,张骞下一刻又变的激动起来。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李牧之,试探地问道:“这么说,大月氏如今是你们说了算?”

   你们,意思是暴露无遗。

   李牧之迅速否决道:“如果是大月氏和汉朝结盟共同对抗匈奴的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张骞一笑,从长计议,说明还是有谈的。

   这是此次旅程中暂时得到的最大好消息。

   千算万算,没想到我自己这个结拜兄弟还和大月氏女王发生了关系,还生了孩子。

   李牧之是秦人,从表现来看,更是亲汉派!

   那未来的大月氏国王是他的儿子。

   所以,大月氏国王身上也留着诸夏的血脉。

   不错不错。

   张骞表现的十分的激动,又好奇地询问大明的消息。

   当听说大明有将近上万人能够说大明话,初步写大明字后,整个人喃喃道:“厉害!”

   他也没有想到大明会走到现在的样子。

   钦佩不已。

   “.....我啊,当了大明翕侯。”

   “大汉也开发西南了嘛.....以后可能大明和大汉可以直接做生意...”

   “为什么”

   “....奥,我大明已经攻占了身度西北部地区.....”

   张骞走后,一件件事情。

   每件事情都是张骞无法想到的。

   说着说着,就谈到了大明缺乏人才的事情。

   李牧之毫不掩饰的自己的野心。

   就是要成为身度大地的主人。

   自己要再造“大秦”。

   张骞听完也是心潮澎湃,因为李牧之所实行的政策深得他的心思。

   一切都汉化。

   奥,也不对,应该是中原化。

   “可惜,就是人才太少,说大明话的还是不多,哪怕已经创造出拼音去传播,可是,还是跟不上。”

   张骞一拍大腿,道:“大汉有人啊!”

   李牧之眼眸闪过一道精光。

   用漫不经心地语气道:“大汉有人和我大明有什么关系?”

   张骞突然笑了,抬起手指指着李牧之。

   “好啊,我说你怎么和我说这些,原来是在这里等我呢!”

   “我也就直说了吧,我觉得这件事情大汉可以帮你。”

   “甚至,大明和大汉的关系更近一步也未尝不可。”

   张骞低沉道:“我回去可以向陛下申请,调派一些儒生前来大明传道,但是,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李牧之等的就是这个,单靠大明自身无法完成文化普及。

   尤其是诸夏文化,博大精深。

   单靠自己和老秦人哪点知识量,哪里足够。

   还得外援啊!

   而且,大汉和大明相距甚远,哪怕这些人来了之后也很难影响大明。

   利远大于弊端啊!

   “要想完成此事情,大明首先得表露诚意。”

   “第一,组建一个使团出访大汉,带上礼物,还有使团要会说汉话,最好能有几位老秦人。”张骞幽幽道。

   目光含有深意。

   李牧之一下子就懂了。

   这会给大汉带来巨大的政治效应。

   仔细想想,现在好像西域的国家还没有出使大汉呢。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注定要满口流油啊。

   而且,还特意强调加上老秦人。

   “表示祝福?”李牧之故作糊涂的样子。

   张骞也看出李牧之是在装糊涂,瞪了一眼,道:“汉代秦,虽然有了大义,而且这么多年深入人心,正统地位暂时无人质疑,但若是有流浪蛮外之地的老秦人重回中原,并支持汉,那意义可不一样了。”

   李牧之自然了解。

   哪朝哪代,只要皇帝和朝臣不太昏庸,都愿意看见此事情。

   为什么。

   宣传的时候就可以说前朝不得人心,本朝新朝仁政,包容开放。

   尤其是儒生,更喜欢看到这一幕。

   哪怕连我大清都曾对因为墨西哥华人被杀制裁过墨西哥,引起众人支持,民心可用啊!

   所以,张骞能提出这样的条件自然是理所当然了。

   李牧之沉吟道:“没有问题。”

   张骞松了一口气,有了第一个,第二个就好说了。

   尤其是大月氏,那影响力可是杠杠的。

   至于大明还是大月氏,谁能理清二者的区别呢?

   所以,双赢!

   李牧之也知道张骞的小心思,但是,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害。

   所以,无所谓。

   越是大明深度建设,越是对人才缺乏感受深刻。

   若是大明能有十万铁骑,早就踏破身度大地。

   不,五万也行。

   可是,大明做不到。

   而且就算能一鼓作气征服,最后也无法实行有效管辖。

   就凭目前大明军队里也有许多大明话不流利的人。

   所以,只能加油干了。

   “匈奴也来人了?”

   张骞点头,确定了这一点。

   李牧之皱起了眉头,没有想到匈奴还真派人过来。

   那战争可就有些麻烦了。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不怂!

   自己也想见识一下匈奴的厉害。

   李牧之换了话题:“这次有什么打算?”

   张骞直接说了访问目的。

   “和西域国家建立关系,然后就是访问乌孙,大宛,康居,安息,大月氏,甚至有可能去躺埃及,罗马。”

   “有机会,身度也要去一趟。”

   由于李牧之的原因,张骞知道的国家更多。

   因此,这次出使的地方也更多。

   李牧之沉声道:“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提,只要我可以帮忙的。”

   张骞:“放心,我不会客气。”

   “埃及,罗马等地,路途遥远,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这些我会派副使前去,至于时间嘛,不成问题,我们这次分头行事,不介意把大明当做中心联络点吧。”

   李牧之揉了揉眉心,真是顺着干自己就爬啊。

   无奈道:“可以。”

   张骞哈哈大笑。

   “我们恐怕在这里待不了多长时间,乌孙和大宛的战争,我们不愿意掺和其中。”

   “也好,可以先去康居安息等地访问,等回来的时候形势可能明朗了不少。”

   “好。”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 第二百七十二章 重逢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