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歼-13的诱惑

+A -A

  

  这就是歼-13.

  如果说这个项目的预研的话,那可以追溯到60年代,有了越南战争的战例,研究人员发现笨重的重型战斗机在空中反而敌不过小巧的轻型战斗机,空战多发生在中低空跨声速,还是以目视格斗为主,因此需要有较高的跨声速盘旋、上升和加速能力,就萌发了研发前线战斗机的设想。

  到了1972年3月12日,601所总体室副主任方宝瑞领导的小组正式向六院报送短距起落歼击机的设计方案。

  1972年9月26日,六院作出批复,将该机的研制下达为二号任务,指出:“二号任务为前线歼击机,突出机动性,方向是正确的,但要大力减轻起飞总重,力争推重比达到或超过1.2,在确保机动性的前提下,争取续航时间比歼-6有延长”。

  这款被称为二号任务的战斗机,后定名为歼-13。

  转眼间,七献,自己又出国看过,觉得还是能够把握住未来的脉搏的。

  自己要阐述自己的观点,要帮助大家分析未来的真正方向。

  “我们在研究越南战争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米格21性能差、功能简陋,甚至一度和美军f4战机打出了水平相当的交换比。所以,我们认为数量战胜质量,我们认为空中的战斗主要存在于近距内。”秦风望着顾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还是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了。

  “这种乐观的判断,完全无视了越南战争在当时政治、60-70年电子技术仍然非常不完善、乃至于越南地理和气候条件上的高度特殊性。现在,如果我们依旧这样片面地解读越南上空的战斗的话,那就会继续和世界脱节,拉大和世界的差距,低性能战机可以用廉价换取数量优势、进而获得战斗胜利的这种现象,今后会越来越少见。”

  秦风希望自己能够说动顾总,既然自己说两侧进气的优势,顾总都能听进去,那现在他也应该能听进去才对。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国航空 第四十八章 歼-13的诱惑